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慈禧传(权力巅峰上的女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胡泽编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二)叶赫那拉的家世

清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1835年11月29日),慈禧出生在一个满洲官宦之家,她的父亲惠征时任吏部二等笔帖式,相当于吏部的一个文书,她的祖父景瑞任刑部郎中,她的曾祖父吉郎阿同样是一位员外郎的官吏,这样的家庭算得上是一个官宦世家。她的母亲佟佳氏也是大家闺秀,佟佳氏的父亲,也就是慈禧的外祖父惠显是位官居二品的封疆大吏。这样读书做官的身世背景,肯定从小就受到不少熏陶,加上自小父亲就教导她学习诗书,都为慈禧后来进宫选秀能够脱颖而出,创造了非常良好的条件。

慈禧的父亲惠征是镶蓝旗人,当时满洲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是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是由皇帝亲领,地位非常崇高,待遇也很好。下五旗是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但地位、待遇远不如上三旗。清朝有规定,皇太后或皇后的娘家,只有出于皇帝的特旨才能从下五旗上升到上三旗,而且为此还专门有一种说法,叫作抬旗。慈禧当上皇太后之后,她们家族就从镶蓝旗抬升为镶黄旗,地位陡增。

慈禧的父亲有两个兄弟,但他哥哥的姓名不详,弟弟叫惠春,是个三等侍卫,惠春的女儿也就是慈禧的堂妹也曾入宫参加过选秀。慈禧有亲兄妹四人,两个兄弟即照祥、桂祥;一个妹妹在日后,被咸丰皇帝赐婚嫁给咸丰皇帝的弟弟醇亲王。照祥、桂祥两兄弟默默无名,但由于日后慈禧成了咸丰的宠妃,之后又贵为同治、光绪两朝的皇太后,而且慈禧妹妹成了醇亲王的福晋,他们二人也水涨船高地跟着声名显赫。慈禧两姐妹嫁给了咸丰两兄弟,也就是说咸丰与醇亲王既是兄弟又是连襟,如此密切的关系,怪不得日后慈禧能够与醇亲王紧密合作扳倒政敌。

对于慈禧的出生地,不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记载,有说她出生在外公曾到过的呼和浩特,那里至今还有的一条落凤街就是因她而得名;有说她出生在安徽,当时他的父亲惠征就在那里当官;有说她自小在北京长大,在那里还跟荣禄有一段初恋;还有说山西、甘肃、浙江的,这就有点像现在争夺名人故里一样,不管有没有凭据,反正要积极向名人沾边来打响知名度。但是根据宫廷保管下来的档案资料记载,慈禧出生在北京皇城西部的劈柴胡同,后来可能是因为嫌弃“劈柴”二字太土,就改名为“辟才”。

慈禧在这辟才胡同出生的时候,这里有过一段貌似可信的传说。怎么就貌似可信而且还又是传说呢?故事是这样的:跟所有大人物出生一般神奇,据说慈禧出生后,三天三夜不哭一声,家人都以为她是一个哑巴,还认为这孩子多半养不活了。故事到此结束也便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奇怪的是就在这三天三夜里,一大群又一大群的乌鸦,发疯似的在慈禧家的院子里到处飞,遮天蔽日。

更为巧合又奇怪的是,皇城根的门楼、城墙上到处飞的也是乌鸦,过了一会儿它们仿佛有组织有纪律似的,一大群一大群地在北京三海(中海、南海、北海)上空盘旋,最后它们又一同飞向皇宫紫禁城,铺天盖地,非常壮观。

P6-7

目录

第一章 神奇的叶赫那拉氏

 (一)先祖的神秘“毒誓”

 (二)叶赫那拉的家世

 (三)慈禧的青葱岁月

 (四)一朝选在君王侧

 (五)兰贵人深得君宠

 (六)北逃热河包藏祸心

 (七)咸丰皇帝的悲哀

第二章 登上权力巅峰

 (一)少妇的权力欲望

 (二)两宫联手斗辅臣

 (三)叔嫂执导“祺祥政变”

