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妈妈童书编著的《写给儿童的中华经典:神话故事》挑选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数十篇神话,作为送给少年朋友们的礼物,希望他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这些扑朔迷离、生动诱人的故事仿佛绚烂之极的云锦,在小读者的脑海里交织出一幅幅动人的、趣味十足的画面。神话的世界不仅瑰丽多姿,而且饱含着人生的哲理和古人们对生活不屈的追求。
中国神话传说多产生于远古的黄河流域,那时还没有文字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与自然搏斗求得生存的过程中战胜了干旱、洪水、疾病等重重困难,生存下来,发展起来,并创造了绵延至今的中华文明
走进这个美丽的神话世界,你会看到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与自然搏斗时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与聪明智慧
袋鼠妈妈童书编著的《写给儿童的中华经典:神话故事》透过精美的绘画,描绘出中国神话中的奇妙世界;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描述出充满真善美的美好世界……这些都会让孩子们对民族经典神话留下深刻的印象。
女娲补天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世间才有了万物,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乌兽虫鱼,可是世界却依然显得寂寥荒芜,没有生趣。
在几千万年的时间里,天地慢慢孕育出一位人首蛇身的女神,名叫女娲,她滑行在大地上,游历于天空中。女娲倾慕着盘古身体所变化的一切,她热爱树木花草,更加陶醉于那些活泼可爱、富有朝气的鸟兽虫鱼。她把这些动物当做自己最好的伙伴,每天与它们一起生活、嬉戏。
可是,又过了几千万年,女娲开始逐渐感到孤独。虽说身边野兽成群、飞禽成帮,可是它们的智力却远远不能使她满足,也不会陪她说话、谈心。女娲心想:“这世间还缺少一种生灵,比任何有生命之物都要卓越,我可以创造出来,让他们主宰和管理万物,还能与我为伴。”
于是,女娲沿着黄河向东滑行,思考着如何创造一种新的生灵。她在黄河边休息,忽然看见了河水中倒映着自己美丽的影子,不禁高兴得拍起手来,女娲说:“造一个与我一般模样的生灵,这个世界就不再那么孤寂了。”她决定用黄河河床上的泥土按照自己的相貌来捏泥人。女娲揪起一团泥土,和上一些黄河水,细心地捏起来,她心灵手巧,不一会儿就捏好了许多的泥人。这些泥人长得几乎和她一样,只不过她给泥人做了与双手相配的双腿,用来代替蛇尾巴。女娲细心地把那些小泥人在岸边排好,朝着他们吹了一口气,这些小泥人便被灌注了活力,立刻活了起来,变成了一群直立行走、能言会语、聪明灵巧的小东西,女娲称他们为“人”。
女娲想:“这世间应该有不一样的人,互相弥补、互相扶持。”便在其中一些人身上注入了阳气,这是一种自然界里好斗的雄性要素,这些人就成了男人;女娲又在另外一些人身上注入了阴气,这是一种自然界里柔顺的雌性要素,这些人就成了女人。人类的身体四肢、头脑思维与鸟兽虫鱼全都不一样,这些男男女女们围着女娲跳跃、欢呼,高喊着:“妈妈、妈妈。”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
女娲看到自己创造出来的人,心中十分欣慰,她想让人们遍布广阔的大地,就在黄河边上不分昼夜地工作起来,捏出一批又一批的人。但是她太累了,做得也太慢了。不久,她想到一个方法,她爬上山崖,抽出一根藤条,把藤条放进河底的淤泥里搅动,直到藤条的下端完全裹上一层泥水。接着,她提起藤条向地面上一挥,无数个泥点纷纷降落到大地上,马上就变成了一个个小人。女娲就这样挥啊甩啊,创造了遍布大地的人类。
可是,每个被创造出来的人类,最终都会死亡。为了使人类绵延不绝,女娲为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让男女互相配合,生儿育女,使人类能繁衍延续。
女娲造完人之后,就累得躺在黄河边睡着了。女娲的儿女们在大地上幸福美满地生活着。
这一年,水神和火神互相比谁的本事大,两人都不服气,闹翻了,打起架来。他们从天上打到地下,再打到海里,一刻不停。火神喷出大火,水神就吐出洪水来浇灭大火;水神吐出的水花又被火神的烈焰烤干。这一下,大地上的人们遭殃了,洪水肆虐,烈火蔓延。水神和火神打得不可开交,在天地间上下冲撞,只听“砰”的一声,天空被撞出了几个大洞,大地也被震荡得多处破裂。裂口中爆发出的火焰烧着了人们的房屋和农作物;洪水漫过两岸,地下的水流也从其它隙缝中喷涌而出,淹没了大地,人们生活的地方变成了一片汪洋。
女娲被人们的呼救声惊醒,满怀恐惧地望着成千上万的人们被烧死、淹死,她急忙解下腰间的树叶,变作大船搭救落水的人们。女娲决心要拯救她的孩子们,为人类解脱灾难。
她来到黄河边,挑选了许多五彩缤纷的石头,把它们放在熔炉里炼制。当这些石头凝结成五色巨石时,女娲就搬起五色石,顶着猛烈的狂风飞上天空,将天上的大洞填补起来。
女娲不惧艰苦,就这样搬着五色石不停地补天,九天九夜过去了,天空的漏洞终于被补好了,大地放晴,烈焰平息,洪水退去,天边出现了五色的云霞。现在,当你看到雨过天晴后出现的彩霞,那就是当年女娲用五彩石炼成的呢。
P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