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易水史话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贾延清主编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三章 黄金台

贾延清

黄金台,又称金台、燕台、招贤台,位于易县燕下都遗址中武阳台东南约4.5公里的“金陵堤”外,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

每个帝王都希望国富民强,也都知道人才对兴国安邦的重要性。然而,像燕昭王那样,用高筑黄金台的办法,把国家人才战略表达得如此通俗明了,运用得如此淋漓尽致、炉火纯青的,在古代帝王中还没有第二个。

(一)

燕国是周朝初期最早的诸侯国之一。周武王克商分封诸侯时,功劳最大的三位功臣最先得到封赏:姜子牙被封到齐国,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被封到鲁国,召公爽(周武王的弟弟)被封到燕国。当时召公奭任大周宰相,所以他是兼做燕国国王的。同时被封的还有71个小国。几代过去了,诸侯变成了王。到燕王哙时,他标新立异,学习远古圣贤尧、舜、禹,把王位让给了宰相子之。子之不才,把个好端端的燕国搞得民怨沸腾、天下大乱。齐国乘机进攻,杀死燕王哙和子之,将珠宝和宗器洗劫一空,燕国近于灭亡。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在这种危难时刻继承了王位。

(二)

面对父王被杀、国家遭掳、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的惨局,年纪轻轻而意志坚强、有雄才大略的燕昭王遍访贤臣。德高望众的老臣郭隗告诫他:“如果你想得到不如你才能的人才,你只须像对待奴隶一样对待人才就可以了;如果你想得到与你的才能相当的人才,你只须像对待朋友那样对待人才就行了;如果你想得到超过你的才能的人才,那么你要像对待老师一样对待人才才行啊!”燕昭王告诉郭隗,他真诚地希望得到才能超过自己的人才,也会像对待老师那样崇敬他们。但上哪里去找这样的人才?郭隗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就像明君渴望人才一样,天下的豪杰也都渴望明君啊!”可明君在哪里?谁是明君?你说你是明君,天下人谁信呢?“你只有拿出行动来,人家才会相信你。”郭隗接着用“千金买马骨”的故事告诉燕昭王应从哪里做起。他说,从前有一个国君特别喜欢千里马,一心想得到,但三年过去了,却一无所获。他手下的一个小侍臣便自告奋勇去寻找千里马。当他费了九年二虎之力找到千里马要买回时,不巧的是,千里马死了。聪明的小侍臣花了五百金将死马骨买回来,却遭到国君的埋怨。小侍臣告诉国君:“你的钱是不会白花的,一匹死的千里马马骨你都愿意花高价买下。这个消息一传开,天下人都知道你真心实意喜欢千里马,而且识货、说话算数。这样一来,一定会有人把千里马主动送来的。”果然不出一年,国君就得到三匹千里马。讲完故事,郭隗说:“老臣不才,可以算是千里马骨吧。如果你想得到天下英才,就先从我开始吧!”  燕昭王早就听说老臣郭隗德高望众、博才多艺、忠肝义胆,不仅道理说得明白深刻,而且在此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这让他很是感动。于是他采纳了郭隗的建议,在都城最显要的位置修筑高台,台上建起宫殿,台上的宫殿甚至比燕昭王的王宫还豪华,宫内放置了大量的黄金,用以聘用贤才。他首先拜郭隗为师,封为宰相,让他第一个住到台上宫殿内,并赐黄金万两。每天他都以弟子之礼向郭隗请教治国安邦之策。燕昭王还派人到各地张榜纳贤。这就向天下人发出了一个强烈而明确的信息:燕国把最重要的官位留给了天下的英才,是英才就能得到重用,就能获得高标准的待遇。一时间,燕昭王高筑黄金台、招贤纳士、广聚人才的美名传遍天下,有识之士纷纷投奔而来。就连别国不太得志的英雄豪杰也都投奔到燕国。正如李白所说:“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剧辛是战国名将,邹衍是齐国著名阴阳学家、五行学说创始人)每位英才到来,燕昭王都把都城打扫得非常干净,然后以清水泼街,着简朴的服装,亲自率文武百官到城门迎接。安顿好英才后,又像小学生一样虚心向他们求教。

