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培根随笔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培根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培根著王义国译的《培根随笔集》的内容涉及到经济、宗教、爱情、政治、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方面,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见解。《随笔集》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对于今天的青年读者,读《随笔集》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随笔集》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内容推荐

王义国译的《培根随笔集》是弗兰西斯·培根的随笔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从《培根随笔》的“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培根随笔》是世界经典的三部散文作品之一。

目录

译序

导论

题献

一论真理

二论死亡

三论宗教之统一

四论报复

五论逆境

六论作伪与掩饰

七论父母与子女

八论结婚与独身

九论忌妒

十论爱情

十一论高位

十二论大胆

十三论善与性善

十四论贵族

十五论反叛和动乱

十六论无神论

十七论迷信

十八论旅行

十九论君权

二十论进言

二十一论拖延

二十二论狡猾

二十三论为了私利的智慧

二十四论革新

二十五论迅速

二十六论表面上的聪明

二十七论友谊

二十八论消费

二十九论王国和政府的真正伟大之处

三十论养生

三十一论怀疑

三十二论谈吐

三十三论殖民地

三十四论财富

三十五论预言

三十六论野心

三十七论假面剧和盛典

三十八论人的天性

三十九论习惯与教育

四十论命运

四十一论有息贷款

四十二论青年与老年

四十三论美

四十四论残疾

四十五论建筑

四十六论园艺

四十七论谈判

四十八论随从和朋友

四十九论请托者

五十论学业

五十一论党派

五十二论礼貌和尊重

五十三论赞扬

五十四论虚荣

五十五论荣誉与名声

五十六论司法

五十七论愤怒

五十八论事物的盛衰浮沉

论谣言(片段)

试读章节

全能的神是园艺的创始者①。花园确实给人类带来最纯洁的欢乐。它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最大的活力恢复,若没有花园,则建筑和宫殿也就只不过是粗俗的手工制品而已。而且人一定总是会看到,在进展到文明而又高雅的时代之时,人们也就先建造壮观的建筑,然后再建造美丽的花园,好像园艺是更大的完美一般。我认为,在皇家花园的安排中,应该有适用于一年的所有月份的花园。在这样的花园里每一个月都会有几种当令的美丽花木。为了十二月、一月和十一月的后半月,你必须种植整个冬天都绿的东西:冬青、常春藤、月桂、杜松、柏树、紫杉、松树、冷杉、迷迭香、薰衣草、白色和紫色以及蓝色的长春花、石蚕属植物、菖蒲、柑橘树、柠檬树,还有桃金娘,桃金娘应在温室之中,以及墨角兰,墨角兰应种植在既有阳光又不遭受风吹雨打的地方。接下来,为了一月的后半月以及二月,你必须种植瑞香树,瑞香树到那时就开花了,还有春番红花,既要有黄色的也要有灰色的春番红花,还有报春花、银莲花、早开的郁金香、普通的风信子、小鸢尾、带有杂色花朵的百合。到了三月,则有堇菜,尤其是纯蓝色的那一种,它开花最早,还有黄水仙、雏菊、正在开花的杏树、正在开花的桃树、正在开花的山茱萸树、多花蔷薇。在四月,接下来有双辦的白色堇菜花、桂竹香、香紫罗兰、药用樱草、鸢尾花、各种各样的百合花、迷迭香花、郁金香、双辦的牡丹、淡色水仙、法国忍冬、正在开花的樱桃树、正在开花的李子树、抽叶的山楂树、丁香树。在五月和六月,有各种各样的石竹,尤其是娇羞石竹;各种各样的玫瑰,但麝香玫瑰不在此之列,它开花要晚一些;还有忍冬、草莓、狼紫草、耧斗菜、法国万寿菊、非洲万寿菊、结果实的樱桃树、醋栗、结果实的无花果树、覆盆子、葡萄花、开花的熏衣草、开白花的香兰、有麝香气味的百合草、铃兰、开花的苹果树。七月有各种各样的紫罗兰、麝香玫瑰、开花的酸橙树、早熟的梨和结果实的李子树、两种早熟的苹果。在八月,各种各样的李子树结出了果实,还有梨、杏、伏牛花、榛子、甜瓜、各种色彩的舟形乌头。在九月,有葡萄、苹果、各种颜色的罂粟花、桃子、大个的桃子、皮光滑的桃子、山茱萸、冬梨。在十月和十一月初,则有唐棣、欧楂、圆叶葡萄、插枝或者移植使之晚开的玫瑰、蜀葵,以及诸如此类的植物。这些特定的花木适合于伦敦的气候,不过我的意思是显而易见的,即你可以因地制宜,从而拥有一个永恒的春天(ver perpetuum)。

