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有明珠一颗
分类
作者 吕波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吕波著的《我有明珠一颗》是一本稀缺的、从真修实炼的基本功出发而谈修行境界的书。

在这本书里,作者既以自己亲得的修行体悟,对现代人日常生活的种种疑惑和困境给出意见,同时,挖掘出儒、释、道、易经典中蕴含的生命智慧,引导人该如何认识自己,并达于“无我”,从而获得人生的智慧,以及生命的自由与解脱。

全书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侃侃而谈,生动亲切,全无空谈道理的鸡汤嫌疑。

内容推荐

《我有明珠一颗》为作者吕波公众号文章的结集。作者精研儒释道二十余年,对传统文化有不同流俗的属于自己的独到理解与体悟,并将这些体悟呈现在他的每一篇文章里,结合实际的人生困境,指出人该如何认识并超越自我,从而获得人生的智慧。该书文字深入浅出,生动诙谐,有极强的可读性。

目录

自珍卷

 凡你想控制的,都在控制你

 道德是个什么东西

 道德是自省的工具,不是挥向他人的大棒

 超越人生意义的两极

 我喜欢眼睛里有光的人

 你可以决定是否做爱,但你无法决定是否爱

 你在,你在感受,就是存在最大的赐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勿强施于人

 不是爱上一个发光的人,而是爱让你发光

 性本天然,那什么又是淫?

 你永不会伤害我,因为我爱你

 过得像个人,才能看到美

 我们为何缺乏行动的力量

 如何改变痛苦的亲密关系

 与其说教育孩子,不如说让孩子来教育我们

 成熟,就是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享受孤独的能力

 生命的维度

 小心定义的陷阱,挣脱概念的束缚

 臣服与自由

 臣服,让徒然消耗的能量,转化为鲜活的生命

 隐藏控制的付出,让人窒息,也让人恐惧

佛家卷

 看在上帝的份上,你就不能静一静吗?

 所谓明心见性,只不过是真理在揭示它自己

 因果、轮回、业障、净化、习气,一切都是观念

 净化与参问

 止观

 戒、定、慧

 《金刚经》:愿力

 《金刚经》:一人与万人敌的战场

 《金刚经》:万法一体,等量齐观

 人无法超越他自己

 不二

 六度的核心奥义

 《圆觉经》:平等不二,了了分明

 《圆觉经》:定慧等持,体用一如

 禅定:只是照见,不做不弄

 观呼吸

 我们被妄念和情绪掌控,觉察是唯一的救兵

 我为什么要给佛菩萨磕头

道家卷

 《道德经》:自我消失,生命绽

 《道德经》:唯有火焰,才能点燃火焰

 《道德经》:上善若水

 《道德经》:财富的意义,是为爱去创造

 《道德经》:悟后起修

 《道德经》:老子的“内圣外王”之道

 《道德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道德经》:万物一体

 《庄子.逍遥游》:当你不再成为,才能真正逍遥游

 《庄子.齐物论》:有此才有彼

 《庄子.人间世》:活在这个世界,却不属于这个世界

 《庄子.养生主》:安时处顺,顺其自然

 《庄子.德充符》和一个德性充满的人共处

儒家卷

 儒家核心心法,只有十六个字

 《中庸》精义

 《中庸》:致广大,尽精微

 《大学》精义

 何人一生,不是虚度?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为什么说中国是礼乐之邦?

 孝的本质,是我们成熟了,立住了

周易卷

 易经入门的十个基本知识点

 易经的基本游戏规则

 学习《易经》书单

 《易经》算卦的本质

 我是如何为人起卦、解卦的

 乾卦的答案在坤卦

 我有明珠一颗,照破山河万朵

 但你身处困境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问题之外

试读章节

凡你想控制的,都在控制你

你想控制这段关系,想让它朝你希望的方向发展,然而你被这个“想法”本身所控制。

今天分享一下“关系”的话题吧!今天我的分享是次要的,我也想尽量简洁说明,更重要的是大家的问题及回答。

一、你在某种关系中受苦,因为你想控制这个关系。凡你想控制的,都在控制你

我们绝大部分的苦,都来自于关系。亲情的关系,友情的关系,工作同事的关系。但我们绝少去审视这些关系,绝少去看这些关系的本质。事实上,若我们去看这些关系,我们会看到:所谓的亲情,大部分只是我们想相互控制和占有。我们的父母控制和占有我们,我们再控制和占有我们的孩子;夫妻之间互相控制和占有;朋友之间,互相投射,互相找存在感,互相利用。

