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甫主编的《清儒地理考据研究》分《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其中,《前言》追本溯源,将沿革地理考据的源头追溯到南宋王应麟,并具体探讨了王应麟、胡三省、陈元靓、郭子章等人在地理考据方面的贡献。《先秦卷》考察清儒有关《诗经》《尚书》《禹贡》《春秋》《四书》《说文》《国语》《战国策》研究中的地理考据成就,分析经解、笔记、文集里的地理考据成分,挖掘《说文》段注、《水经注》全、赵二氏的地理内容。《秦汉卷》以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两部读史札记为主线,探索清儒地理考据成就。《魏晋南北朝卷》逐一研究顾炎武、顾祖禹、陈芳绩的著作,以及地理札记性考证、地理志补作、地理志校注、地理典籍辑佚,鼎盛的《水经注》研究、杨守敬绘制地图等,深入挖掘其地理考据成就。《隋唐五代卷》在全面摸清清儒地理考据家底的情况下,明确判断:顾炎武是开风气者,钱大昕成就最高,杨守敬集其大成,王鸣盛、张熠、赵绍祖、俞正燮、罗振玉等都对隋唐五代舆地沿革的考证有所贡献,成果多,影响大;亦有失误,如钱大昕引《旧唐书·地理志》版本不善,以及王鸣盛的知识性错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