由于鲜花的气息在空气中(在空气中,鲜花的气息的流动,就像优美的音乐的流动一样),比在手中要芬芳得多,因而若是知道最能给空气带来芬芳的花木是什么,也就最能获得呼吸到花香的快乐。淡红色的玫瑰和大红色的玫瑰,是不散发香气的花,所以你可以从整排的玫瑰旁边走过,却又闻不到它们的一点香气,甚至在清晨的露水中也是如此。月桂在成长的时候同样也不散发出香气,迷迭香散发的香气很少,墨角兰散发的香气也很少。在空气中散发出最多的香气的,当属堇菜,尤其是白色双辦的堇菜,它一年开两次,一次约在四月中,一次是在圣巴托罗缪节①前后。其次就是麝香玫瑰。再就是将要落叶的草莓叶子,它散发出一种最爽心的香气。再就是葡萄的花,它是一种小粉花,就像苇草的小粉花一样,是在葡萄刚开始结穗的时候开的。然后是多花蔷薇、桂竹香,桂竹香如果摆在客厅或者楼下房间的窗子上,是非常令人赏心悦目的。然后是石竹和紫罗兰,尤其是丛生的石竹和麝香石竹。再就是酸橙树的花。还有杜鹃花,只要它多少离远一些就好。有关蚕豆花我就不说了,因为蚕豆是农作物。但有三种花能给空气带来最令人愉快的香气,又不像别的花那样只供人观赏,而是可让人行走和践踏于其上,它们是:小地榆、野百里香、水生薄荷。因而你应把它们种在整条的小径上,这样的话你散步的时候便可享受到那种愉快。

P145-146

序言

本书翻译所依据的版本,是欧內斯特.里斯(Ernest.Rhys)所编的“万人丛书”(Everyman's Library)版。万人丛书版是公认的权威版本,其中奥利芬特.斯米顿(Oliphant Smeaton)所撰写的长篇《导论》是对培根的权威性论著,是学习或者研究培根的必读文。斯米顿的《导论》对培根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这本《随笔集》本身作了十分系统详尽的论述,读者读了之后自会对所论的作者和作品有一个明晰的概念,所以这篇译序也就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而拟着重谈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在翻译过程中,我经常由衷地慨叹,前辈中外学者为了人类的文化积累,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劳动。里斯的万人丛书版,除附有斯米顿的权威性《导论》外,还附有《引用语和外来语索引》 (Index of Quotations and Foreign Words, with translation)和《注释词表》(GJossary),前者对本书中所使用的拉丁文引语等作了英文释义,有的还注明引语出处,后者则对本书的难字或者古今词义不同的字作了解释。若没有这两个“工具”的帮助,欲读懂培根的文章,谈何容易。

除万人丛书版之外,我还参考了J.麦克斯。帕特里克(J.Max Patrick)编的《弗朗西斯.培根论说文选》 (Selected Essays of Francis Bacon,美国AHM出版公司1948年版)。这个选本收入了全书五十八篇文章中的五十一篇,外加一篇未完稿。这个选本是编者帕特里克对培根论说文的研究成果,由于是选本,所以注释也就尤见详尽。在每一页的脚注中,除了对引用语和外来语进行考证和解释外,还对某些难句作了释义。也就是所谓的paraphrasc。Paraphrasc,在语言教学上就是“变换措辞”,也就是用不同的话说同一件事情,这既包括词义的选择,也包括搞清楚原句当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语法关系,所以帕特里克的难句释义极有价值。帕特里克在注释申,还指出了在个别地方培根在用典上“张冠李戴”的错误。如在《论表面上的聪明》一文中,培根把原是昆提利安说的话,当成盖利厄斯说的话;在《论爱情》中培根将严肃明智的亚壁.克劳狄。凯西斯与贪恋女色的亚壁.克劳狄混淆了。培根的语言,不乏晦涩难解之处,所以我在翻译此书时,除了将帕特里克选本中已有的释义作为注释译出外,也针对个别费解的句子,在注释申加上了我个人的理解,提供给读者参考。

在我国,前辈学者在培根的论说文的翻译和研究上,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一提到培根,人们就立即想到王佐良先生译的《谈读书》 (即本译本中的《论学业》)一文,此文已成为我国学者翻译外国散文的珍品。它自20个世纪60年代问世起,便不胫而走,一时洛阳纸贵。时至今日,大家对《谈读书》中的不少话语仍耳熱能详,引用起来如数家珍。除《谈读书》外,王佐良先生还译有《谈美》和《谈高位》两篇,都是用文言译出的。我对培根的认识,就是从王佐良先生所译的这几篇文章和所作的相关论述中开始的。

在翻译本书的时候,我还参考了水天同先生的译本。据我所知,水天同先生是我国译出《培根随笔集》全文的第一人,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该书的翻译出版。坦率地讲,如果没有水天同先生的译本作参考,我怀疑我是否有能力把这本书译出来。

前辈学者对培根所作的研究,也对本书的翻译多有启发。杨周翰先生说:“我们读培根的作品,总发现他爱连用两个词来表达一个概念。”表达同一个概念的两个词, 自然应是意义相近的词,或者笼统地说是同义词。杨周翰先生的这句话,使我找到了一把理解培根作品的钥匙。

