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科兰斯基著的《1968--撞击世界之年》是关于那个传奇年代的一部色彩丰富、饱满,具有高度启迪性的非虚构作品。
这一年有如此之多令人震撼的事,就像一张经典唱片重现于世,或者美国公共广播电视的档案公布于世。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如果时光倒流,人们是多么愿意重放1968年。
1968,撞击世界之年。1968,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淖,数万人丧生。1968,世界多地的学生们走出校园,在街头游行。1968,在巴黎,学生在墙上涂鸦:“越做爱,越想革命”。1968,“上帝也许撤除了对美国的保佑”,罗伯特·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遇害。1968,比夫拉大饥荒,100万平民死于饥饿。1968,先锋戏剧与现代女权运动蓬勃兴起。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理想主义破灭。墨西哥发生了大屠杀。1968,“阿波罗8号”绕月飞行。
这是*好的一年,也是*坏的一年。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让人激动,令人难忘。
《1968:撞击世界之年》这部里程碑式的杰作,全景式地记录了这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世界的变化,年轻人的选择,由此构筑了当今世界的面貌。
作者马克·科兰斯基说:1968年令人激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全世界难以计数的人们都拒绝对世上诸多不平之事保持沉默。如果别无选择,他们会走上街头,呐喊示威,这给世界带来了一丝难得的希望,即哪里有不公,哪里就回有人揭露它,并试图改变它。
导言 震撼世界之年
第一部 我们怨愤的严冬
第一章 1968年的第一周
第二章 与蚊帐争辩的人
第三章 令人生畏的浓眉一展
第四章 吹进波兰人的耳朵
第二部 布拉格之春
第五章 在令人憎恶的机器齿轮上
第六章 英雄
第七章 一个波兰人的绝对律令
第八章 诗歌、政治与艰难的第二幕
第九章 新国土上的儿女们
第十章 瓦格纳式弦外之音:关于一场时髦和蓄须的革命
第十一章 4月里的混蛋
第十二章 先生,我们认为你烂透了
第十三章 理想之地
第三部 夏季奥运会
第十四章 禁足之地
第十五章 无趣政治的艺术
第十六章 肉类加工厂旁幽灵般的警察
第十七章 东布拉格之殇
第十八章 可怕压力下的微笑
第十九章 在阿兹特克人的地方
第四部 尼克松的秋天
第二十章 秋季学期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十一章 最后的希望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