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史最好的教养(0-3岁篇)》作者米小妈妈为新浪育儿名博博主。作者从怀孕开始到孩子6岁期间不间断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在育儿路上善于观察和引导孩子,在孩子的性格养成、阅读引导、户外观察、科学探索、基础学科学习等多个领域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本书以其育儿经历为实例,从迎接新生命到来、感受婴儿变化、建立安全感、情绪管理、合作意识培养、如何进行早教、性别教育启蒙等多个角度分享了0~3岁孩子教养的经验与心得。本书旨在进行浅显实用的幼儿心理学的大众普及,并对年轻父母应如何教养做出引导,使读者在培养孩子的路上越走越顺。
第一章 带着什么呱呱坠地
1 嗨,别紧张,他们是可爱的baby
被小生命感动,渐渐适应“母亲”角色
爱吃又爱睡的“哭鼻子大王”
“小不点”也会烦躁,给予他们最温暖的怀抱
2 感受孩子生命之初的积极力量
“就这样抓住你的手永远不放开”
抬抬头锻炼小肌肉,找到“我们的”独特方式
多跟孩子说说话,做个“话痨妈妈”也无妨
每个孩子都是“雾里看花”,他们需要更多的视觉刺激
哭是孩子发出的沟通信号,你听懂了没
利用孩子醒着的时间,做他的第一位“老师”
3 想想孩子需要什么,不能用我们的需求替代孩子的需求
营养丰富的奶水永远排在第一位
穿衣要舒适,别像玩具一样打扮孩子
给孩子创造足够安全的生活空间
别总拿孩子和“别人家的”比较
第二章 一步一步往上爬
1 每天“72变”,小屁孩越变越聪明
1岁,探索欲爆棚,想要抓住全世界
2岁,了不起的年龄,变聪明的关键期
3岁“猫狗都嫌”,却让我们变得更好
2 运动技能“突飞猛进”
“小捣蛋鬼”每天都有大不同
多点耐心,巩固孩子的每一次进步
“搞破坏”是对探索世界的积极参与
3 游戏,才是这阶段孩子要做的正经事儿
请允许孩子充分感知自我
参与到孩子的“假装”游戏中
用游戏的方式传递价值观
4 孩子虽然小,但也有情绪
用心观察,发现孩子的各种“小情绪”
增加积极情绪的互动,让孩子有更多微笑
接纳孩子的情绪,给予他们情感的认同
第三章 安全感的获得
1 分步走安全感获得模式
第1步:母乳喂养,建立最初的安全感
第2步:陪伴,是孩子成长的最好能量
第3步:关注需求,包容孩子“笨拙”的表达
第4步:认识自己和世界,迈出“独立”的脚步
2 这样做,是在剥夺孩子的安全感
长期远离父母 58突然接触陌生人
哭泣时没人搭理 59父母大声地吵架
喜爱的东西被夺走
强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
3 提高社交能力,也能让孩子感到安全
固定的玩伴很重要,给孩子找个哥哥姐姐
找朋友的过程中,我给孩子定标准
第四章 孩子气≠大脾气
1 让孩子准确充分地感知自己的情绪
情绪没有对错之分,喜怒哀乐都要体验
激发孩子快乐的情绪
小屁孩也有“眼力见儿”了
2 当孩子会处理情绪了,他们才能坦然面对问题
保持情绪同步,带孩子骑“双人车”
用积极的情绪互动赢得孩子的信任
给孩子正面的情绪处理参照
3 根据孩子的不同气质进行情绪引导
你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哪种气质吗
黏液质、抑郁质,要“激活”
胆汁质、多血质,要“收敛”
4 “会说话”也能培养孩子情绪管理的能力
案例1:孩子不能将积木堆出可爱的造型时
案例2:孩子弄坏玩具或贵重物品时
第五章 合作意识的启蒙
1 通过读故事让孩子理解合作的内涵
经典故事1:《三个和尚》
经典故事2:《三只小猪》
2 设置团队任务激发孩子的合作意识
给任务设置一定的难度和标准
每一次挑战成功都需要被肯定
面对失败,做出补救并鼓励再来一次
3 学会合作就是要不断地体验
合作,从对生活的参与开始
让孩子尝尝合作和分享的“甜头”
建立“朋友圈”意义非凡
4 “胆小”——合作道路上的绊脚石
多从家庭教育上找找原因
改变胆小,需要将所有方法都用上
慢慢来,不要强迫孩子迎合成人
第六章 早教训练,让小脑袋“棒棒哒”
1 孩子需要被训练,才能更聪明
聪明是什么?其实有迹可循
不要错过训练大脑的最佳时期
孩子的哪些能力需要被“训练”
2 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抓住3 个关键阶段
10~13个月,积累素材阶段
1~2岁,词汇量爆发阶段
2~3岁,理解和表达阶段
3 数学思维的启蒙,用生活实例激起孩子的兴趣
数量分清:百试不爽的苹果
对应关系:袜子怎么能穿手上
比较概念:爬爬楼梯就能学会
分类学习:逛超市时也能练习
阅读理解:学好数学的前提
4 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孩子来说同样重要
记忆力,在游戏中训练
洞察力,解决问题的钥匙
艺术,发掘创造力的潜能
第七章 带着父母影子的“小可爱”
1 家庭成员的关系影响着孩子的早期成长
爸爸,请给妈妈更多的理解和爱
妈妈,收起喋喋不休的抱怨好吗
亲子互动有可能瞬间改变孩子
2 让孩子从榜样的身上汲取成长的力量
父母需要持续性的学习
生活中为孩子树立榜样 146为了孩子,收起那些坏习惯
“崇拜”也是一种成长动力
3 作为父母,要学会表扬孩子值得称赞的行为
表扬不是贴上“聪明”标签
理性的表扬让孩子更关注过程
表扬给予孩子直面困难的勇气
第八章 我是男孩,我是女孩
1 尊重男孩、女孩的不同,是性别启蒙的开始
你知道男孩、女孩在成长中的差异吗
对待男孩、女孩要有不同的教养方式
不要盲目地比较男孩、女孩的优弱势
2 3岁之前帮助孩子建立正确健康的性别意识
“性萌芽”的两个经典问题
女孩勿当男孩养,反之亦然
允许孩子认识并探索身体
学会保护身体的隐私部位
让孩子从固定角色中解放出来
父亲的陪伴教会孩子勇敢独立
父母是性别角色的榜样
第九章 这些棘手的问题,你遇到过吗
1 孩子喜欢吃手、摔东西怎么办
典型表现:持续性啃手、吃手;爱摔东西,一拿到东西就摔地上。
2 孩子摔倒了,要不要抱起来
典型表现:立马把孩子抱起来;任孩子大哭大闹直到自己站起来。
3 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分享
典型表现:独占欲强,玩具、零食不愿意分享,分不清你的、我的、他的。
4 如何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持久力
典型表现:无法耐心地完成事情,比如看书、游戏,注意力难以集中。
5 如何选择早教中心并给孩子找准定位
典型表现:家长盲目跟风、攀比;认为早教是为了让孩子更聪明。
6 孩子总那么任性,要怎么办
典型表现:以自我为中心,不达目的不依不饶。
7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应如何处理
典型表现:对大人发脾气,哭闹不止,甚至有暴力倾向。
8 孩子这么小怎么就开始逆反了
典型表现:爱“捣蛋”,跟父母对着干,说东偏向西,喜欢逞强。
附录
挫折教育不等于和孩子对着干
如果我不完美,你还会爱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