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皓著的《1927-1950年中英两国关于西藏问题的较量与争论(上下)》全面地分析了近代史上西藏问题的由来及解决。作者在大量利用档案文献与其他资料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对西藏问题的产生的影响,论述了英国侵略政策的演变与调整,将1927年至1950年中英两国关于西藏问题的较量与争论,完整地展现了出来。本著作的出版对于研究西藏的历史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同时对于藏区社会安定的维护,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皓著的《1927-1950年中英两国关于西藏问题的较量与争论(上下)》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系统阐释了“西藏问题”的由来、演变,揭露了以英政府为代表的殖民主义者借“西藏问题”分裂中国的阴谋,同时,围绕班禅回藏、康藏划界、中央在西藏统治权这三大问题,详细阐述了1927年至1950年间中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同中外反华势力展开的一系列斗争和努力,最终得出中国自身的发展是彻底解决西藏问题的关键这一结论。
序言:西藏问题之所在及实质
第一章 西藏问题之由来:英国三面逼近中国西南边疆及中国政府的应对
第一节 中国失去拉达克:英国对中国西部边境的入侵
第二节 英国与滇缅划界谈判,从东南面逼近西藏
第三节 进藏游历、通商:英国从南面逼近西藏及中国政府的应对
第二章 英国调整侵藏政策与国民政府确立治藏基本政策
第一节 英国调整侵藏政策:“宗主权”从提出到加剧
第二节 五族共和下的民族自治:国民政府治藏基本政策的确立
第三章 国民政府成立初期解决西藏问题的尝试及英国的掣肘
第一节 贡觉仲尼到京、入藏与驻京:国民政府与噶厦初步协商解决西藏问题
第二节 刘曼卿:国民政府以之沟通西藏地方与中央的意见
第三节 从西藏会议到西防会议:国民政府设法通过内部会商解决西藏问题
第四节 尼藏冲突:英国竭力维持在藏特权和阻止噶厦与中央关系的正常化
第四章 康藏冲突(一):英国制造“大西藏”的企图与三次康藏冲突的爆发
第一节 康藏青藏界划问题与英国分裂中国的企图和步骤
第二节 1917年至1918年英国政府与第一次康藏冲突
第三节 1920年前后贝尔入藏与第二次康藏冲突的爆发
第四节 1930年威尔入藏“访问”与第三次康藏冲突的爆发
第五章 康藏冲突(二):中国内部的协商与国民政府的处理
第一节 1931年中国内部各方关于康藏冲突的协商
第二节 1932年至1933年中英两国和噶厦三方之间的争论与交涉
第三节 1934年至1938年中国内部的再次协商与西康建省
第六章 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与黄慕松入藏致祭
第一节 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圆寂与西藏地方政府权力格局的变动
第二节 国民政府遴选黄慕松为致祭大员与英国政府阻挠入藏
第三节 黄慕松入藏致祭与协商解决西藏问题
第七章 九世班禅喇嘛返藏问题:达赖喇嘛与班禅喇嘛分别治理制度的延续问题
第一节 九世班禅喇嘛出走内地之因:达赖、班禅分别治理前后藏问题
第二节 九世班禅喇嘛三次晋京及其努力解决返藏问题
第三节 九世班禅喇嘛在返藏无望中圆寂
第八章 从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到热振事件:西藏与中央的政治关系在改善中顿挫
第一节 十三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的寻访与热振权力的逐步加强
第二节 拉木登珠和吴忠信入藏问题:七世达赖喇嘛先例的延续问题
第三节 吴忠信主持坐床大典与古德的干扰和破坏
第四节 热振事件:噶厦与中央政府的政治关系在改善中遭到顿挫
第九章 英去印来:英印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与私相授受侵藏权益
第一节 英印侵占中印边界东段中国领土与国民政府的处置
第二节 英印私相授受侵藏权益及国民政府的应对
第十章 英去美来:西藏地方代表出席国民大会与夏格巴的分裂活动
第一节 战后的西藏问题与《中华民国宪法》有关条文的制定及实施
第二节 英去美来:夏格巴印美英“商务”之行及国民政府的应对
结论:西藏问题之所在、核心与中国国家统一的维系
第一节 西藏问题之所在及中英噶厦两国三方关系之演变
第二节 “宗主权”:中英两国政府关于西藏问题较量与争论之核心
第三节 从夏扎到擦绒:噶厦中亲英派的政治态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