 (四)第一次垂帘听政

第三章 慈禧的大作为

 (一)扶植亲信党羽

 (二)不拘一格用汉人

 (三)罢黜议政王

 (四)大兴洋务之风

 (五)心腹安德海被诛

第四章 慈禧如虎 同治如羊

 (一)同治皇帝的婚事

 (二)修建园林与亲政风波

 (三)少年天子“纵欲”而亡

 (四)第二次垂帘听政

第五章 光绪:慈禧的掌上玩物

 (一)玩弄于股掌的儿皇帝

 (二)慈安神秘死亡

 (三)荒唐的中法战争

 (四)光绪亲政

 (五)甲午中日战争

 (六)第三次垂帘听政

 (七)八国联军侵华与慈禧西行

第六章 慈禧的最后岁月

 (一)慈禧也来变法

 (二)预备立宪与改革官制

 (三)光绪驾崩与慈禧归天

 (四)无可奈何花落去

第七章 慈禧的生活剪影

 (一)慈禧的兴趣爱好

 (二)养生之道与美颜养容

 (三)到底有多少男宠

第八章 慈禧身后的是是非非

 (一)神秘的慈禧陵墓

 (二)关于慈禧的评价

附录一:中国清代皇帝简表

附录二:慈禧太后大事记

序言

不管后人对她进行怎样地赞美、褒扬抑或是诋毁、谩骂,她都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一个性格复杂多样的人物,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晚清近五十年的历史都绕不开她,中国近代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清末新政都与她有关,她似乎天生就注定要改写历史:她就是慈禧,一个16岁就能深得君王宠爱的后宫佼佼者,一个26岁时就能登上大清帝国政权之巅的女强人,一个以自己独特手腕执掌大清最高政权长达47年并能稳如泰山的西太后。

慈禧似乎从小就长着一副贵人之相,除了一脸花容月貌和一身诗书气息之外,她还有着一双摄人心魄的眼睛。风流多情的咸丰帝唯独对她专宠的时间最长,文武双全又炙手可热的恭亲王也心甘情愿地对她俯首称臣,初恋情人荣禄也能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地为她效劳大半生,手握重兵又德高望重的曾国藩之辈都不敢贸然称帝而与她分庭抗礼……无数风云人物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无数宫闱秘事都被传到寻常百姓家,更是有无数后人对此感兴趣并潜心探析慈禧的驾驭之术。

慈禧一生之中共经历过三次垂帘听政,第一次是与清心寡欲的慈安太后合作,朝中的事基本上都是慈禧说了算;第二次是她的儿子同治帝载淳表面上“亲政”近两年后去世,她拥立侄子载湉称帝后,又宣布听政;第三次是光绪帝进行维新变法失败,在戊戌政变中胜出的慈禧囚禁光绪后,第三次垂帘听政。在这三次垂帘听政的过程中,几乎每一次都有波谲云诡、风险重重的危机,但在慈禧的精心策划之下,却又每一次都能够化险为夷而牢牢地把持住最高政权,这不得不让人叹服慈禧深谋远虑的政治手腕的确不一般。

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有人说她顽固保守,经常将祖制抬出来压制别人,但她却能违背祖制,力排众议地重用汉族大臣并为他们裂土封侯;有人说她盲目排外,与所有洋人宣战,但她却能力挺恭亲王奕诉等人来大兴洋务之风;有人说她刻薄严肃,一个威严的眼神就能让人不自主地后退三步,但她又经常因为听到趣事而哈哈大笑,高兴起来还对身边的人大加封赏;有人说她心狠手辣、杀人如麻,稍有不顺心就将身边的侍女、太监给杀害,但她对安德海、李莲英却疼爱有加,对同治帝、光绪帝的病情都非常关怀;有人说她强硬霸道,即使在桀骜不驯的高官大吏面前她都能控制住场面,但她在自己所爱人的面前却柔情万种甚至还有些娇羞。

