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莫振高,生前是广西都安高中校长,他连续资助近300名贫困生,先后筹集善款圆了1。8万名贫困生的大学梦,被尊称为“校长爸爸”。2015年莫振高因病离世,众多海内外学子自发赶回吊唁,送别队伍绵延数里。其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组织编写的《校长爸爸--百名学子眼中的莫振高校长(MPR)》通过都高学子的点滴回忆,向人们讲述学子眼中的莫校长,分享关于莫校长一个个不为大众所熟知的的感人故事,真实、细腻、全面地还原莫振高的光辉形象。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组织编写的《校长爸爸--百名学子眼中的莫振高校长(MPR)》精选了100篇都高学子追忆莫振高校长的文章。这些文章,让我们看见校长爸爸翻山越岭去家访留在泥沙碎石路上的足迹和汗水,听见校长爸爸关怀体贴、循循善诱的亲切话语,感受到校长爸爸鼓舞学子战胜困难、实现梦想的昂扬激情与殷切期盼……一行行朴实的文字,道出了都高学子对莫校长人格魅力和崇高品格的钦佩与景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写出了都高学子对莫校长刻骨铭心的怀念与感恩。字字句句,是儿女在讲述父亲,是寸草在歌唱春晖,是白云在仰望蓝天,情深意切。
本书嵌入了大量音频、视频,读者通过MPR识读器点读嵌码图标或扫描封底二维码,可以听到声音或看到图像,重温莫校长那熟悉亲切的话语和温暖灿烂的笑容。
他,为我打开了求学的大门
2003级/黄绍喜/
2003年9月的一天,我遇到了一位贵人。
那天是都安县高级中学2003级新生开学的日子。我异常激动,好不容易盼来了这一天。要知道,为了迈进这所梦寐以求的学校,我还读了一年“初四”呢。
开学前一天,我早早就来到了镇上的姑姑家,父亲到亲戚家借钱,我跟父亲约好次日早上一起去学校报到。父亲本以为肯定能借到钱,这样我的学费就筹齐了,哪知道抱着极大的希望过去,结果却是失望。因为借不到足额的学费,父亲害怕看到我,痛苦又无助的他,在亲戚的家里猛喝了几杯,把自己灌醉了,醉倒在自己的泪水中。父亲久久未归,母亲在山口引颈而望,而后忍不住去亲戚家找,发现情况不对后,她顾不上吃午饭,匆匆忙忙赶到镇上的姑姑家。
看着焦急万分的母亲,想想兜里东拼西凑的500元钱,我们都为难了。没有足额的学费,学校会同意给我办入学手续吗?不去的话又不甘心,四年的苦读为的就是要进这所知名的高中学习呀!村里人都说了,进了都安高中,就是半个大学生了。我不愿就此认输,不愿一辈子待在山里,我有我的梦想,我一定要走出大山。
那是我第一次来到县城,高楼林立的县城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她的华丽深深地吸引着我。走进都安高中,我立即被映人眼帘的校园美景给迷住了,果然跟山里的学校不一样,这个学校大得多,漂亮得多,树木很多,学生和老师更多。我沿着校道慢慢地走,在新生名单栏中寻找自己的名字。当看到自己名字的时候,我有一种很兴奋的感觉,仿佛只有在这上面看到自己的名字才最终证明自己被这所学校录取了。
知道自己所在的班级后,我很容易就找到了班级的报到处。填了一个报到的登记表后,班主任指着不远处的交费处,让我到那办理交费手续,然后再回来办理其他的入学手续。我转身,却迈不开腿,学费、杂费、住宿费,加起来的数字远远超过了自己手里的这点钱。看着那交费的人群,我觉得自己格格不人。我没办法走过去,觉得自己被这些高楼给压得很不舒服,下午的阳光也格外的刺眼。囊中羞涩人胆怯,我几次想跟班主任说,却没有勇气,也不知道如何开口。交费处近在眼前,我却觉得自己离它很远很远。
几分钟后,班主任发现我“回来”了。于是问我是否已经交完费。我没有回答,头埋得很低很低。班主任似乎觉察到了什么。在了解情况之后,他当即安慰我说:“带的钱不够不要紧的,写个缓交申请吧,我带你去校长那里,他会同意你先办理人学手续的。”
这真是一颗定心丸,但是要去见校长,我还是很害怕的。要是校长问我为什么筹不到足额的学费,我该怎么回答才好;要是校长问我缓交的学费什么时候能补齐,我又该如何向他保证;要是校长问我……种种顾虑,忐忑不安。没办法,我只能硬着头皮过去了。
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我第一次见到了莫校长。哇,好魁梧的一位领导,他四平八稳地坐在那里,看着来来往往的新生们、家长们以及忙忙碌碌的老师们。他看到我们走过去,向我们微微笑。那个笑容,给了我莫大的温暖,让我看到了莫大的希望。但是总觉心中有愧,我还是不敢抬头看他。我在想着,如果他向我发问,我该如何是好。哪曾想,他听完班主任简要的介绍之后,并没有任何询问的意思。他点点头,说了一句“好的”,然后在我的学费缓交申请书上很干脆地签下了“同意缓交’:四个大字和他的名字。这也太快了吧,太顺利了吧!他看着我,说:“你先去办理入学手续吧,学费的事情不用担心,等家里哪天筹到了再拿过来补交就可以了。关键是要留够生活费,充到饭卡里面去。以后有什么困难,就跟班主任说,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就这样,我成为都安高中的一员。我发现这教学楼、宿舍楼、科技楼在暖暖的阳光下,在充满生机的绿意中,是那么的和谐与美丽。
我始终坚信村里人的说法,考进了都安高中就相当于考上了大学。要是没有进都安高中读书,我也许就不会考上理想的大学,也不会有今天的这份工作。可以说,都安高中的大门,是我求学求知之路上最重要的一道门。是他,都安高中的掌门人,用他无私的爱,带着“让壮乡瑶寨儿女走向世界”的质朴情怀,为像我一样的瑶山贫困学子打开了一扇通往山外世界的大门。
