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炎冰编著的《追思政治--现代性视域中的马克思政治哲学及其中国话语/哲学研究论丛》共分上下两篇,收文长短计30篇。
上篇共收录了15篇论文,主题侧重围绕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梳理、再现与重构,当然也包括马克思此前的思想家(如康德和黑格尔)和同时代人物(如赫斯)的相关论旨的讨论,以及与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紧密关联的“问题域”(如“现代性”与“人学”)的研判。这15篇论文绝大多数是我从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毕业后实现专业转向过程中的产物,也是我自称为“‘新常态,下的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研究”的方法论尝试,当然,更真实地反映了我涉足马克思思想研究场域的基本样态。
下篇亦收录了15篇文稿,其中的3篇是讨论“现代性”与“后现代”主题的,它们看似远离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作业场地,但我以为未必如此。因为从宽泛意义上说,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关注的恰恰是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吉登斯就曾把“现代性”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而马克思自己的解构方法和价值立场又带有浓郁的“后现代”色彩。
《追思政治--现代性视域中的马克思政治哲学及其中国话语/哲学研究论丛》系炎冰博士的第二本个人文集,主题集中在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文本的系列解读,其中也涉及与马克思思想生发的相关人物及其主旨论域的思虑与探蹟,以及作者一度梳理过的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科技思想等学术场域。其中,有关马克思早期思想的追踪与辨识,马克思思想研究的方法论之反思与感识,康德、黑格尔、赫斯等的政治哲学思想的探析与批判,“现代性”与“后现代”概念的溯源与审觉等,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作者思库中的另类在场。此书可供所有关注马克思思想的学者研究参考,亦可作为哲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自序
上篇
论马克思思想研究中的几个基本的方法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三重维度
伪自由、异化劳动与拜物教——马克思与“现代性”批判
伪自由逻辑批判的逻辑——重读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原子与自由——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学解读
论“自我意识”哲学的政治学况味——马克思《博士论文》续探
利益魔咒下法律正义的虚假本体——重读马克思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
国家精神本体中的自由幻象——重审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文本价值
国家与市民社会:“颠倒逻辑”的再颠倒
政治权力异化后的社会正义之殇——续审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文本逻辑
启蒙的本态与悖结——康德的《何谓启蒙》之解读
自由的定在与国家正义——论黑格尔的国家观及其当代意义
金钱异化及其罪源——赫斯《论货币的本质》之文本解读
死去的马克思与活着的马克思——直击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重大误区
人学研究的意义与向度
下篇
“现代性”之语义学辨正——一种知识考古学审觉
“后现代”之概念谱系考辨
语用分析与后现代科学——利奥塔《后现代状况》的文本解读
论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关系
讲授“邓小平理论概论”的方法论原则
如何讲授“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如何讲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论江泽民的科学技术观
论江泽民的科学精神观
论江泽民的科技创新思想
论江泽民的科技人才思想
论江泽民的科技价值观
论江泽民科技进步观的十大方面
论江泽民的科技体制观
垒学人之家园,还学术以净土——为《自然辩证法通讯》创刊25周年而作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