慈禧与生俱来就有着极其强烈的权力欲望:为了紧紧握住大清最高权柄,她不惜与一度亲密合作而又有着扯不清关系的恭亲王翻脸;为了自己能够亲自裁决大清的一切军国政务,对其亲生儿子同治不止一次地采取高压政策,一直将同治逼到寻花问柳而染病不治身亡;由于担心自己偷情的事被慈安拿出来逼宫,她竟然毫不手软地将她心中的好姐姐给害死;为了再次借机打压德高望重的恭亲王,她却肯牺牲与法国作战得胜的机会,而将“战败”的罪责嫁祸于恭亲王和他领衔的军机处,并将他们全部换成自己的心腹大臣。在戊戌政变之后,慈禧不顾国内舆论和西方列强的压力,硬是将不太听话的光绪囚禁于瀛台,一关就是整整十年。

猛虎出山,百兽震惶。慈禧在政坛上刚一露面就崭露头角,在“辛酉政变”中,她气定神闲地与慈安太后以及恭亲王合作,游刃有余地将一手遮天的八大辅臣统统拿下。但就在慈禧刚刚登上中国历史政治舞台时,她面对的却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大清朝:国内的太平天国运动已经以狂风扫落叶般的态势横扫南部中国大半,而国都北京城被英法联军肆虐蹂躏的残垣断壁仍然映入眼帘,就在此内忧外患非常严重之际,年轻的慈禧就以其刚柔并济的手段驾驭群臣,一方面让重臣恭亲王奕诉开办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一方面又大力提拔汉人重臣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之辈来督办地方团练以剿灭太平军、捻军,而且这一切都还做得风风火火、有声有色。没过多久,垂垂日暮的晚清好似回光返照一般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

在牢牢把持最高政权以及国内局势稍微和缓之后,慈禧仍能大刀阔斧地大有作为一番:她不遗余力地提拔重用自己的亲信大臣,又放手让汉族大臣去接手地方的军政大权;为了巩固自己的权位,她还非常巧妙地借助罢黜炙手可热的恭亲王“议政王”的头衔,以此来抬高和加强自身的威望。在政坛上纵横捭阖的慈禧是天生就有从政的细胞,还是后天学习《资治通鉴》之类的书籍而得来的从政经验呢?

同治亲政后也想要励精图治,他不甘心当傀儡皇帝,面对非常强势的母后,他无力与之作正面的对抗,于是他也采取怀柔的手段,为慈禧重修圆明园,一方面以讨好慈禧,一方面让慈禧在那里被架空。可惜同治的这一切手段在老到的慈禧面前颇显稚嫩,慈禧在权力之巅稳坐钓鱼台,毫不放权,以至于同治索性不理政事,寻花问柳以“赢得青楼薄幸名”,最后终于倒在牡丹花下。

亲儿子同治驾崩,慈禧又别出心裁地拥立4岁的侄子做皇帝,以方便自己再度垂帘听政。光绪从小就体弱多病,而且胆子很小,在慈禧看来,这个老实赢弱的侄子是她把持权柄的最好傀儡,可是光绪长大后并没有完全屈从于慈禧的权威,他还要进行全面的维新变法以防止亡国灭种的危机。慈禧的权威受到帝党的严重冲击,等到帝党维新派扬言要围住颐和园攻击慈禧时,慈禧大发雷霆,在谈笑间,就将维新派的几位主干捉拿并问斩于菜市口。当然,光绪也为这次维新变法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被囚禁于瀛台整整十年。

义和团运动在华北一带风起云涌,慈禧见拳民们势大而且还极力排外,于是便打起自己的如意算盘,她想借助义和团拳民的力量来攻击西方列强,并向各国宣战,但战争惨败,慈禧西逃。没过几年她便派遣大臣出洋考察,预备立宪以图自强。在慈禧最后几年的岁月里,她也想为大清政权永固和国家强盛而施行新政,但新政的内容几乎和维新派如出一辙,于是就有人分析,慈禧并不是极力排外,也不是顽固拒新,只是一心想要巩固自己的权位而已,如果当年维新派拥护慈禧来变法,或许历史就会重写。

