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故土/海风文学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潘正文//张明辉//徐晨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故土》为潘正文、张明辉、徐晨三人作品合集,作者年龄跨度较大,分别为50后、70后和90后。三人生于斯,长于斯,以自身经验对乡土事物进行梳理,三种角度,呈现出文本的多样性。无论是回望、行走还是追寻,都有着记录时代的普遍意义。本书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回味与咀嚼,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情怀。

内容推荐

潘正文、张明辉、徐晨所著的《故土》是一本有关记录家乡的散文集。

《石塘潮》记录着作者的亲身经历,抒发真情实感,更是对往昔的回味与咀嚼,如同潺谖的小溪。

《时光书》在走读乡土、行迹山水的同时,注重对历史文明、古风民俗的寻访和探究,试图用亲历的感观去呈现和复原一些历史文明的碎片和记忆深处的知觉。

《满庭芳》的故事之前,作者曾经以为在温柔富饶的江南水乡,并没有像书籍、电视里表达的革命经历。然而有一天,当不经意间走入其中,才发现当年这里的山水也曾高举过革命的火把,这里的大地也曾燃烧过革命的激情。

目录

石塘潮·潘正文作品

 满载文字的舢板(《石塘潮》序)

 一个海边的小村庄

 三蒜岛,梦幻般的岛

 哦,难忘初见大海时

 石塘潮

 大海落日

 最忆是渔火

 月夜听涛

 石塘山

 石夫人峰梦游

 那船,那河,那岸

 那片未开垦的风景地

 威尼斯,一个冬天的旅行

 在薄淡的夕阳里

时光书·张明辉作品

 春日散记

 甜春溪的春天

 访明因讲寺

 秀丽岱山

 散佚的山水

 扎木合古城漫游

 临江屯的幸福时光

 静享太平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

 寻芳丹芳岭

 雁湖之旅

 秋夜,星空下

 回不去的故乡

 我的父亲

 我与《海风》这些年

 走进魔幻的森林

——读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雪域的召唤

——读陈庆港《冈底斯遗书》

 流放,或者归来

——读张炜《外省书》

 乡村社会的冷酷书写

——读盛可以《野蛮生长》

 被潮水淹没的童年

——读郭小橹《我心中的石头镇》

满庭芳·徐晨作品

 介春

 清明

 火海

 野葱

 满庭芳

 珠兰花

 挑山行

 香满园

 忠魂曲

 星星之火

 生命如歌

 寒夜

 方岩记忆

 这片热土

 雄关漫道

 万山红

后记

试读章节

一个海边的小村庄

冬日的那抹斜阳,淡淡地照在石塘这片海角。海面上只剩下了一角儿的粼粼的波光。还未傍晚,后山上的天空,便已出现了那轮弯弯的月牙儿的影子。

顺着正在修筑的沿海公路,左侧是坦荡荡的海,上面远远近近地、星星点点地散落着几个小岛,依稀地从朦胧里看见了三蒜岛。一叶小舟在无边的大海上悠闲地漂荡,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着。右侧,一带连绵的翠色山峦,春天里这儿那儿地开满了杜鹃花,红艳欲流,连深深的山岩的缝隙里也都盛开着,可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那般凄冷了。

跨海桥边,一条石阶山道扭扭曲曲地穿过一片青青的野树林,幽幽地通向山的深处。路边,满眼儿的树儿列成长阵,像帷幔般张开,又刚健又婀娜,你挤着我我挤着你的,亭亭直上。地下只有几片落叶,没有一点尘土,又静,又干净。这座山叫“后山”,生在极幽静的山岙地方,往往终日里看不到一个外人,鲜为人知,是石塘镇的一个小村庄。

路边有条两山夹着的山坑,上宽下窄。两块遥对着的危崖上,一座小石桥,弯弯地架着,青石栏杆,玲珑得可爱。桥下长年地流着山泉,哗哗哗哗,从山坑里冲下来,白而发亮,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里。时而居高临下,披挂如瀑;时而轻歌曼舞,细小如丝。贴在黑苍苍的岩石上,仿佛山问老人那柔和的絮语和长谈,在离此二十步的地方,带着不慌不忙的愉快的潺湲声,流人山前那片白茫茫的海中。

有一六角石亭,隐没在绿树间,露出几角高翘着的飞檐。一眼望去。小桥、石亭、山泉,组成了一幅“山村野景”图。虽有人工雕琢之嫌,在山弯弯里,倒是多了些山林野趣。

没有路标,后山的村口便从这儿开始。顺着石阶上去,路两边的树林里铺满了枯黄的落叶,厚厚的一层,散发出温暖的浓浓的湿气。昏黄的夕阳眷恋地钻进来,那余光显得柔弱无力。一阵山风吹来,树叶发出簌簌的响声,那叶儿几乎全是绿的,绿得清亮。虽然树干不算粗壮,可从青苍的树身上还可见它的不小年龄了。

山道上鸦雀无声,听不到人语。微微的云,偶尔在头顶流过,像陪伴着我似的。岩石与草丛问,不时地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逗引着小鸟儿机灵地探出头来,从浓密的枝叶中间,唱出一曲曲优美的歌来。

转过一道山冈,一个旧式台门,盘踞在半山道上,拦腰而来,像旧时小说里的绿林好汉,从斜刺里杀出。爬满了青藤的一人多高的石墙,向左右两边伸展着,搭在山的缓坡上,像张开的翅膀。