我们在这样的关系中,苦不堪言。或者,你手段高,在各种关系中游刃有余。但,那依然是很累的,你忙于织补关系的大网,疲于奔命,而那个精心编织的关系之网,总有崩溃的一天。

你想你的孩子每天按时回家,你的这个想法本身已经控制了你,因为他若不按时回家,你就不爽了;

你想你的先生一生只爱你一个,你的这个想法本身已经控制了你,因为你从此生活在他爱上别人的恐惧里;

你想你的同事都认为你是一个好合作伙伴、好相处的人,你的这个想法本身已经控制了你,因为从此你就生活在猜测、讨好、自责之中……

一切的关系,莫不如此。你想控制这种关系,想让它朝你希望的方向发展,然而你被这个“想法”本身所控制。

二、解脱之路,在于看清你用这种关系喂养一个什么样的自我,斩断它

这就是实修的过程。我之前讲,在一切人、事、物中看到自己,看到什么呢?就是看到自己在贪着什么。我们总是在塑造、维护各种各样的角色,耗费大量的能量。

看到我们在利用各种关系,塑造、维护一个一个“自我/角色”的时候,再深入下去,看看这些自我/角色本身意味着什么,是个什么东西。这又回到之前说过的:人一切的行为,都是基于非存在的恐惧。因为不存在,所以才要拼命制造存在感,以证明自己存在。制造存在感的地方,非常核心的,就是关系。

所以,只有清明地看见这种关系的本质。不能清明地看见在这种关系中你在喂养某个“自我”,那就是无明。无明就要受苦,很简单的。

就像一个母亲对别人说:我为我的孩子操碎了心。是的,她的确做了很多,劳心劳力。但她是在喂养一个被大众认可的“良母”这个角色(真实的角色比这复杂得多)。那让她从此别管孩子了,什么心都不要操,什么事都不要做如何?事实上,那会比她“操碎了心”更难受,那会要了她的命,因为她的存在感,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其余的关系,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只有看破这个,然后斩断这些喂养的关系,才能建立一种全新的、自由的关系。

三、核心在是否有清明地看见,是否因为你的行为而对对方有所期待

我上面说了这么多关系的“坏话”,说要“斩断”关系,并不是要大家从此离群索居,与人不相往来,家人反目,夫妻离婚,子女放养,不是这样的!

我们不能完全脱离关系而存在,我们总是生活在各种关系中。但在关系中,我们既不能“操碎了心”,又不能“完全不关我事”,那就是两个极端,只要你在这两个极端的任何一个点上作用,你就永远受关系束缚,永远在关系中受苦。

解脱在于超越“关系”,既超越操碎了心,也超越放任不管。当你真正清明地看清你在关系中喂养什么,停止喂养它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你结束这段关系。

比如,我每天按时回家,在没有清明的情况下,我是在扮演一个好丈夫的角色,好拿出去对别人吹嘘我的忠诚,我的爱家,我的爱老婆。而且,还隐含着,我这样做了,我的老婆也必须这样做,她必须满足我的期待,她必须对我忠诚,也按时回家,并有在别人面前赞扬我顾家爱老婆的高大上形象的义务。

而当我清明地看到这种关系后,是否还会每天按时回家呢?不知道!假设,还是每天按时回家,但那只是我喜欢每天按时回家而已,与别人怎么看我没有半毛钱关系;也许我甚至还每天送老婆上班,但那只是因为我做这件事很开心,我看到她开心我也开心,但并不预设我这样做了,她就必须忠诚于我,就永远会爱我。

所以,只有在清明的看见中行动,你才是真正自由的。

真正自由的关系,是你做任何事,不受道德观、社会价值观的绑架,不受关系的绑架。但这很难,难度主要在:首先,要对自己够狠,斩断那些关系的喂养,毫不留情;其次,对自己完全地负责。

