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与敌后武工队》列入“光荣岁月”丛书,是红色经典小说《敌后武工队》作者冯志的儿子冯刚撰写的回忆冯志革命经历的作品,对了解冯志的一生,理解《敌后武工队》这部作品有较好的作用。而冯志文革期间的遭遇,对当下社会也有启示。“光荣岁月”丛书拟与“书与影——最经典的抗战小说”丛书一起推广,加强社会影响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冯志与敌后武工队(光荣岁月)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冯玲//冯刚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冯志与敌后武工队》列入“光荣岁月”丛书,是红色经典小说《敌后武工队》作者冯志的儿子冯刚撰写的回忆冯志革命经历的作品,对了解冯志的一生,理解《敌后武工队》这部作品有较好的作用。而冯志文革期间的遭遇,对当下社会也有启示。“光荣岁月”丛书拟与“书与影——最经典的抗战小说”丛书一起推广,加强社会影响力。 内容推荐 冯志(1923—1968),天津静海人。1938年参加冀中抗日人民自卫军,曾任班长、排长、武工队小队长、文工队队长、剧社社员,1947年到华北大学中文系学习,后曾任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文艺部副主任。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中篇小说《保定外围神八路》等。 《冯志与敌后武工队》为“光荣岁月”丛书之一,是冯志的儿子冯玲、冯刚撰写的回忆冯志革命经历的纪实作品。书中特别写到冯志在“敌后武工队”时期的战斗经历,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在繁忙的工作中如何创作出《敌后武工队》这部经典小说。书后还收录了冯志以抗战经历为原型创作的短篇小说《春桃》等,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这些作品能帮助当下的人们更好地了解抗战的真实历史。 目录 引言 子牙河畔 战斗里成长 敌后武工队的日子 大清河战役 前线剧社 冯志日记 创作《敌后武工队》 战斗情侣 战友情深 笑的晚会 “文革”前后 附录:冯志未刊稿7篇 山桃 计取方家店 培李村战斗 一场不响枪的歼灭战 险 略谈《敌后武工队》的写作过程 话剧《敌后武工队》观后记 抗战时期冀中军区九分区第一武工队人员名单 试读章节 开始当党小组长时冯志有些畏手畏脚,面对这么多首长,真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工作。伍辉文看出他的顾虑,对他说:“在党内没有警卫员和首长之分,没有职务和地位之分,我们都是党员,身份是平等的。你作为党小组长要大胆工作,负起责任。看到我们有什么缺点你就批评,需要做什么工作尽管安排。党的小组会上你是领导,我们必须都服从你。”在党组织生活中,首长伍辉文身体力行,严格遵守组织原则,积极准时参加党小组的一切活动。分配的工作认真、负责完成。首长们与普通战士亲密无间的感情使从小失去父母的冯志,感受到从未体验过的幸福与温暖。在与首长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在首长们的关怀呵护下,他的精神压力逐渐放松,也不再拘谨。工作之余还常和首长们拉家常。他们像兄长一样给冯志讲自己的成长经历,讲参加革命以及长征路上惊心动魄的故事。那些艰苦卓绝动人的革命经历深深触动着冯志。他暗下决心,一定向首长们学习,做一名真正的革命军人。 冯志知道,首长伍辉文八岁给地主放牛,十几岁当红军,从没读过书。可是,每当他面对部队几千名战士讲话时,却能口若悬河、振振有词。而每次铿锵有力的讲话后,都会赢来全体指战员们响彻云霄的掌声。他不但口才好,同时还能写出一篇篇漂亮的文章。要说他没上过学,真没人相信。 有一次,冯志忍不住问伍辉文:“首长,怎么才能写出好文章呢?”伍辉文说:“部队就是个大学校,我就是在这里学会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如识字、写文章、打仗……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想学、肯钻研,用心、耐心、努力,就一定会。我们现在与敌人作战,条件虽然艰苦,但文化非常重要,你有文化基础,又对写文章感兴趣,你不如在战争中一边打仗,一边挤出时间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做个文武双全的战士那该多好!”首长的话在冯志心中播下了火种。 在首长的教育、启发、鼓励下,冯志学习文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利用每一点空隙时间,不是学就是写。看到他的进步,首长很高兴。当时的战争年代,能看到一本书很不容易。首长伍辉文就四处给他找书,辅导他写心得、日记。就连冯志的日记本都是首长帮他钉制。若要追溯冯志的写作源头,记日记是他最初的写作练习,而他的首长伍辉文就是他的启蒙老师。 初始,他的日记只是一本流水账,无非起床、上操、开饭、工作,最后熄灯睡觉。伍辉文教导他“日记要写生活中的感受。比如我们打了胜仗,缴获了敌人许多武器你怎么想?日寇飞机轰炸我们阵地,面对许多牺牲战士的遗体,你怎么想?一片片村庄化为灰烬,百姓逃难,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你又怎么想?所有你见到的这一切,对你肯定有震动!你要把这些真人、真事、时间、地点和亲身感受记录下来。当然也包括你自己的工作、学习以及所有你认为重要的情况都可以写,多年以后再翻看这些文字记录,会让你回忆起许多东西,而这些都是你自己的人生经历,是不是很有意思?”首长语重心长的话给冯志很大启发,他不断地领悟着。 