“像对待老师一样对待天下人才”,燕昭王的国家人才战略贯彻得非常坚决和彻底。他不仅尊重他们,为每个人安排最适合发挥他们优势的位置,量才录用,而且把责、权、利结合得恰到好处,真心实意地为这些英才大展宏图创造了条件。但实际上,燕国当时正处于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国家近于灭亡的状态。燕昭王在这种形势下,敢于在招贤台内放置大量黄金,让前来的各路豪杰,不论投靠燕国与否,只要有所需便任由取用,是何等的气魄和胸怀!这样,招贤台就成了真正的黄金台,舍却大量黄金而广延贤士,这在燕国当时并不强大的背景下,做出如此重大的决策是需要非凡的勇气和胆识的。燕昭王不愧为贤明之君,他以自己的行动征服了天下的英雄豪杰。纵横家苏秦来了,他明着是齐国宰相,暗地里处处为燕国着想,他把燕国作为自己的祖国,成为燕在齐国的卧底。乐毅是战国名将,连诸葛亮都十分敬佩他。据《三国志》载,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而燕昭王与乐毅一见如故,君臣相处得十分默契。凡是人才,不光有才能,而且多有个性,他们在燕昭王手下,为何如此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服服帖帖呢?除了权利和用人政策外,也与燕昭王的人格与长远目标分不开。招贤馆里人才济济,但燕昭王始终不骄不躁,对任何一位人才都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礼贤下士的作风,他不急于求成,而是注重改革,注重修养生息、蓄积民力,发展农业,奖励工商,操练士兵,等待最佳战机,以确保万无一失。

这样,经过28年不寻常的努力,燕国变得百废俱兴,蒸蒸日上,国富民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昭王拜乐毅为上将,联合秦、楚、韩、赵、魏五国共同伐齐,激战于晋邑,大败齐军,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国七十二城,直入都城临淄。烧毁齐国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战后,燕昭王封乐毅为昌国君。此时,燕国达到了鼎盛时期。

世间什么最宝贵?人才。如果说还有什么比人才更可贵的,那就是懂得尊重人才、善待人才、会用人才的人。他们是更大的人才,可称之为“精英”——国之栋梁也!燕昭王之所以能成功,不仅在于他像对待老师一样尊重人才、尽人之长、使用人才,最主要的是,将他的人才政策坚定不移地贯彻始终。“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当乐毅连下齐七十二城,只剩即墨和莒县久攻不下时,朝中有人进谗言非议乐毅,说乐毅要在齐国称王。燕昭王不仅不听,还对进谗言者予以怒斥和痛打,并说:“以乐毅之功,即便真的称王也不过分。”还说:“乐毅就是做、了齐王,也是一个贤王,也是我所愿意看到的。”这是何等的信任啊!

只可惜天不假寿,昭王英年早逝。惠王不贤,中了齐国反间计,走马换将功亏一篑。包括李白在内的历代文人墨客来到易县,登临黄金台,无不感慨万千。今摘几首,供人们诵读与品味。