P2-4

序言

呼来唤去,一碟小菜下酒

台湾孔子学院院长、佛学博士孔维勤

吕波的《我有明珠一颗》,写出他内心的向往,字里行间,有他对人生的看法与独树一格的思考角度。其中有三个重点是读者不能不知道的:一是“从一切人和事中看到人性,看到自己”;二是“凡你想控制的,都在控制你”;三是“如何建立一种全新的、自由的关系”。

吕波从人性出发,认为我们读小说读历史读万卷书,读的都是人性。而人性是复杂的——对内,我们被自己的“想法”控制;对外,我们被“喂养”关系控制。如何自剖如何看破?如何建立一种全新自由的关系,以及全新自由的人生?

吕波面对的人性是绝望的,人与人的关系很孤独很痛苦。他的解脱之路,用他自己的话是:“在看清你在用这种关系喂养一种什么样的自我,斩断它。”如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模样,义正词严,慷慨激昂。为此,他纵横在儒释道的经典里去找智慧。佛教的“无明”与“解脱”,化成吕波看清关系本质的希望。然后又在《易经》的古老智慧里找到新的方向,他透过《易经》晋卦的太阳高挂,以王阳明的“此心光明”找到人生的注解,以“我有明珠一颗,照破山河万朵”,看到大学之道的“在明明德”,于是困境迎刃而解。执着文字,是吕波注解困卦“有言不信”的一记当头棒喝。把文字障根本去除了,才是真的自性与自由。

吕波的道家,说得辛苦。在庄子的心斋如镜中,他以“自我虚妄”彻底解构自己,认为自我是观念的集合,而观念是虚妄的,“虚室生白”,才能“吉祥止止”,一片安静又安静的“自性之光照彻灵台”。他接上老子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把修行视为一种“倒空自己”的过程,从尘埃中有了出离心,从此佛门大开。

吕波的佛学从“愚痴”出发,五蕴皆空,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从忏悔的修行开始,进入“知非即舍”的自我观照,于是更深地看到自我行为的运作模式:起心动念,都会不由自主地陷入轮回,“习惯”成了人性枷锁。习惯给了人安全感,但安全感是恐惧的来源,所以吕波觉得,我们务必要消除对恐惧本身的恐惧,务必要对自我进行舍弃,无我便是佛性。改变痛苦的亲密关系,必须从“业力纠缠”中超出。“六道轮回”正是人际关系的业力纠缠。吕波以身边故事,期许读者透过新模式,看到别人看清自己,把期待放下,改变自己,如同“与其说教育孩子,不如让孩子来教育我们”,一体两面,相反相成,看孩子最直接。

吕波最“儒家”的语言,是他问生命是什么。他认为儒家的核心心法在《尚书》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厥执中”,他依然从人性的恐惧出发,认为儒家真正的救世之道是:知悉人生所恐惧的存在是不存在的。吕波以《中庸》的“天命之谓性”,比喻佛教“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真如自性。他以“致中和”与“明心见性”并论,“本性流露”区别“自我流露”,最后归结为“至诚到底”才是实相的本来面目。

最后我要说,我很乐于写这篇大道理的小序文,尤其看吕波游走在儒释道之外,有自己人生的“自珍卷”。自我观照的修行之路,行路难,路障仍多,《易经》“节卦”就是答案。用吕波自己的话:“天地有节,才有春夏秋冬。我们要效法天地的节奏,从而确定人的节奏。”话说得真好!天地之子,活在季节的成熟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呼来唤去,一碟小菜下酒。

书评(媒体评论)

或许我们已经听过了太多的道理,但道理依然与你很隔,因为,很多道理只是道理,不是真修实炼的生命体验。而这本书,是用生命的切实感受在讲道理。

真实的生命里不会有陈词滥调,因此,这本书必然是丰富、动人而有益的。

——编者

吕波是一个非常干净纯粹的禅师。我喜欢他的状态和思想,所以他每次发的文章我都会抢先阅读,并从中获益不少。一直鼓励他出书,终于他把明珠亮出来了。他对修行的真知灼见,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见解,都在这本书里收录了。这真是修行人必读的好书。对修行没有兴趣,但是愿意更加清晰深入探究自己的人,这本书也是推荐读物。

——台湾身心灵作家张德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8: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