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的散文不论写的是什么,每篇大抵都是要表达自己的一些感受。也可以说,她借着每个故事或事件,道出对人生种种的看法、体悟。
这本《玉想》是她对美的献礼,珍贵的图片与作者隽永优美的文字相映衬,值得细细品读,适合所有散文还好着学习参考之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玉想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晓风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晓风的散文不论写的是什么,每篇大抵都是要表达自己的一些感受。也可以说,她借着每个故事或事件,道出对人生种种的看法、体悟。 这本《玉想》是她对美的献礼,珍贵的图片与作者隽永优美的文字相映衬,值得细细品读,适合所有散文还好着学习参考之用。 内容推荐 《玉想》是作者张晓风成熟的深思,在安静分析中有激情,在冷眼凝视中有挚爱。她认为经学、史学和哲学可以是一个民族强健的体魄,但“美”却是维持命脉的和畅的呼吸,本书便是她对美的献礼,珍贵的图片与作者隽永优美的文字相映衬,值得细细品读。 目录 增订版序 重读晓风《玉想》,兼怀李霖灿老师/蒋勋 写下来,真好(自序 初版序 序/李霖灿 给我一个解释(代自序 第一辑 玉想 玉想 色识 初心 溯洄 火中取莲 故事行 天门——记旅法画家朱德群先生 仗美执言 我仿佛看见 会过日子的女人 衣宫半日记 访香港导演方育平 第二辑 低眉处 值得欢喜赞叹的《欢喜赞叹》 中国的眼波 以人为钤记 低眉处 错误——中国故事常见的开端 评语 第三辑 有愿 也算拦舆告状 如果你错了和如果我错了 局长,请听我说一个观念 冠礼 游园惊梦 有愿 河飞记 写于《和氏璧》演出之前 老师,这样,可以吗 安全的冒险——谈鬼戏 炎方的救赎——读汤显祖《牡丹亭》 杨贵妃和她的诗 跋 试读章节 钻石不能佩戴,除非经过镶嵌,镶嵌当然也是一种艺术,而玉呢?玉也可以镶嵌,不过却不免显得“多此一举”,玉是可以直接做成戒指、镯子和簪笄的,至于玉坠、玉佩所需要的也只是一根丝绳的编结,用一段干回百绕的纠缠盘结来系住胸前或腰间的那一点沉实,要比金属性冷冷硬硬的镶嵌好吧? 不佩戴的玉也是好的,玉可以把玩,可以做小器具,可以做既可卑微地去搔痒,亦可用以象征富贵吉祥的“如意”,可做用以祀天的璧,亦可做示绝的块,我想做个玉匠大概比钻石割切人兴奋快乐,玉的世界要大得多繁富得多,玉是既入于生活也出于生活的,玉是名士美人,可以相与出尘,玉亦是柴米夫妻,可以居家过日。 四、生死以之 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全世界跟他一起活——但一个人死的时候,谁来陪他一起死呢? 中古世纪有出质朴简直的古剧叫《人人》(Every Man),死神找到那位名叫人人的主角,告诉他死期已至,不能宽贷,却准他结伴同行。人人找“美貌”,“美貌”不肯跟他去;人人找“知识”,“知识”也无意到墓穴里去相陪;人人找“亲情”,“亲情”也顾他不得…… 世间万物,只有人类在死亡的时候需要陪葬品吧?其原因也无非由于怕孤寂,活人殉葬太残忍,连土俑殉葬也有些居心不忍,但死亡又是如此幽阒陌生的一条路,如果待嫁的女子需要“陪嫁”来肯定来系连她前半生的娘家岁月,则等待远行的黄泉客何尝不需要“陪葬”来凭借来思忆世上的年华呢? 陪葬物里最缠绵的东西或许便是玉玲蝉了,蝉色半透明,比真实的蝉为薄,向例是含在死者的口中,成为最后的,一句没有声音的语言,那句话在说: “今天,我入土,像蝉的幼虫一样,不要悲伤,这不叫死,有一天,生命会复活,会展翅,会如夏日出土的鸣蝉……” 那究竟是生者安慰死者而塞入的一句话?抑是死者安慰生者而含着的一句话?