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拉编著的《月光航线》讲述了夕溪与师兄沈御风之间的爱情故事。夕溪17岁时因为一幅素描而心动,那幅素描的主人是同校早已毕业多年的师兄沈御风,但当时她只闻其传奇,未见其人。大三的暑假,夕溪偶然救起一名溺水的男子,她认出这名男子就是沈御风,他却不认识她。两人短暂交集,却无缘再续。沈御风与夕溪的孪生姐姐夕阳在国外相遇相恋,后夕阳在生下一个孩子后莫名失踪,为了让自己跟夕阳的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沈御风向夕溪求婚,二十三岁的夕溪因为爱他决定同他在一起。沈御风慢慢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夕溪也学会适时站在他的身边融入他的生活,就在一切都顺理成章地进行时,消失的夕阳却又忽然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三个人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原点。就在夕溪以为自己只能无条件退出时,沈御风用行动告诉她,他和她的婚姻也许没有一个很好的开始,但他期待能够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薇拉编著的《月光航线》讲述了,他之于她是生命必不可少的一道光,而她对于他呢,也许不过是繁华路上一场可有可无的梦。
后来有人问她,夕溪,你这样卑微地去爱一个人,值得吗?
她只笑,不说话。
值得,哪里能够不值得呢?
人人都说她傻,可她一点也不介意,她爱他真就是用尽最后的力气,只要他肯要,只要她给得起,其他的都是小事。
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踮起脚尖去仰望的爱情,她从最初就知道自己会很累,却未有一秒想过后悔。
惟愿最后,时光燃尽,岁月回头,你能牵起我的手。
“先生,程秘书打电话来,祭祖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只差二姑爷联系不上,但二小姐说他在智利爬山,不用担心,家宴那天他一定能回来。”沈忠说完就安静地等着,并不发动车子。
此刻,他们的车子停在小河边的一棵光秃秃的老柳树下面,左边是一栋百年老宅,前面是一座小桥,小桥的另一边有星星点点的渔火。夜深了,乌镇显得别样清静,甚至能够听到薄冰之下缓缓流动的水声。
不知道过了多久,那名坐在车子后座的男子才慢慢地合上手中的文件。
他的面容清俊,目光犀利,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他是江城沈氏现在的掌舵人,沈御风。
“什么时间了?”修长的手指拂过文件的塑封封面,沈御风沉声问。
“二十二点十五分了,先生。”沈忠答。
沈御风颔首,又是一阵沉默。
“要不咱们先回去,您明天还要早起祭祖。”沈忠踌躇半晌,小心翼翼地询问,“已经等了五个小时了。”
“五个小时?”沈御风微微蹙眉,抬手解开衬衫领口的扣子,露出下颌下好看的线条,“一场戏需要拍这么久?”
“有时候是这样的,夕溪小姐这次接的是民国戏,化装都要很长时间。”沈忠解释了一番又问,“要不要我下车进去看看?”
沈御风没说话,打开车窗,隔墙的宅院里却忽然传来了吵闹声。
夕溪今天只有一场戏,却在现场足足等了一整天,早上四点钟起床化装,此刻已经接近午夜,她被冻得面色苍白,筋疲力尽。
“太过分了!配角也是人,怎么能让你等这么久!还是在室外!”夕溪的经纪人兰云刚刚驱车到片场,看到夕溪还在等自己的那场戏,气得直跺脚,
“我找导演说理去!”
“算了兰姐,”夕溪无所谓地笑了一下,“我没事儿,你走吧,别跟我在这儿一起等了,冷。”
“哟,我当是谁呢,这不是我们的大明星夕溪嘛,怎么还没轮到你呢?”两人正说着话,一句风凉话飘了过来。
兰云回身瞪了张曼妮一眼,正要开口,又被夕溪拉住,夕溪微微摇了摇头,示意她别冲动。
张曼妮把这些小动作看得一清二楚,撩起绣着大红牡丹的裙角将夕溪上上下下打量一番,翻起白眼假笑:“咱们组的服装可真是砸了大钱了,就这么一个小角色,还打扮得这么精致,何必呢,去别的组借身衣服得了,浪费!”
