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溪著的《兔王绝唱/沈石溪动物小说读书会》讲述了一只名叫圆点点的小兔子,命运坎坷,刚出生不久就被赶出了兔窝,从此,在阿斯特荒原上,开始独自一“兔”的艰难求生。对处于大自然食物链底端的兔子来说,生存道路险象环生。银环蛇的围剿,老鹰的袭击,猎人的捕杀,与凶残的红耳朵狐狸对抗……勇敢又善良的圆点点经历过重重磨难,成为新一代“兔王”。
通过这部小说告诉广大青少年读者,强弱是可以转换的,只要具备相当的生活能力,只要某一项技艺特别精湛,弱者就会变强,你就会拥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命运绝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敢于抗争,就有可能改变命运,甚至就有可能改写历史。
沈石溪著的《兔王绝唱/沈石溪动物小说读书会》讲述了圆点点是一只狐口逃生的小兔子,它被小狐狸啃光了全身的兔毛,又因为一身狐狸的腥臊味,被阿斯特荒原的野兔厌弃,甚至被兄妹嫌弃、被妈妈抛弃,亲情的大门提前向它关闭了。从此,圆点点成为阿斯特荒原的一个流浪汉。
严酷的生活环境使圆点点快速成长为一只具有丰富丛林生活经验的、老练而成熟的成年雄兔。它受过生活的磨难,正直善良,在同伴陷入困境时出手相助;它勇敢机灵,智斗凶残的红耳朵狐狸,击败狡猾的老鹰。最终,圆点点以英勇无畏的壮举赢得了阿斯特荒原野兔族群的拥戴,成为新一代兔王。
第1章 侥幸从刑场逃脱了
第2章 迎接英雄的不是掌声和鲜花
第3章 硬着头皮与银环蛇周旋
第4章 多么希望能挨雌兔的拳击
第5章 鹰啊,把我抓去好了
第6章 也算是英雄救美
第7章 赤膊兔长出一身华丽的兔毛
第8章 天罗地网
第9章 一举挫败狐和鹰
沈石溪创作谈
战胜软弱的天性,你就是强者
读后感
慧眼看世界——读《兔王圆点点》有感/何昱翰
妈妈,请你再爱我一次——读《兔王圆点点》有感/李佳重
七嘴八舌讨论会
学习兔王好榜样
沈石溪阅读写作故事分享
西双版纳是我的文学故乡
圆点点将耳朵贴在脑后,闷着脑袋拼命逃窜,越过一片乱石岗,快要逃到洞穴时,突然感觉到有两只有力的爪子摁住了自己的背脊,把它摁倒在地,紧接着一张臭烘烘的大嘴卡住了它的脖子,它身不由己地被腾空拎了起来。
圆点点明白,自己已经成了凶恶的母狐狸叼在嘴里的猎物。它确认咬住自己的是只母狐狸,因为这只狐狸跟它亲爱的兔妈妈一样,腹部有好几只胀鼓鼓的乳房。它吱吱尖叫,呼喊妈妈来救救它。但兔妈妈早就逃得无影无踪,它就是喊破嗓子,也没有哪只兔子吃了豹子胆敢从母狐狸嘴里救它出来。
在弱肉强食的荒原丛林,对兔子这样的弱势动物来说,生命脆弱,命运无常,不幸被狐狸抓住,也只好自认倒霉了。
要是换了一只兔子,一旦被狐狸逮住,就算不被咬死,吓也吓死了,起码吓掉半条命,吓得灵魂出窍。但圆点点天生胆子就大,才出生第九天,兔妈妈外出找食了,把一窝兔宝宝留在家里,其他兄弟姐妹都害怕得紧紧挤在一起,唯独它溜到兔穴外游荡,差一点就迷路了,兔妈妈找了半天才把它找回家。所以,尽管已经被母狐狸叼在嘴里,吓得魂飞魄散,却还没被活活吓死,还保持着一半清醒的头脑。