如果那是愿心,算不算狂妄的侈愿?如果那是谎言,算不算美丽的谎言?我不知道,只知道玉琀蝉那半透明的豆青或土褐色仿佛是由生入死的薄膜,又恍惚是由死返生的符信,但生生死死的事岂是我这样的凡间女子所能参破的?且在这落雨的下午俯首凝视这枚佩在自己胸前的被烈焰般的红丝线所穿结的玉玲蝉吧! 五、玉肆 我在玉肆中走,忽然看到一块像蛀木又像土块的东西,仿佛一张枯涩凝止的悲容,我驻足良久,问道: “这是一种什么玉?多少钱?” “你懂不懂玉?”老板的神色间颇有一种抑制过的傲慢。 “不懂。” “不懂就不要问!我的玉只卖懂的人。” 我应该生气应该跟他激辩一场的,但不知为什么,近年来碰到类似的场面倒宁可笑笑走开。我虽然不喜欢他的态度,但相较而言,我更不喜欢争辩,尤其痛恨学校里“奥瑞根式”的辩论比赛,一句一句逼着人追问,简直不像人类的对话,嚣张狂肆到极点。 不懂玉就不该买不该问吗?世间识货的又有几人?孔子一生,也没把自己那块美玉成功地推销出去。《水浒传》里的阮小七说:“一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但谁又是热血的识货买主?连圣贤的光焰,好汉的热血也都难以倾销,几块玉又算什么?不懂玉就不准买玉,不懂人生的人岂不没有权利活下丢了? 当然,玉肆老板大约也不是什么坏人,只是一个除了玉的知识找不出其他可以自豪之处的人吧? 然而,这件事真的很遗憾吗?也不尽然,如果那天我碰到的是个善良的老板,他可能会为我详细解说,我可能心念一动便买下那块玉,只是,果真如此又如何呢?它会成为我的小古玩。但此刻,它是我的一点憾意,一段未圆的梦,一份既未开始当然也就不致结束的情缘。 隔着这许多年如果今天那玉肆的老板再问我一次是否识玉,我想我仍会回答不懂,懂太难,能疼惜宝重也就够了。何况能懂就能爱吗?在竞选中互相中伤的政敌其实不是彼此十分了解吗?当然,如果情绪高昂,我也许会塞给他一张《说文解字》中抄下来的纸条…… P22-P25 序言 本书作者到外双溪来,请我为这本书写篇序,我亳不迟疑立刻答应,因为我知道读晓风教授的书是一种享受。为人家写序,不能不精读一遍,那享受就加了一倍。 看到的是三校清样,第一篇是《玉想》,是玉的遐想,第二篇是《色识》,论玉瓷色泽之命名,我看了这两篇放在顶端,忽然有昕领悟,似曾相识,原来都在《故宫文物》月刊上拜读过,怪不得要我这个老博物馆员来题签作序。 在月刊上发表的时候,这两篇文章就照人眼明,以文学眼光来看故宫,以前未曾有此一格。若这样一路推衍下去,以她的精致思想和俏丽文笔,说不定会使人有所担心,它会不会使所谓文物研究从此而歧路亡羊?譬如说她说到李太白的寒山一带“伤心碧”,我就曾为之再三思考过,岂止色相中有此,元微之还有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呢,若这样鱼龙蔓延发展下去,真不知要失落何方伊于胡底! 传云贝多芬在森林中散步,人问其所以然,他答道,每一棵树都有它自己的声音,此之谓天籁。本书作者在文章中论色泽天成,妙语破的,当亦是人间欣赏的最上乘吧! 而最令我欣赏不置的,却是文章中有人。这些人是平常人,同时也是非常人,而且一大半,还都是我的友人。如《火中取莲》的孙超,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中我的同事。《天门》中的朱德群,他是我西湖艺专的老同学,我看到他的第一张油画时,便写信告诉他事有可为。在巴黎画了三十年画之后,他告诉我“画画要想”的一句名言,我在《雄狮美术》上为他写专文对这句话大加表扬。我到巴黎的时候,这位世界级的大画家放下了画笔,完完整整陪我逛了一个礼拜…… 还有不少我佩服而不认识的非常人士,都在晓风生花妙笔之下,一个个栩栩如生地显现出他们的精神照人之所在。 最精彩的一段“故事”,当属之于《溯洄》这一篇了。