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加拿大著名的作家、画家和博物学家。他一生都热爱大自然,热爱野生动物,通过严谨细微的观察,用饱含深情又略带伤感的笔触,带领我们进入一个真实的动物世界。他笔下的动物形象生动有趣,而且无不充满了生命的尊严。其作品《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于1898年出版后取得了极大成功。一个多世纪以来,他的作品一直是世界动物小说中的经典,人们称他为“动物小说之父”。《狼王洛波》是该作品之一。
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著的《狼王洛波》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身体健壮、智慧超群的洛波带领狼群克服重重困难,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的斗争中谋求生存。洛波威风凛凛,是狼群当之无愧的首领,它不可一世地奔跑在喀伦坡地区,令人闻风丧胆。多少年来,牧人想尽办法抓捕洛波,但均以失败告终。直到有一天,洛波为了拯救心爱的女伴布兰卡不慎掉入人们设下的陷阱……在挣扎中,洛波的呼救竟未能得到狼群的回应。洛波,这个高贵的精灵,最后在绝望中悲壮地死去。人类不得不对它的智慧表示赞赏,它的生和死都赢得了人们的敬佩。
狼王洛波
牧人看着战斗结束了,骑着马赶来,大声叫喊,这群狼便像平时遇到猎人一样跑掉了。牧人身上正好带着一瓶毒药,于是赶忙在死牛身上下了三处毒。牧人知道这群狼的习性,知道它们不会轻易丢下好不容易到手的猎物,一定会再回来吃牛肉的,因为这是它们自己亲手猎杀的猎物。牧人希望能毒死这群该死的狼。第二天早晨,他回到那儿,想看看那些中了毒的恶狼时,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这些狼虽然吃过牛肉,可是把所有下过毒的地方,都非常小心地撕了下来,扔在一边了。
狼群的暴行还在继续。牧人们越来越害怕这头大狼了,悬赏老洛波的赏金竟然提高到了1000美元,竟然比悬赏缉拿逃犯的赏金还高了许多。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一个得克萨斯牧人坦纳瑞看中了这笔赏金,骑着马来到了喀伦坡的溪谷。他对捕捉洛波狼王信心满满,因为他带来了最好的捕狼装备——最好的枪、最快的马,还有一群大猎狗。他曾在西弗吉尼亚辽阔的平原上捕杀过许多狼,可谓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他信心百倍:用不了几天,洛波狼王的脑袋,就会挂在自己的马鞍子上了。
夏天的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天灰蒙蒙的,这支打狼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向草原进发了。那群大猎狗很快就发现了狼群的踪迹,用此起彼伏的吠叫向主人报告。又走了不到2里路,喀伦坡草原的灰狼群就出现在了猎人的视野中。一场激烈的追猎开始了。
猎狗的任务是紧紧咬住狼群不放,为猎人赢得时间。这个战术在广阔的得克萨斯草原上很奏效,施展起来得心应手。但是这个战术在喀伦坡草原上却行不通。因为这里乱石参差,溪谷河流众多,把大草原分割得四分五裂。狼王洛波马上识破了猎人的诡计,它充分利用地形的优势,采取分而治之,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老狼王站在高处,打量着四周的环境,马上有了新的想法。它立即向最近的那条小河跑去,迅速地渡了河,摆脱了骑马的猎人。在它的指挥下,狼群一下子分散开来,猎狗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跟着分散开来。狼群跑了一段路后,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马上集合起来。那些猎狗却来不及一下子聚齐。有着数量优势的猎狗被分散了。狼群掉过头来,扑向了追猎者,这时狼群就有了数量上的优势,它们仗着狼多势众,不是把猎狗弄死,就是把它们咬成重伤,数只猎狗无一幸免。
当天晚上,坦纳瑞的猎狗只跑回来了六只,其中还有两只浑身被扯得稀烂。后来,他又去了两次,都没有成功。在最后一次捕猎中,他那匹最得力的马也摔死了。他气呼呼地放弃赏金,回得克萨斯去了。洛波狼群打败了坦纳瑞和他的猎狗,它们越发专横、猖狂了。
坦纳瑞走后的第二年,又有两个猎人想拿到这笔赏金。一个是卡隆,他新发明了一种毒药,而且还想出了新的投放方法;一个是加拿大人拉洛克,他不光用毒药,还在毒药上画上符并念咒语。他坚信老洛波是一只“狼妖”,一定要用特殊的方法才能消灭它。但是,这些巧妙配制的毒药、符咒,对狼王来说,全都不顶事儿。狼群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在草原上游荡,照吃牛羊。几个星期后,卡隆和拉洛克都放弃了捕狼的计划,到别处打猎去了。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