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国富对中国古代典籍的教学与研读持续了十多年,在对甲骨文、金文、简帛等古文献有较为深入的认识的基础上,编著了这本《甲骨文与中国上古文明》。龙国富编著的《甲骨文与中国上古文明(古学纵横)/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收录甲骨文拓片丰富,力图展现甲骨文的原貌及其发展演变过程,作者还对这些甲骨文做了精细释义,并在此基础上探求中国文化的根源。
龙国富编著的《甲骨文与中国上古文明(古学纵横)/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一書共收錄商周時期甲骨卜筮文篇40篇,内容涉及戰争、祭祀、農業、漁獵、建築、手工業、鬼神、禮制、天象、生育、疾病等方面。每篇按“甲骨文原貌”、“原文和釋文對照”、“文字演變與釋義”、“釋文、譯文、價值和意義”順序編撰。
“甲骨文原貌”由拓片原貌和摹寫本兩部分組成,是各卜筮文篇的原始材料,有助于文字辨識和確認。“原文和釋文對照”真實客觀地展現了甲骨卜筮文篇的原貌和考釋得來的文篇。“文字演變與釋義”列有各相關文字的甲骨文、金文和篆文三種書寫形體,既反映了文字字形在上古時期的歷時發展過程,也為古文字研究尤其是甲骨文研究提供了間接依據,還能為書法藝術提供參考。“釋文”是對有關文字本義的求證,能為古文字語義源頭的探尋提供直接證據;“譯文”緊扣文意,表達清晰,符合中國上古時期卜筮文化的義旨,有利于人們對中國上古時期卜筮這種原生態文化語言的理解和掌握;“價值和意義”則能為中國上古時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研究提供有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