让圆点点感到奇怪的是,这只母狐狸咬住它的脖子咬得并不太紧,并没有咔嚓一口咬断它的颈椎,也没用力卡紧它的喉管让它窒息,而是不轻不重地将它的兔脖卡在上下颚间,尖利的犬牙刺破一点兔皮,却并没伤到骨头。它感觉有点疼,却也不是非常疼;它觉得有点难受,却也不是非常难受。它还能踢蹬四条兔腿,徒劳挣扎,还能呼吸,嘴巴也能自由咬动,可惜,因为角度关系,无法在母狐狸身上反咬一口。在所有兔子眼里,狐狸是杀兔不眨眼的刽子手。它不明白母狐狸为何咬得这么仁慈,它有点想不通。
圆点点是只仅有三月龄的雄性小野兔。三月龄的野兔,个头仅有成年野兔一半大,体重约三斤。圆点点之所以叫圆点点,就是因为它脊背上的毛特别茂盛,且与众不同,别的兔子脊背上的毛都是棕褐色的,没什么图案,独独它脊背棕褐色毛丛间,有七个银白色的小圆点,分布排列犹如天上的北斗星。
母狐狸叼着圆点点,轻松地穿过一片灌丛,蹚过一条小溪,又爬上一座小山包,来到密林深处一个隐秘的山洞口。呜呜——呦呦——从嘴角发出几声柔和的狐啸,立刻,那个荒草掩映的山洞里,奔出四只约三月龄大的小狐狸来。这是滇北高原特有的雪狐,毛色纯白,看上去就像四个滚动的雪球。
四只小雪狐围住母狐狸,活蹦乱跳做出乞食状。
母狐狸将圆点点吐在地上,圆点点想跑,但母狐狸前爪一扫,唰地将圆点点打翻在地。紧接着,母狐狸发出一声悠扬的长啸,似乎在对四只小狐狸说:孩子们,游戏开始了,你们就尽兴地玩吧!(P4-5)
不知道为什么,我始终对兔子抱有一种成见。总觉得兔子属于弱小动物,处在大自然食物链底端,虎豹豺狼,鹰隼雕鹗,都把兔子当做美味佳肴,抓兔没商量。兔子只能躲藏在洞穴里,苟且偷安,受到欺凌和攻击,除了逃跑没别的办法,连叫都不敢大声叫,安静得就像哑巴,见谁怕谁,活得很窝囊,活得很憋屈,活得很没有尊严。
人类文化似乎对兔子也不乏轻视和鄙夷,譬如民间俗语“逃得比兔子还快”“胆子比兔子还小”“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还有成语“狡兔三窟”“兔死狗烹”“兔死狐悲”,还有民间故事“龟兔赛跑”,等等等等,没有表扬和赞美兔子的,全都在批评和挖苦兔子。再绞尽脑汁想想,终于想起对兔子有利的话来,民间有“玉兔”的说法,“玉兔”者,“月兔”也。名字虽然很美,但故事却很凄惨,说嫦娥触犯天条,贬居月宫,变身兔子,天天为神仙捣药,以示惩罚。还想起一句俚语“兔子被逼急了还要反咬一口”,似乎是在夸奖兔子的勇敢,但仔细想想,要逼急了才反咬一口,只要不逼急,就不会反咬一口,啧啧,这种夸奖实在是打了很大折扣,明褒暗贬,含有明显的揶揄和嘲弄。
正因为对兔子印象不佳,所以我从事动物小说创作三十多年,很少写兔子,仅写过两个短篇,《睡蟒边的雪兔》和《朋友大白兔》,都只有几千字的篇幅。而同期我写的关于狼的动物小说,两部长篇、五部中篇外加若干短篇,洋洋洒洒一百多万字。两相比较,我对狼情有独钟,重彩浓墨,意犹未尽;我对兔漫不经心,写了两篇,便无兴趣。
三年前回到我的第二故乡——云南去采风,来到滇北高原高黎贡山一个傈僳族居住的山寨。当地傈僳族男人有养鹰的传统,那是一种高大矫健的山鹰,翼展近两米,琥珀色鹰眼,深褐色鹰羽,翅膀上有两条耀眼的白羽,漂亮而勇猛。傈僳族猎手自豪地告诉我,这是世界上堪称一流的猎鹰,单鹰能从羚羊群擒抓小羚羊,双鹰配合能掐死狼。我是写动物小说的,自然对猎鹰感兴趣,再三请求下,傈僳族猎人同意我跟随狩猎队一起进山打猎。
狩猎队共有五位猎人,带了三只猎鹰。