“你闭嘴吧!”兰云早看不惯这个张曼妮,冷着一张脸回敬她,“别以为自己带资金进组就了不起。你才出道几年呀?论资排辈你连给夕溪提鞋都不配!” 兰云在娱乐圈是老资历的经纪人了,当年最风光的时候她手里全是一线艺人,说起话来从来不饶人。她早看不惯这个张曼妮,张曼妮出道的时候年龄就不小了,还当自己是小公主,仗着自己男朋友有钱见谁欺负谁,脑子有病。
“哎哟!兰姐,你可是抬举我了,提鞋我可不会哟。”张曼妮听了这话倒是一点儿也不生气,“但我要是没记错,你们家艺人倒是精于此道。哦,兰姐你可别误会,我是说在戏里。”她说着这话时还嘻嘻地笑,脸上装出一派天真的模样。
夕溪看着张曼妮那表情就觉得不对,下意识地觉得自己会遭殃,果不其然,十分钟后副导演过来通知她,今天这场戏要改,删去原本两人冷战的戏份,改为争吵戏,最后女配角给女主角提鞋,还被女主角赏了一个巴掌踹了一脚。
兰云听完简直要疯了,当即去找导演理论。导演却两手一摊:“不改也行,你把张曼妮带来的那部分资金填上,这戏换你们家艺人做女主角都可以。”
夕溪十七岁出道跟的就是兰云,十年来在娱乐圈浮浮沉沉,两人明里是艺人和经纪人的关系,其实已经情同姐妹。也正因为如此,她是最了解兰云的,那样的火暴脾气,完全没办法拦得住,所以明知道兰云这样做自己会吃亏,也不阻拦。
小助理夏天也跟了夕溪三年半,她看着形势不对在一边暗暗叫苦:“有什么用啊,前段时间她连导演都敢换,兰姐这一发脾气,咱们这一天都白等了。这出戏加得……摆明了张曼妮就是欺负你,夕溪姐,要不,要不,咱罢演表态吧?!”
“拍戏受点苦是正常的,不拍就是毁约了。”夕溪倒是平静,打开保温杯,将准备好的红枣桂圆茶递绐夏天,温柔地说,“你今天不舒服,多喝一点,别像兰姐一样那么大火气。”
“来来来,准备一下,拍了拍了。”
两人正在说话,就听到导演拿着扩音器吆喝。
夕溪站起身,脱下厚厚的军大衣,南方阴冷的北风立刻从四面八方吹来侵袭她的身体。
“亲爱的,我跟导演说了,不能真打,只能借位,后期上音效就行了。”兰云匆匆走过来,接过夕溪手里的暖手宝抱在怀中说,“这次就委屈一下,拍完这场咱就走,下次遇到这种人咱绕着走!”
