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孙晓娅编撰、洪子诚主编的《彼岸之观(跨语际诗歌交流)/新诗研究丛书》一书分三编,上编为我主持的中外诗人讲座。外国诗人讲座的主题多为命题或半命题,中国诗人的讲座系近年在首都师范大学组织的“外国诗歌与我”系列成果。中编收录了我近年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举办的三届“北京国际诗会”和首届“国际驻校诗人”讨论会,以及几场中外诗人主题对话的录音整理,它们均属国际协同合作。下编收录的是与前两编相关的随笔和论文,侧重外国诗歌的中译和中国诗歌的外译等翻译问题,偶有兼顾中外诗歌的品鉴与评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彼岸之观(跨语际诗歌交流)/新诗研究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孙晓娅编撰、洪子诚主编的《彼岸之观(跨语际诗歌交流)/新诗研究丛书》一书分三编,上编为我主持的中外诗人讲座。外国诗人讲座的主题多为命题或半命题,中国诗人的讲座系近年在首都师范大学组织的“外国诗歌与我”系列成果。中编收录了我近年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举办的三届“北京国际诗会”和首届“国际驻校诗人”讨论会,以及几场中外诗人主题对话的录音整理,它们均属国际协同合作。下编收录的是与前两编相关的随笔和论文,侧重外国诗歌的中译和中国诗歌的外译等翻译问题,偶有兼顾中外诗歌的品鉴与评论。 内容推荐 由孙晓娅编撰、洪子诚主编的《彼岸之观(跨语际诗歌交流)/新诗研究丛书》一书收录了孙晓娅近六年来组织的多场中外诗歌交流的“现场”实录,参与者有阿多尼斯、顾彬、贺麦晓、克洛德-穆沙、阿莱什·希德戈、托尼·巴恩斯通、西川、王家新、欧阳江河、树才、高兴、徐爽、蓝蓝、明迪等几十位中外著名诗人、学者。探讨内容涉及新诗传统、诗歌写作实践、中外诗歌的影响与异质性差异、诗歌翻译、文化的促进与交流等。本书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当我们谈论中国新诗时,如何自觉地发现并保护它因地域、族群、语言和文化传统而形成的特殊性?对这个问题,诗人、学者、翻译家各有不同的探察与体验。 目录 “新诗研究丛书”出版说明 序 洪子诚 上编 诗歌讲座 从诗歌中拔出来的语言 兰波与诗歌使命 从独特到普遍——瑞士法语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 中国现当代诗歌在法国 先锋派多媒体网络诗歌 必须懂诗吗 诗歌创作的持续与创新——以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为例 台湾新诗生产与出版生态 诗与痕迹 1945年以后的东欧诗歌创作——小气候,抗争,追寻 诗与译诗 心灵在辽阔的异乡相遇蔚蓝的目光 外国诗歌之于我 存在于隐喻之中 永恒的“我与你”——诗歌和翻译中的生命辨认与对话 法国诗歌与我 中编 诗歌交流 诗歌的声音——中青年国际学者学术研讨会 诗歌的革新——阿多尼斯与中国诗人座谈 诗歌创作与本土或外来经验 对中国当代诗歌的翻译 诗歌的多种可能——阿莱什·希德戈与杨方的对话 诗歌与日常经验 诗歌与我——国际诗人走进大学诗教课堂 诗歌的跨界以及诗选的编辑 相逢在“无止境”的“第二空间”——“蓝色东欧”新书发布暨东欧诗歌研讨会 下编 诗歌随笔 括号里的译者——翻译工作随想 中国当代诗歌——彼岸之观 在克罗地亚翻译中国诗歌 谈翻译 波德莱尔散文诗中的叙事 细菌的志向——读马林·索雷斯库 从扎加耶夫斯基的一首诗谈起 穿透死亡牵缠的光芒——读特朗斯特罗姆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