我们来到一个名叫卡莫农的地方。卡莫农是傈僳语,翻译成汉语,就是锦鸡坡。方圆几十里丘陵,小山包上铺了一层杜鹃、山茶等低矮的灌丛,有五彩锦鸡、长尾野雉、长耳朵野兔等出没,是猎鹰展翅搏击的理想猎场。
猎人解开鹰爪上的脚链,从木架上抱下鹰,摘下蒙在鹰脸上的黑色眼罩,让鹰伫立在自己臂弯上,吹响悠扬的驯鹰口哨。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猎物出现了。猎手们都举起望远镜四处张望寻觅。
突然,一位猎人手指着一百多米外一丛盛开的杜鹃嘟囔了一句傈僳话,就像听到了什么神秘的咒语一样,猎人们脸上露出紧张的神情,更让我诧异的是,猎人竟然又重新给猎鹰蒙上眼罩,戴上脚链,放回木架。
我赶紧问是怎么回事。一位傈僳族猎人用半生不熟的汉话告诉我说:今天倒了血霉,又碰到该死的老雄兔了,哦哦,就是神出鬼没的兔王,不不,不是一般的兔王,是兔神、兔鬼、兔魔,猎鹰对付不了,只能用猎枪去射杀!
……
便一遍又一遍演练兔子蹬鹰的技巧。久而久之,灰兔将倒立踢蹬的动作练得炉火纯青。在埋头奔逃时,长耳朵紧紧贴在脑后,利用兔子灵敏的听觉,捕捉来自天空的细微动静。就在鹰爪落下来的一瞬间,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果断、敏捷、猛烈倒立踢蹬。甚至在倒立时,还能使身体奇迹般腾空蹿高,让猎鹰猝不及防,也防不胜防。
一踢一个准,百踢百中。踢得猎鹰闻风丧胆,踢得猎人叫苦不迭。
鹰是兔的天敌,兔是鹰的食物。但在这只大灰兔面前,猎鹰丧失了应有的威风,变得像草鸡一样虚弱,一只接一只成为兔腿下的冤魂。
这只大灰兔颠覆了我对兔子的看法。野兔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软弱,不仅被逼急了会反咬一口,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也不乏反抗的勇气和自信。这只大灰兔的故事告诉我,强弱并非固定不变,今天的强者,如果骄傲自满,如果固步自封,如果不思进取,就有可能变成明天的弱者:同样道理,今天的弱者,如果发愤图强,如果卧薪尝胆,如果与时俱进,就有可能变成明天的强者。
有了这样的想法,并以那只让猎人头痛的大灰兔为原型,我创作了《兔王圆点点》这部中篇动物小说。写一只名叫圆点点的小兔子,命运坎坷,刚出生不久就被赶出了兔窝,从此,在阿斯特荒原上,开始独自一“兔”的艰难求生。对处于大自然食物链底端的兔子来说,生存道路险象环生。银环蛇的围剿,老鹰的袭击,猎人的捕杀,与凶残的红耳朵狐狸对抗……勇敢又善良的圆点点经历过重重磨难,成为新一代“兔王”。
我想通过这部小说告诉广大青少年读者,强弱是可以转换的,只要具备相当的生活能力,只要某一项技艺特别精湛,弱者就会变强,你就会拥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命运绝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敢于抗争,就有可能改变命运,甚至就有可能改写历史。
是为序。
2016年5月20日写于上海梅陇书房
沈石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