天下竞有这样的奇事,三个东南西北之人,在大度山东海大学的艺术系里合开了一门“文人画”的功课,可算是咄咄怪事之一的例证。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天南地北,各行其是,我真不知道这门美术史上的热门题目,归根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教法? 只可惜我知道得太晚了一点,不然,真想也轧一角进去,来它一个百家争鸣,多少有趣! 更有趣的是这文章中的三主角,我都认识:袁德星(楚戈)是我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同事,他大难不死,别有深悟,在艺文界大展宏图令人敬佩。席慕蓉是蒙古人,正式的名字叫穆伦·席连勃,是“大江河”的意思,如今在海岛上图文并茂是艺文界的奇葩。写的文字太好了,画也画得诗意盎然,我忍不住打电话过去猛加赞赏。 蒋勋是东海大学艺术系主任,在大度山上又写又画,(《美的沉思》是他近来的杰作,《雄狮》为他结集出版之后,连连增版,打破了艺坛售书的新纪录。 总之,他们都是五湖四海之士,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偶然聚合在一起,不但创立了新艺术课程,还逸兴遄飞地开了一次联合诗书画展,真是扣人心弦。晓风教授持一管彩笔,为他们又作传又作记,许多精彩微妙的地方,令人读后拍掌叫绝,是伟大的时代,才有这种了不起的传奇轶事! 人都是平常人,一着笔就不平常;故事也平常,一经渲染,便不再平常。真的是人可入诗,诗可入画,平常心概括了众生相。我们周遭,有多少奇事异人,只需用慧心一照,用彩笔一挥,宇宙大干,嫣然多彩多姿美不胜收,晓风教授这册佳作在这要点之上启发无限,功德无量。 你若问我何以如此?因为我亦曾为人写入文章中,在四十年代,沈从文老师在《虹桥》小说中,把我写成李粲,艺专毕业后纠合了几位朋友到玉龙大雪山去闯天下,故事写出了首章,却被另一位故事中人李兰(李晨岚)一夜报告雪山奇景而遂告搁笔,因为他报告得太好了,沈从文师最后叹口气说:“你说的美丽,超过了我的文笔,这篇小说是没法写下去了。”——我也曾为此埋怨岚兄不止,怎可以用口舌之快扼杀了一篇绮丽的小说,说不定这又会是一本《边城》杰作! 云岭、金沙江、玉龙大雪山自是不弱于茶峒沅水,但是我们这一批年轻朋友(包括改名夏蒙的夏明)反身自视,却也是如假包换的平常人,只因大文豪一挥彩笔,平常人亦顿生辉。因之,我在这个节骨眼上忽然有了顿悟,晓风笔下的形形色色人人事事,岂不是也可以作如斯观呢?平常人亦有血有肉,有执著深情,换一个角度观看,用另一个角度来描绘,也都可以挹其精彩,给人间增添色彩温暖,为世界增添亲密和谐。 如这本精致的书中有“受恩深处便为家”的警句(见《溯洄》写楚戈的第四小节),便说到了一项真理。这是对“故乡”的另一提示:生我的地方、住得最久的地方、自己最爱的地方,都可以叫做故乡或家,此中有多少温馨感人?台湾我一住四十年,这还不是我的家和故乡吗?一个人一生能有几个四十年?我和这岛上的山川树木早已融为一体了。 山川动人,蒋勋在同篇第九小节上曾加以引申: 山水——中国人的宗教。 不需诠释,不需批注,这话真惬我心,中国人在这方面自是与西方源流有所不同,但是确已接近了真理。 像这样的清辞佳句,本书中不知道有多多少少,真如琼瑶匝地,俯拾皆是,令人目不暇给。也使你我知道,这大好河山,这多情世界,正有不少好文章、好故事,等我们去采撷、去体认、去欣赏。有心人在这里已经微开其端,我们亦不妨玉成其说。西方大艺术家毕加索云:别人是东找西觅,在我则俯拾皆是,万变不离其宗,一切枢纽皆在于人,我们何妨于此细读锦文,亦不妨自挥彩毫,为人间情怀增慰藉,为大地河山加美丽,相互体谅欣赏,平添几段艺文佳话!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