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詹姆斯·沃森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詹姆斯·沃森的《双螺旋》记述的是阐明基本遗传物质DNA结构的故事,其笔法在各方面都是独特的。此书在科学价值上引起人们的关注。克里克和沃森发现了DNA的结构,这一发现及其以后在生物学方面引起的影响,乃是20世纪科学界重大的事件之一。书写成以后,其内容大大超出了预料。尤其是后面几节,简直就是一部结构严谨、情节动人的剧本。它把新概念的诞生描绘得栩栩如生,把许多扣人心弦的情节逐步推向全剧的高潮。我不知是否还有别的著作能够使读者如此休戚相关地与研究者一道分担他的疑虑、分享他的奋斗和最后胜利的喜悦。

同时,书中记述的故事又深刻说明了研究工作者可能陷入的进退维谷的处境。他知道有个同行在某个问题上已经工作了多年,并且积累了大量难得的资料,因为知道成功就在跟前,这些资料并未公开发表。

内容推荐

詹姆斯·沃森的《双螺旋》是一部以个人名义写就的回忆录,记述了科学家们发现DNA分子结构的故事。这一发现及其随之引起的影响促使生物学界发生了一场革命,堪称20世纪科学界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双螺旋》把新概念的诞生描绘得栩栩如生,把许多扣人心弦的场面逐步推向全剧的高潮,同时又将科学家们的日常生活娓娓道来,为读者揭示了一个神奇而又平凡的世界。此书一经出版便引起科学界巨大的兴趣和争议,是一部独具风格的科学史。

目录

前言(劳伦斯·布喇格爵士)

作者序言

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

作者写给德尔布吕克的信件手迹

试读章节

1

我从来没有见过克里克表现出谦虚平和的态度。在别人看来他或许是那样的,可是我从来没有理由这样评价他。这同他现在享有的盛名毫无关系。人们常常谈论他,往往颇带敬意,总有一天他会被列入像卢瑟福或玻尔这一类人物的行列。但在1951年秋天并非如此,当时我到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参加一个小组的工作。这个小组由研究蛋白质三维空间结构的几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组成。那时,克里克已35岁了,还完全默默无闻。虽然与他最接近的同事们已经认识到他思考问题敏锐深刻,并常常向他请教,但一般来说,他还不太为人赏识,并且有许多人觉得他总是夸夸其谈。

佩鲁茨是克里克所在单位的领导,他是奥地利出生的化学家,1936年就来到英国。他从事血红蛋白晶体x射线衍射的资料收集工作已经有10多年了,那时刚刚开始有点起色。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布喇格爵士极力帮助他。布喇格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并且是晶体学奠基人之一,他几乎花了40年时间一直在尝试利用x射线衍射法解决越来越难以攻克的结构问题。这种新方法能阐明的分子结构愈复杂,布喇格就愈高兴。④因而在战后几年里,他对解决所有分子中最复杂的蛋白质结构的可能性简直入了迷。在行政工作余暇时,他经常到佩鲁茨的办公室去,同他讨论新近积累的x射线资料。然后,他就回家,想想能否对这些资料俄点解释。

克里克既不是布喇格那样的理论家,也不是佩鲁茨那样的实验家,他介于这两种类型的科学家之间。他偶尔也做点实验,但更多的是埋头考虑蛋白质结构的理论问题。他常常会由于什么新发现,变得非常激动,立刻逢人便说。过了一两天他经常会觉得他的理论站不住脚了,于是又回到实验中去,一直到百般无聊之中又产生了对理论的新想法为止。

有许多戏剧性事件伴随着他的新想法而生,使得实验室的气氛大大活跃起来。实验室里有些实验常常要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之久。这种活跃气氛部分是因克里克讲话声如洪钟引起的:他的嗓门比其他任何人都高,说话又快,听到他的笑声,就知道他在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哪个角落里。几乎每个人都享受过他的谈笑风生引起的愉快,特别是当我们有闲细听他的谈话,并坦言他那不着边际的话使我们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只有一个人是明显的例外。与克里克谈话常常使布喇格爵士感到讨厌,克里克的嗓门之大也常常使布喇格躲到一个更为安静的房间去。布喇格难得到卡文迪什茶室去,因为去了就得容忍茶室中克里克震耳欲聋的谈笑声。即使不去茶室,布喇格也是不得安宁的。他办公室外的走廊有两次被克里克工作的实验室不断漫出的水淹没。克里克被自己的理论吸引着,竟忘了把抽水机龙头上的橡皮管扎紧。

我到达那里时,克里克的理论已经远远超出了蛋白质晶体学的范围。任何重要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他也常常到其他实验室去串门,为的是看看那里完成了哪些新的实验。对于这点他毫不隐瞒,尽管一般说来他对人是彬彬有礼的,对于那些并不理解他们最新实验真正意义的同事,他也是很体谅的。他几乎可以立刻设计出一连串新的实验方案来证实他的解释。而且最终他往往会忍不住对所有愿意听的人说,他聪明的新想法将会怎样推动科学的进步。

这样就引起了大家对克里克一种心照不宣的真正恐惧,这种恐惧感在那些尚未成名的同辈人中间就更加强烈。他掌握别人的资料并使之条理化的速度之快,常使他的朋友们吸一口凉气,大家担心在不远的将来他会成功,并在全世界面前暴露出剑桥大学各个学院在谨言慎行、温文尔雅的风度掩饰下的智力迟钝。

尽管克里克在凯斯(Caius)学院有每周吃一顿饭的权利,但他并未在任何学院任职。一部分原因是他自己愿意这样做。很显然,他不想让那些本科生不必要的光顾加重他的负担。另外,他的笑声也是一个原因,如果每周不止一次听到这种雷鸣般的笑声,许多学监肯定要反对的。我相信,这一点偶尔也使克里克感到烦恼,尽管他清楚地知道高桌世界①都被一些学究式的中年人把持,而这些人既不会使他感到愉快,也不会使他得到任何教益。历史悠久的英王学院不受古板的传统所羁绊,吸收了他,对他和这所学院来说,都相得益彰。有些朋友知道他是一位讨人喜欢的饭搭子,尽管他们小心翼翼,仍然无法避免酒多失言惹得克里克大发雷霆。

P3-5

序言

作者为中译本撰写的前言

我十分高兴,通过这部中译本,可以有更多中国人了解我们如何阐明了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分子结构的故事。同克里克合作的那些日子,是我一生中最为难得的一段时期。在撰写本书时,我力图表达出我们在探究这种我们认为可能是最重要的分子时的兴奋心情。我们发现的双螺旋果然没有使我们失望。

沃森

1983年6月14日

纽约冷泉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