台门涂着白色,没有些许雕饰,显得简单,这情状倒教人想起原始的村落来,一下子变得遥远而渺茫。台门上方隆着半个圆顶,中间空着的地方,雕塑个五角星,颇是引人注意。这显然是毛泽东时代留下的建筑,算来也该有半个世纪了,是个值得记忆的遗迹。那五星釉着红漆,不知是第几遍了,已然褪了色,淡淡的。尽管如此,还是掩不住满满的岁月的印痕。当它呈现在我的眼底时,予人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间又退回到那个时候,有一股质朴的味儿,流动在小山岙里的空气里,徐徐而来,有如微微的风拂着我的面孔似的。

台门早已没了门。当你小心地走将进去,无须担心山犬的突袭,路上寥落,你是不易找到一个可以问询的人的。当然这时你已无暇顾及这些,全然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呆呆地怔在那里。觉得无意间走进了一种境界,虚虚浮浮而又满目苍然。你所看见的不是往日里见惯了的高楼大厦,红顶子绿瓦片的别墅,而是在别的地方从未见过的满山满岗儿的古老的渔村石屋。这时我几乎怀疑起自己曾经多次来过这里了。

终于我又看见了清绿的后山。那石屋就矗立在面前,在青青的山峦上,扇子般地展开。那房子如同一个个捂着灰黑盖子的穿着几个小窟窿的赭色盒子,一个、两个、三个,一层、两层、三层地依着山势,在一块块面海的斜坡上,随意地堆放着,或东或西,或高或低,错错落落,上上下下地连成一片儿。村庄就在山坡上,山坡就是整个儿的村庄。这是很巧的结构,看似传统的群体的组合,又觉是横向的铺排的基础,而又似乎杂乱无章。你不妨细细看去,有以户立的,有按族设的,或以一墙做隔,或以几级石阶相连;看似单独分隔,又似整体组成;可分可合,亦聚亦散,如同迷宫。走在其中,却又一家一户、一庭一院泾渭分明。

从山腰看上去,那些石屋把两个山坡都紧紧地拥着,抱着,塞得满满的。岩石般颜色的不计其数的石块便聚在一块儿,在灰蓝色的天底下犹如百多支长短不一的石柱,随处立着,各有姿态;又如一座层层叠叠的古殿,巍然山冈。虽布置得绝无章法,没个规则,却是疏密有致,绝无拥挤、局促之感,有如画家漫不经意里画出的一幅画,迷蒙中宛然是中世纪的古堡。住在这里的人,好像已经跳出了这个时代,而在那些堡垒似的石屋里过着无拘无束的日子。走在路上,似乎连我都受到了感染。

P6-8

序言

1995年的春天,东海之滨的美丽小城温岭,吹来了一股清新的文学之风,一本名叫《海风》的文学杂志自此诞生。

风从东海来,带着春的暖意、海的气息、梦的诗情,在温岭文坛激起了一阵又一阵涟漪,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故事。不知不觉中,《海风》已坚实地走过了21个年头,成为温岭创办时间最长、容量最大、影响最广的群众文化杂志,成为展示温岭文学创作成果、折射温岭文化建设成就的窗口。

摭彼芳草,显我英华。温岭的文学创作者们会聚在这片集结文学创作力量的精神高地上,一起咏志抒怀,交织出了温岭文学绚烂多姿的多元化天空,澎湃出了如野草般蓬勃的创作激流。从题材而言,他们或叩问历史,或沉醉自然,或寻找生活里被遮蔽的诗意,或解读社会中人生的底蕴……可谓百花齐放,各有风姿。从风格而言,他们或清新飘逸,或典雅庄重,或委婉顿挫,或慷慨旷达……亦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而从整个历史文化的大背景来观照,他们的作品则往往呈现出一种难得的地域镜像和文化印记,自有一股山水灵气荡漾其中。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海风》一路吹来,播下了一颗又一颗文学的种子,在温岭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摇曳成一片又一片婀娜多姿的文化风景。21岁对于人生来说,正值朝气蓬勃的青春年华,21岁的《海风》亦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愿已过弱冠之年的《海风》随岁月的延伸更加展现风华,更加追求高远,为传播社会正能量、提升市民文化素质、滋养温岭独特的文化生态做出积极的贡献。

是为序。

温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后记

本书为三人作品合集,作者年龄跨度较大,分别为50后、70后和90后。三人生于斯,长于斯,以自身经验对乡土事物进行梳理,三种角度,呈现出文本的多样性。无论是回望、行走还是追寻,都有着记录时代的普遍意义。本书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回味与咀嚼,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情怀。

《石塘潮》记录着作者的亲身经历,抒发真情实感,更是对往昔的回味与咀嚼,如同潺谖的小溪。所写的文章里,以故乡石塘为多。尽管离开家乡颇有年头,可那颗心、那般情却依然湾泊在家乡那一港粼粼碧波里,常为家乡的质朴无华而振作,常为家乡的奇特岿巍而坚韧,常为家乡的坦荡无边而豁达。家乡深深地浸透了作者的整个灵魂,这是用心和情写出的故乡。

《时光书》在走读乡土、行迹山水的同时,注重对历史文明、古风民俗的寻访和探究,试图用亲历的感观去呈现和复原一些历史文明的碎片和记忆深处的知觉。作者注重以情感来表达个体的自我,更试图借文字理性思考、冷静述事,表达对当下的现实关怀!对有着深邃思想的文学作品,更有着宗教般的热爱!

《满庭芳》的故事之前,作者曾经以为在温柔富饶的江南水乡,并没有像书籍、电视里表达的革命经历。然而有一天,当不经意间走入其中,才发现当年这里的山水也曾高举过革命的火把,这里的大地也曾燃烧过革命的激情。发现历史,书写历史,歌颂真善美,这一切缘于热爱,有热爱才有行动,随着探访的深入,产生出更加强烈的热爱。走进当年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走进当年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光辉历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