P72-75

目录

第一篇 历史易县

 第一章 从易县走出的中华文明

第一节 中华民族万年文明易水始

第三节 后山是伶伦音乐的发祥地

第四节 黄帝正妃与养蚕缫丝

第三节 黄帝的指南车

第六节《易经》的源头

第七节 汉字故里

第八节 宗教的源头

 第二章 古老的易县

第一节 玉文化

第二节 农耕文明

第三节 中国房屋建筑

第四节 易水河畔冶铁的炉火

第二篇 地理易县

 第一章 早的全年雨情预报站——易县云蒙山乳水洞石槽

 第二章 三千多年前的古天文台

 第三章 黄金台

 第四章 唐明皇御注道德经幢

 第五章 神秘的议纠臼石——史前民间调解组织标志物

 第六章 牡丹始祖

 第七章 易水砚

 第八章 清西陵

(一)全国大的石碑坊——雍正泰陵石碑坊

(二)慕陵——全国大的金丝楠木殿

(三)中国大的功德碑——雍正圣德神功碑

(四)奇异的昌西陵回音壁

(五)中国人自己设计修建的条铁路——高易铁路

 第九章 古都遗址——燕下都

 第十章 畿南雄关——紫荆关

 第十一章 易水宝塔

 第十二章 天下石——151花岗岩与天然石板

第三篇 人文易县

 第一章 舜帝老师许由

 第二章 “五行终始说”的创始人和“大九州”说的邹衍

 第三章 古代保密的楷模——田光

 第四章 刺客荆轲

 第五章 袭击秦始皇的艺术家高渐离

 第六章 左伯桃与羊角哀

 第七章 乱世政坛“不倒翁”冯道

 第八章 名医张元素

 第九章 阿部规秀之死

 第十章 狼牙山五壮士

 第十一章 《国共演义》作者沈鸿信

 第十二章 红色将领

 第十三章 重要缴获

 第十四章 爱民模范谢臣

 第十五章 军旅作家寒风

 第十六章 作曲家唐诃

 第十七章 书法家

 第十八章 蔡英伟

 第十九章 张保军

第四篇 风情易县

 第一章 民间文艺

 第二章 五大书院

 第三章 彰显中华魂的易水民风

 第四章 易州贡品

 第五章 雪桃

 第六章 上谷墨

序言

伟大、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辽阔的中华大地,无处不彰显中华民族的千古文明。神奇的易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厚重的优秀文化,从这里辐射全国、走向世界。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谭其骧教授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认定:古黄河从这里掉头东去进人大海。古易水在这里与黄河汇合,成为古黄河的重要分支。

太行山、燕山在这里交汇,并与华北平原接壤,形成独特的地貌:河流、平原、丘陵、高山样样齐全,地貌丰富多彩。

科学家研究植物孢子的演变认定:古代这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以上,相当于今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之间的区域气候——温暖、潮湿。、水量充足,极宜人类生存与发展。五六十万年以前的北京猿人化石发现地——周口店,距此不足60公里;距今2.8万年的涞水智人化石,距此不足10公里,距今150—200万年的阳原泥河湾古人类遗址,直线距离距此100公里多一点儿。

无疑,易水流域是中国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

进入新石器时期后,易水流域的古代先民们,又以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演绎出诸多优秀文化,形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易水文明,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明的宝库。

一易水文明是中华文明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统称易水。我国考古工作者对南易水的南庄头、中易水的北福地、北易水的七里庄的考古发掘,把中华民族的历史推到距今万年以前。考古成果证明,易水一带曾是中国古代北方文明与山东文明(北福地)、中原文明(七里庄)融合的地带。中国古代北方文明与山东、中原文明的融合,无疑使易水成为我国古代文明程度最发达的地区。

二易水文明是炎黄文明的源头

我们讲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实际是指五千年的炎黄文明史。《史记》记载,黄帝同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得其志”,同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搞杀蚩尤”,“合符釜山”,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大融合、大统一,中华文明自此始。易县后山文化研究、徐水釜山文化研究都表明:炎、黄、蚩三大部族的融合,主要发生在易水流域。

三易水文明大大丰富了中华五千年文明

研究发现,黄帝正妃嫘祖——蚕姑圣母发明养蚕缫丝染五色衣裳,伶伦创五音十二律发明中国音乐,黄帝建房屋、造宫殿、发明车船以及种桑麻繁养六畜等农耕文明,仓颉公图百像始制文字,有曦和理天文驾行日月,大挠祖作干支、创历初黄,岐伯公查经络、遍采芪黄等重大发明,都与易水联系在一起。

对易水文明的发掘保护与研究,任重道远。本书以《易水史话》为题,对易水文明中的部分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是发掘与抢救易水文明的大胆尝试,其不’足和缺点肯定很多,衷心希望各专家学者和易水文化爱好者热心者,多多指正,以图同心协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再造易水辉煌。

本书在收集整理过程中,得到中央、省、市、县各有关单位领导、专家学者、易水文化爱好者的无私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编者

内容推荐

贾延清编著的《易水史话》从历史、地理、人文和风情等多角度讲述了易县这座“千年古县”,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历史易县、人文易县、风情易县、地理易县,是了解和研究易县文化的参考资料。

编辑推荐

贾延清编著的《易水史话》从人们耳熟能详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千古绝唱开始,讲述了易县文化以及多年来易县文明的研究成果,从易水河的历史开始,讲述了易县的城市历史、人文特征、地质风貌等。

本书在撷取易水文化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对易水文明成果做出了较为全面的概括,为易水文明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易县人民了解易县文化、感知易水文明的精神食粮。是讲述易县历史变迁、人文历史、风俗习惯的知识性读物,非常适合广大普通读者阅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8: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