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天魁、张志敏编著的《时空社会学--拓展和创新(精)》重点强化对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时间维度、理论逻辑,结合农民工市民化、城市转型等实践问题的实证研究,包括:在对亚当、吉登斯、贝尔特等社会学大家的批判基础上,尝试揭示帕森斯社会理论的时间维度;侧重探讨空间社会学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理论转向的新路径,将空间概念带回社会理论或以空间思维重新审视社会;关注以地域空间为分析单位的社会学学术实践的衰弱现象,提出了重返空间社会学的呼吁;从制度转型、经济结构转型与社会结构转型等方面探讨社会空间理论中国化应用的可能性。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时空社会学:一门前景无限的新兴学科
第二节 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
第三节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
第二章 重返时空社会学的经典理论
第一节 空间的社会逻辑——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空间理论的思考
第二节 帕森斯社会理论的时间维度
第三节 重返空间社会学:继承费孝通先生的学术遗产
第三章 空间社会学研究的发展
第一节 “空间”的思想谱系与理想图景:一种开放性实践空间的建构
第二节 空间社会学:理解与超越
第三节 社会空间和社会变迁——转型期城市研究的“社会一空间”转向
第四章 时间社会学研究的拓展
第一节 时间生态学:时间社会学的经验研究框架
第二节 压力化生存“时间荒”解析
第三节 注意力分配一一基于跨学科视角的理论述评
第五章 时空社会学研究的新路径
第一节 资金短缺条件下市场如何运作——浦镇轻纺产业资金链中的社会时间机制
第二节 县际公共养老福利资源配置研究一一兼论空间与制度结构的影响
第三节 作为道德秩序的空间秩序一资本、信仰与村治交融的村落规划故事
第四节 国家、工厂体制与空间营造__一外出农民工城市居住选择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第五节 网络时代社会认同的时空转换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