夕溪对兰云笑了笑,点了点头。
借位:导演说是这么说,但真的演起来,演员也不会受他控制。这边场记刚刚打板喊“action(开始)”,那边张曼妮立刻板起脸,那种眼神恨不得把夕溪生吞活剥。
这场戏讲的是,张曼妮扮演的大房知道丈夫看上了自己的陪嫁丫鬟后大发雷霆。
夕溪按照剧本要求,单膝跪地,服侍张曼妮穿鞋,纤巧精致的绣花鞋刚刚穿在她的脚上,她随即抬脚用力一踹,直接踹在了夕溪的心窝处。 为了报复,张曼妮使出了全力,身子单薄的夕溪瞬间被她踹得摔倒在地。用这么大的力,连旁边的工作人员都倒吸了一口气,看不下去,导演却没有喊“cut(停)”,张曼妮仗着这一点,诡异一笑,旋即站起来气势汹汹地走到夕溪的面前,蹲下来双唇紧抿,抬手又是一个耳光。P4-6
说起来已经出了六本书,但是真正被大家熟知还是因为这一本。与其说是因为这本写得好,不如说是因为借助了《爱格》杂志的高人气,才有幸能够认识你们。如此想来,竟然全然是靠运气了。
我身边的朋友对于我写书十分好奇,总是问我到底是怎么想出那些故事来的。我的经验可能比较不一样,在我的脑海里并不是先有整个故事的主线或者是男女主角,而是先有一个场景,真正动笔时故事好像就自然发生。这个特点让我所有的旅行都似乎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与此同时令人极其郁闷的是,我写出的故事总是跟预先交给编辑的大纲完全不同。而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我有必要向我的编辑深深忏悔。
《月光航线》同之前的《午夜飞行》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两本书的开头也恰巧都是在巴黎。
我第一次去巴黎的时候,是从意大利飞回上海,中途在戴高乐机场转机,那时候时间接近圣诞节,巴黎一直都在下雨,冻得要命。所以两本书的开头都难免有些灰而冷的调调,无论是天气还是人物的心境都是如此。
但事实上,我第二次去巴黎的时候,那里曾经给过我一个无比温暖而灿烂的春天,从罗浮宫到奥赛博物馆,巴黎塞纳河的左岸美得不像话,但奇怪的是,反而这样的它在我记忆里的印象要比第一次淡得多。也许悲剧总比喜剧令人印象深刻,就如同我对法国季节的感知一样,是不需要什么理由的。
一个人写故事的初衷,当然不会只是因为想要纪念一段旅程这么简单,也还是希望在故事里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观念和想法。
这个故事因为连载的关系,有许多读者会来问我,男主角是否有人物原型。他当然是没有直接的原型的,不过在写故事的时候,作为写手总会追寻着自己记忆的路径,那些曾经遇到的人,会不经意地出现在脑海里,进而对我塑造书中的人物性格产生影响。
大家心目中的“霸道总裁”是什么样子呢?我想一千个人也会有一千个答案。
大约在2009年的时候,我和同事一起去香港做关于香港设计师的专题。在拜访那些设计师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位采访者在看到我们的采访名单后都指着其中一个名字对我们说: “这个人可是香港数一数二的钻石王老五,世家出身、哈佛毕业、长相英俊。”
“有这么好哦?”我和同事不由得对见这个人充满了好奇,后来真的见到了,发现他除了符合大家的描述之外,本人还非常的绅士和有礼貌。几年过去,关于他的负面新闻从未听说,只是眼见着他的设计越做越好,从香港到内地再到日本,到哪里部能受到业主的认可和好评。所以我想,真正的世家子弟当如是吧,在香港那个总是要把豪门子弟和女明星扯上关系的地方,他只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事,安静得不像话。
无论是白夜(《午夜飞行》中的男主)还是沈御风,我总希望自己的男主角有国际化的视野,所以白夜会在自然保护区追踪盗猎者,而沈御风则在非洲建立了医疗基金会。
这个故事里沈御风同夕溪敞开心扉,对她说自己究竟在做些什么的那一段,所有的数据都是真实的。而现实中也真的有人在积极地做这样的事,利用财富,反哺社会,就像是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一样,可以因为自己女儿的出生而任性捐掉自己99%的公司股份。我实在是想不出比这个更加帅气、霸道的行为了。这也许并不是让你们更加爱他的原因,却是一个令我的夕溪更加心动的特质呢。
说老实话,在看到故事结局的时候,是不是有人不满意我?其实《月光航线》十几万字的故事,看似起起伏伏,来来回回不过是两句情人间最普通的问话——
“你爱我吗?”
“如果爱,有多深?”
最开始,夕溪的放弃是因为爱,到最后,沈御风的退让则是因为理解。而有谁说过,人这一生遇到性或者遇到爱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理解。这两个人在不断的摩擦和试探中彼此接近、理解和投入,就像是跳华尔兹,你进一步,我退一些,我们分开转一个圈,却仍旧回到原点。
所以我亲爱的读者,他们最后的分开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