如今,十二年过去了,我已经大学毕业,工作四年了。这一路走来,我始终没有忘记,2003年9月的那一天,有一位贵人为我打开亍求学的大门。他就是我最敬爱的莫振高老师,爱生如子的莫振高校长。
2015年10月
P3-5
“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这是2016年《感动中国》给予广西都安高中(本书简称“都高”)原校长莫振高的颁奖词。
莫振高校长1954年11月出生在都安县高岭镇加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72年7月从都安高中毕业。1978年8月从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毕业分配回都安高中任教。1996年9月起担任都安高中校长。2013年6月被中共河池市委任命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任都安高中校长、党支部书记。
莫振高担任都安高中校长19年,创造了驰名区内外的“都高现象”:办学条件实现根本性的改变,教师队伍日益壮大,教学质量逐年提高,高考综合实力居广西同级同类学校前十名,居广西贫困山区第一,每年均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大专以上升学率高达97%—100%。2015年高考有348人考上一本院校,有10人被清华、北大录取,100多人被“985”高校录取,创造了历史新高。都安高中先后被评定为八桂名校、广西规范化管理学校、广西示范高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模范集体、中华成功教育样板学校、广西英语特色学校、广西德育先进学校等。
莫振高校长四十年如一日,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为学校的发展勤勉工作,为学生的成长殚精竭虑。以出众的教学水平,高尚的人格魅力,优异的教学成绩,卓越的办学成果,受到学生的衷心爱戴,得到家长的无限崇敬,赢得社会的一致赞扬。先后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感动广西十大新闻人物”“广西十佳校长”“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10月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6年2月入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莫振高校长奉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让每一个瑶山学子“进得来、学得进、考得好、出得去”。他的学生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远涉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他立下的“让瑶寨儿女走向世界”的誓言,已经变成现实。在学生心目中,莫振高既是校长,又情同慈父,是名副其实的“校长爸爸”。
2015年3月9日,因突发疾病,经全力抢救无效,莫振高校长带着无尽的眷恋,离开了他深爱的都安高中和无数学子。噩耗传来,整个都安高中陷入无尽的悲伤。当晚,在校的4600多名学生自发熄灯三分钟,集体默哀。在校长的灵堂前,前去悼念的学生痛哭失声。海内外的都高校友闻讯纷纷发来唁电,或用微博、微信、手机短信深情回忆莫振高校长关心、支持、引导、帮助学生的往事,寄托无限的哀思。莫振高校长不幸离世和都高学子深情悼念校长的消息传开后,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广西日报、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等媒体纷纷报道了莫振高校长的先进事迹。清华大学招生办、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美国哈佛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州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教授、博士联名发来唁电表示悼念。追思、告别、出殡时,不少校友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都安县城花圈告罄,送行队伍延绵数千米。
社会各界对莫振高校长给予很高的评价。清华大学招生办认为莫振高校长是一位把自己的命运与学生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优秀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在唁电中说:“莫振高校长是一个铁打的汉子!他如洪钟般的声音,可以穿透长夜的迷雾,可以温暖崎岖山路上孤独的旅人。他拥有大情怀,立志‘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这是一种勇者无畏的豪迈气概和庄严承诺,他真正当得起伟大教育家的称号!”