慈禧在国内政坛上屹立47年而不倒,但在对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却屡屡败北,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也不难分析,中法战争之中,慈禧根本就没有认真对待,甚至还想趁着战败之机来加罪于恭亲王一伙。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慈禧更关心的是她自己的60岁大寿,把国家的大笔钱都用来修筑颐和园和准备庆寿大典中,而且还让一个一开战就准备求和、还下令“主动出击、虽胜必斩”的李鸿章来主持中方战局。在八国联军侵华之际,是她主动宣战,但真正打起来又战和不定,一有败势就想打退堂鼓,直到西逃时还心有余悸地宣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就因为这样的话才被认定是卖国贼,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除了政治之外,慈禧还是一个非常爱美、爱享受的精致女人。她的养生美容之道到现在都受人追捧,她在洗澡、睡觉、散步乃至饮食各方面都非常讲究,她居住的宫殿总是大加装饰,她游玩的园林不惜耗费军资来建造。她也喜爱看书、听戏、散步、抽水烟、听人讲各种故事和趣闻;她在书法、绘画方面也有些小成就;她对于新奇的事物也很感兴趣,比如照相、乘坐汽车、火车……她的一生不管是非成败,都没有白过。

围绕着慈禧一人,总是给后人留下许多耐人寻味的谜团:叶赫那拉是不是真的就是爱新觉罗的掘墓者?同治到底是不是慈禧与咸丰所生?同治之死、慈安之死、珍妃之死以及光绪之死是不是都与她脱离不了干系?慈禧是不是真的就宠爱假太监安德海和李莲英并与他们双宿双栖?恭亲王、荣禄、巴克斯以及琴师、戏子和酒店伙计等人是不是跟慈禧有密切的男女关系?就让我们随着此书,来打开种种疑团,来认识一个全面真实的慈禧。

内容推荐

胡泽编著的《慈禧传(权力巅峰上的女人)》记述了慈禧身世扑朔迷离,命运似乎从初就注定要充满传奇色彩,在日后清宫中的种种谜团也与她脱离不了关系;一朝选在君王侧,16岁得大清皇帝垂青被封为贵妃,后来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代皇帝而权位日盛不减;26岁守寡的她三次垂帘听政,与皇室亲王、蒙古王公、八旗高层、汉人高官以及列强大使周旋而不落下风;她处在一个风雨飘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末世王朝却能够牢牢执掌权柄,以女霸主的姿态君临天下47年;她享年74岁,私生活丰富多彩又非同凡人,即使高龄却仍是体态匀称、肤质嫩白润滑。她,就是慈禧,性情不定、性格多重:阴鸷、狠毒、巧诈、权变、细腻、果断、慈厚、柔和,在那一段慷慨悲歌、波澜壮阔的末世岁月中,无疑为世人增添了无数引人入胜的风云传奇与宫廷谜案甚至是民间故事。

编辑推荐

作为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统治制度中最后.个手握皇权的女人,慈禧太后以垂帘听政的方式.高居于皇帝之上,独揽朝纲长达48年之久。

她以色取胜,由兰贵人摇身变为圣母皇太后:她玩弄朝权,将皇帝、权臣操纵于股掌之间。

对内她不顾国库空虚,一味修造园林;对外她委曲求全,致使外国列强瓜分领土,她输掉了清朝近三百年的基业,也使中华民族陷入屈辱的莆难之中。

她是百姓口中最娇奢淫逸、最虚荣自私、最刚愎自用的妇人,是皇权路上不甘屉居男人背后的传奇女性。

她住大清风雨飘摇之际登上政治舞台并统治大清近半个世纪之久,她的一生与晚清相连,可以说读懂慈禧,就看透了晚清。

请看由胡泽编著的《慈禧传(权力巅峰上的女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9: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