我是怀着深深的钦敬之情,提到上述中外学术界前辈的名字的。他们为人类的文化积累,付出了何等辛勤的劳动,取得了何等不可磨灭的成就!我在汲取了他们的劳动成果之后,才有可能将这个译本奉献给读者朋友。牛顿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不敢说我“看得更远”, 自知我的学力与前辈学者无法比拟,但就一本书的翻译而言,我以一个学生的态度,毕恭毕敬地请教了中外学术界前辈的著作,则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得益于前辈学者的学术成就的条件下,为读者朋友奉献出一个尽可能完美的译本,是吾辈后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此,才谈得上学术的薪火承传。

二、培根和他的《随笔集》

培根是剑桥大学的毕业生。1999年10月22日,江泽民主席《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中说:“剑桥大学是具有七百多年历史的世界著名学府,曾培养出牛顿、培根、弥尔顿、拜伦、达尔文等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思想家和诗人。”①提起培根,人们自然会想起他的那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见于他的《宗教沉思录》中的《论异端邪说》一文。几百年来,这句话不知影响了世世代代的多少人。培根还有一句名言:“Nature is only to bc commandcd by obcying her.”②钱钟书先生用古文译为:“非服从自然,则不能使令自然。”③仿钱钟书先生的译文句式,这句话似可用白话文译为:“非服从自然,则不能掌握自然。”我以为,这句话今天读来,更有振聋发聩的力量。今天在我们这个地球村上,环境失调,资源枯竭,并由此而引发了种种积重难返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根本的一条就是没有服从自然。我以为,单是为了“非服从自然,则不能掌握自然”这一句话,人类也应该世世代代永远感激培根。

(一)培根一一一个贪得无厌追求知识和权力的人

先谈培根其人。从斯米顿的《导论》中可以看出,培根一生在宦海中不过他……听众不能咳嗽,不能回首他顾,咳嗽一下或回一下头,必有损失……每个听他演讲的人唯恐他结束。’”

有关培根的风格特点,王佐良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拜读以后,深觉实难割舍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故全文引证如下。王佐良先生说:“培根本人喜欢用拉丁文写他认为重要的著作,以为这样才可为全欧洲的学者所知,而且可垂久远。这也是他未能摆脱同时代文人的积习的一端。其实他是很会运用本国文字的。有两种风格并存于他的文章中:有时简约,有时繁复。但不论何体,他总以准确达意为目的,文章总是条理分明.论点清楚。但是如果以为培根只有冷静的智慧而无热情的诗意却是错了:他对于推进科学是充满热情的,在谈到人类征服自然的前途时真是雄辩滔滔:他的文笔也不时闪耀着诗情,而且正因为他的文章饱含着智慧,一般是朴素的,在这样的环境下,诗情一出现,就显得特别美丽,令读者的眼睛为之一亮,对于文章意义的体会也就特别深刻了一一总之,绝不是那种仅仅写来为装饰与炫耀的浮华辞藻。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做到马克思所说的.使‘物质以其诗意的感性光泽对人全身心发出微笑’。诗人雪莱在谈到培根的随笔《谈死》(按:亦即《论死亡》)的时候,还曾赞叹地说:‘培根勋爵是一个诗人’(《诗之辩护》)。”②这本《随笔集》是培根的主要文学著作,他的风格特点在这里表现得也最为显著。

诗人雪莱赞叹说,培根是诗人,这不由令我们想起了那个“莎士比亚作品实为培根托名所著说”。此说开始于19世纪中叶,根据有二:一是在-莎士比亚剧作中的所谓的內在证据,即所展现出来的知识和所使用的词汇;一是外部条件,即莎士比亚本人的生平并不清楚,而且一个农夫的儿子(一般认为,莎士比亚的父亲约翰是沃里克郡的一个自耕农)不大可能拥有这样精湛的创作才能。当然,莎士比亚的作品到底是莎士比亚本人所作,还是培根所作,这是一个永远也不大可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学术争论问题。不过我觉得,以培根在《随笔集》中所展现出的人手笔来看,培根是有能力写出莎士比亚的作品的。

培根用他的著作,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按照斯米顿的说法.这本《随笔集》初版一问世,就几手成了一本划时代的书。何为划时代?举例言之,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就是一本划时代的书。斯米顿还认为.这本《随笔集》还是一本世界性的书,不是为一个国家而作,而是为世界而作,不是适应于一个时代,而是适应于所有的时代。这一点,已被几百年的历史所证实。而且,我实在看不出,未来的世世代代的人,竟还会有不看这本书的理由。所谓不朽,也就是能与时间相抗衡。这本《随笔集》,就是一本能与时间相抗衡的书。

王义国

2009年12月1日

书评(媒体评论)

培根的语言有一种甜美而庄严的节奏,这满足我们的感官。正如他的哲理中近乎超人的智慧满足我们的智力那样,他的文章的调子,波澜壮阔,冲击你心灵的局限,带着你的心一齐倾泻,涌向它永远与之共鸣的宇宙万象。

——[英]雪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4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