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在北大听文学(北大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于仲达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我在北大听文学》是作者于仲达在北大学习期间关于现当代文学的思想随笔集。内容涉及鲁迅、周作人、沈从文、张爱玲、萧红、史铁生、王小波、顾城、金庸、余华、莫言等人;授课教师的阵容也十分强大,可以说是北大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名师的一次集体亮相,有钱理群、何怀宏、曹文轩、陈平原。全书再现了北大文学课的风貌、研究进展,并提供了独特而深刻的文学思考。

内容推荐

《我在北大听文学(北大课)》精选了作者于仲达对诸多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如鲁迅、周作人、沈从文、萧红、张爱玲、顾城、王小波等的解读。在引入钱理群、何怀宏、曹文轩、陈平原等北大名师观点的同时,作者也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精神追索,提供了独特而深刻的文学思考。

以钱理群为例,作者通过其讲解而对鲁迅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但后来,作者以禅宗鲁迅的看法却是,鲁迅不能离开“有”而论“无”,不能离开“中间物”来谈“无所有”,认为“在学习鲁迅精神批判东方专制主义的时候,是否仅仅将鲁迅作为一种手段呢?以毒攻毒,专制之毒没了,‘鲁毒’又有了。”

目录

上篇 作家解读

 “个”的相遇——读鲁迅

 浮世的悲哀——读周作人

 悲情的吟者——读郁达夫

 “乡下人”的生命关怀——读沈从文

 苍凉之哀——读张爱玲

 悲心与荒凉——读萧红

 心魂之思——读史铁生

 一个自由主义者的“阴阳两界”——读王小波

 唯美的幻灭——读顾城

 布衣寒士——读张中行

 江湖、侠客与人性——读金庸

 苦难及其缓解——读余华

 感觉的旋涡——读莫言

下篇 感悟学者

 钱理群:丰富的痛苦

 何怀宏:沉潜与中道

 曹文轩:唯美与悖论

 陈平原:压在纸背后的“人”

试读章节

“个”的相遇——读鲁迅

第一次看的鲁迅的照片,大约是他临死之前拍摄的,照片中的鲁迅带着浓重的病态,清瘦、冷峻、犀利而不可触犯。

鲁迅的著作中,那些硬朗的文字温暖而又犀利,真切而又冷峻。读起来让人一方面可以感受他内心的苦痛与挣扎,另一方面可以感受他炽热的情怀。

我是从个体生命体验这一角度去阅读鲁迅的,获得的当然是一个心灵意义上的鲁迅。从散文诗《野草》来看,鲁迅的艺术形象更加能穿透视网膜印在你的心灵上,这就是强硬、坚决、执拗、韧性、叛逆、屹立、洞见、正视、荒寒、奇峭、对抗、焦灼、孤独、苦痛、凄寒、苍劲、虚无、野性、深沉、粗犷、冷寂、绝望、枯槁、僵死、燃烧、冷峻……《野草》中的鲁迅形象是最丰富、最触动人灵魂的。当然,不同的文章所折射出的鲁迅的形象是不同的,比如:小说《伤逝》所透射出的是凄楚、低回、缠绵、哀婉、亢奋;《在酒楼上》和《孤独者》里更多的是寂寞、颓丧、孤独、受伤、挣扎等失败者的形象。鲁迅的形象实在太丰富了,当你于无边的黑夜之中静静阅读他的时候,那种感觉是复杂的、难以言喻的。

读鲁迅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任何言语都不能穷尽鲁迅,我试图获得的只是一个我所认识的鲁迅,能否是真实的鲁迅,谁又能说得清?当代的鲁迅研究专家,有谁敢说自己研究的是原本意义上的鲁迅?大家都只是各取所需罢了。

钱理群说:“读鲁迅,是需要灵魂的‘相遇’的。……而灵魂的‘相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它要建立在相似(相近)的‘体验’的基础上。不仅是人生的经验、阅历,还要把这外在的经验上升(转化)为个人主体生命的内在的体验,同时伴之以一定的理性的思考,成为一种自省(自我灵魂的震动),从而进入精神的深层面,灵魂的相遇正是、也只能是发生在这个领域。”

我真正和鲁迅“相遇”,是在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那时是在S城,当地官场政治生态的失衡、生存环境的恶劣、思想的压抑、狼道逻辑的横行,所有的一切都超出了一个书生的承受能力,这样的环境足以彻底摧毁一个善良人的幻想和理想。更为可怕的是,一些在专制的“苦水”中熬过来的人一旦走上权力岗位,肚子里积攒的一肚子的坏水,便不断朝弱势群体源源释放,冷血的奴性让我不寒而栗!那时,我拼命地复习英语,想通过考研走出S城,不料却因遭到孤立而失败!一个孤零零的年轻人,没有人可以倾诉,每天怀着苦闷的心情,度日如年,仿佛置身铁笼一般。这个时候,哪敢写诗?在这样黑白颠倒的情况下,我一时失语了,被迫沉默,没有自己稳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没有自己的选择权和判断力,连言说的勇气都没有,没有任何可以支撑自己的精神资源。这时,鲁迅闯入了我的精神视野,我从他那里获得了一种生存下去的勇气,鲁迅“反抗绝望”的勇气顽强地支撑着我,陪着我走过将近十年的艰难岁月,如果没有鲁迅,我的存在便失去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对于我而言,鲁迅是我的精神导师,每当我处于困顿中时,我便能感到他的存在,他硬是逼着我克服自身的缺陷成为独立的自己。鲁迅最能触动我灵魂的是,他对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同情,以及对困境中的灵魂的关注。

P2-3

书评(媒体评论)

鲁迅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周作人 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郁达夫 像我这样的人,也许有几个奇人欢迎我的。沈从文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张爱玲 我想到许多人的命运,连我在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萧红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似,为什么这么悲凉?史铁生 我向往着这样的写作——当白昼的一切明智与迷障都消散了以后,黑夜要我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世界。王小波 对于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顾城 我一直在走各种极端,一直在裁判自己。在我生命里总有锋利的剑,有变幻的长披风,有黑鸽子和圣女崇拜;我生怕学会宽恕自己。张中行 人要心静、少贪、顺生。……我只承认人生有苦,言外之意也有乐,有苦有乐。人生之道(至少是常人的)就成为,想办法求乐增苦减,而不是解脱。金庸 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大慈大悲十分伟大,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也崇高之至。我们大部分普通人是做不到的。余华 我想无论是写作还是人生,正确的出发都是走进窄门。不要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没有多长。莫言 我们的小说里面应该充满感官刺激,……但这个感官刺激如果我用得过分的话,那肯定也就会让人仅仅沉溺于这种一惊一乍之中,让人生理上反感、惊恐、害怕,忘记了一些对人的人性、历史性这些更加学术的问题的思考。钱理群 贵州和北大是我的两个精神基地,民间与学院,对我来说是一个互相补充,也有冲突矛盾,但这就是我的思想和学术特点。何怀宏 除了本性上的温和者,社会还应当有一些有意识的、坚定的温和者,他们应当成为温和力量的中坚。曹文轩 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着的故事,其中大半与水相关。水对我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它参与了我之性格,我之脾气,我之人生观,我之美学情调的构造。陈平原 作为学者,当然主要以专精的学术著述贡献于社会;撰写文化评论,在于我,主要是保持“人间情怀”的特殊途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