莫振高校长用他平凡的生命,铸就了崇高的人生境界。他甘于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奋进之路;他用一生的力量,撑起贫困学生希望的蓝天;他用坚守和担当,诠释了一位校长的责任与操守。为了难以忘却的纪念,为了更好地弘扬莫振高校长不朽的精神,为了铭记这位呕心沥血、奋斗终生的校长爸爸留给都高学子、留给每一位读者的种种感动,我们向广大都高学子征稿,并精选其中100篇文章编辑成《校长爸爸一一百名学子眼中的莫振高校长》一书。
我们希望,通过都高学子的深情回忆,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位“校长爸爸”,让莫校长的精神传得更远,影响更多的人。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文字,广大读者一定能真切、具体地感受到莫振高校长平平常常的一举一动,是如何赢得学生的敬重与爱戴的。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莫振高校长崇高的精神像一块丰碑永矗在都高上空,永远鼓舞着莘莘学子为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而不懈努力,也必将激励着广大读者为共筑中国梦而奋斗。
莫振高校长去世后不久,我们就开始筹划《校长爸爸——百名学子眼中的莫振高校长》一书。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在莫振高校长逝世周年,本书终于迎来付梓。
图书出版发行在即,参与编写工作的人却陡生不舍之情。这种不舍之情因何而生,大家竟一时说不清、道不明。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参与书稿编写工作的人付出太多的精力和汗水,收获太多的震撼与感动。精力和汗水缘于书稿编写工作的繁难,震撼与感动源自百名学子通过书稿给我们讲述的关于莫振高校长的种种感人故事。大家之所以不舍,也许是希望收到更多都安高中学子的文章,希望分享更多深埋在学子们心中关于莫振高校长的感人事迹,希望能向读者呈现一个更加生动感人的校长爸爸形象。
莫振高校长扎根瑶山教育40年,早已桃李满天下,每一位都安高中学子心里都有关于校长爸爸的故事,由于时间仓促,未能联系所有的都安高中校友,很多深藏于都安高中学子心中关于莫校长的感人故事没法被收进本书,遗憾至深。本书仅从收到的稿件中精选出100篇,或许书中的这100篇文章不足以道清莫校长的好,不能够说尽莫校长的一生,我们希望此书可以作为一个窗口,读者从中了解莫校长的点点滴滴;或者可以作为一块引玉的砖石,引出更多、更好的同类作品。
成书过程,凝聚着社会各方力量。在中_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的指导和组织下,中共都安瑶族自治县委员会、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中共都安瑶族自治县委员会宣传部、广西都安高中等单位在本书的征稿、统稿、审稿等环节尽心尽责,保证书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特别是都安高中的老师们,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挤出时间参与书稿各个环节的工作,尤为感人。中共河池市委员会宣传部、中共河池市委员会组织部在本书音视频资料的收集方面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援助。瑶山善行联合会在征稿信息发布、稿件征集等方面出力颇多,极大地推动了征稿工作的开展。正是得益于以上单位及个人的信任与支持,书稿的各项工作才能如期顺利完成,我们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经验不足,编写时间仓促,各种错误及不足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他拥有大情怀,立志“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这是一种勇者无畏的豪迈气概和庄严承诺,他真正当得起伟大教育家的称号!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
莫校长用毕生心血成就了我们出彩的人生。不管我们飞得多远多高,他永远是我们最牵挂的亲人,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导师!
——都安高中新加坡校友
您的所有付出和瑶寨儿女的期待曾经撞击成一湾彩虹,而您,试图以此化成一座拱桥、一条大道,让壮乡瑶寨连接山外精彩的世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您依然固守着内心那片执着的领地。
——都安高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