首长继续启发他:“除此以外,你还可以把部队里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生动的事、真实感人的事,以及战斗英雄的事迹都可以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如快板、唱词等。让战士们自演自唱、鼓舞士气、丰富部队生活这不更有意义吗?”首长与他的每次谈话,都会使他在各方面得到不小的提高。在首长不断的启迪、教导下,冯志进步很快。 P4-5 序言 河北,位于中国东部地区,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脉,北为燕山山脉,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 河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古老的燕赵文化,朴实豪放的民风,造就了世代相传的燕赵风骨。这里“悲歌慷慨”“俗重气侠”“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并”;韩愈有句名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亦曾赞叹:“幽燕之地,自古多豪杰,名于图史者往往而是。” 在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自古豪杰英雄辈出,文化名人不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燕地刺客荆轲;有“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涿郡猛张飞;有景阳冈赤手打虎的清河好汉武松;有英勇抗击蒙古瓦剌部入侵,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壮烈诗篇的于谦;有戊戌变法失败,慷慨赴死的“戊戌六君子”;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共产主义斗士李大钊;有英勇抗击日寇,血染沙场的“狼牙山五壮士”……几度风流,英雄事迹默默激励着朴实勤劳的河北儿女。 这里还有使《诗经》得以传扬的毛亨、毛苌;著有“圣经贤传”《水经注》的郦道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边塞诗人高适;“东方莎士比亚”“元曲四大家”之一的关汉卿;主编《四库全书》的纪晓岚;代表中国古代小说最高成就的《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仰视人文,各类经典延续了厚重深远的燕赵文风。 七七事变,卢沟桥打响了抗战枪声。八年抗战,河北成为抗日战争最惨烈的地方。这里发生过“百团大战”“大清河战役”“五一大扫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八路军武工队和我英勇的冀中人民并肩作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雁翎队”等游击战打得日本鬼子惶惶不可终日。与此同时,“红色抗日文学”也相继诞生。像我们熟悉的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徐光耀的《小兵张嘎》、刘流的《烈火金刚》、杨沫的《青春之歌》、冯志的《敌后武工队》等等。 冯志,原名冯禄祥。生于1923年,静海(现天津静海县)大邀坡村人。从小父母双亡,在姑姑资助下念过四年私塾。参加革命后改名冯志,意在立志革命。 1938年初参加八路军,1939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警卫员、侦察班长、排长、连指导员、武工队第一分队长。 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冯志一直坚持创作。小说《山桃》《培里村战斗》《护送》《打集》《化袭》,剧本《钢铁洪流》,报道《一次不响枪的歼灭战》《英雄连长王志杰》,还有大量的寓言、小品、歌词、日记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其中他创作的《打骑兵歌》还在我军打马占山骑兵的战斗中发挥过实战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冯志创作了中篇《保定外围神八路》。1958年又创作了世人皆知的红色经典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发行。《敌后武工队》的出版立刻引起全国轰动,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反响强烈,一版再版。至今发行量已达到1100万册。曾在一九五九年被文化部评为十部优秀长篇小说之一,同年中央军委定为军事教科书。当年,朱德委员长向全国推荐12部优秀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就是其中之一。《敌后武工队》先后被改编成连环画、话剧、戏剧、评书、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受到广大听众、观众的喜爱。 书评(媒体评论) 我所以要写《敌后武工队》这部小说,是因为这部小说里的人物和故事,日日夜夜地冲击着我的心;我的心被冲击得时时翻滚,刻刻沸腾。我总觉得如不写出来,在战友们面前似乎欠点什么,在祖国面前仿佛还有什么责任没尽到,因此,心里时常内疚,不得平静!……《敌后武工队》如果说是我写的,倒不如说是我记录下来的更恰当。 ——冯志(《敌后武工队》作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