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国学大师钱穆开始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通史”,六年后,该课讲义以《国史大纲》为题出版刊行。历来强调“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的钱穆先生在书中写下了一段充满感情的话。
那么,究竟是什么如此地吸引钱穆先生,让他对春秋时代这样地钦慕与向往?春秋时代究竟是怎样一个“极优美、极高尚、极细腻雅致的时代”?而对于亚斯贝思来讲,又为什么会视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为人类文明史中一个承前启后的“轴心时代”?
春秋时代的魅力究竟在哪里?这正是孙庆伟编著的《最雅的中国(春秋时代的社会与文化)》想要揭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