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坚光,俗名任季安,男,汉族,生于1947年12月,高中文化,湖北省浠水县蔡河镇人,1984年在武汉归元寺出家,礼融训大和尚为师,1985年受具足戒,1988年接本焕老和尚的法,为佛教临济宗第四十五代传人。2004升座,为古灵泉寺第六十五世方丈。坚光法师先后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黄冈市佛教协会会长,鄂州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黄冈市人大常委,鄂州市政协委员,黄梅县人大常委,鄂州市古灵泉寺管委会主任,黄梅五祖寺管委会副主任,黄梅四祖寺首座,监院,鄂州古灵泉寺方丈,黄冈安国寺住持,浠水普照寺住持,浠水拨炉山弥陀寺住持,团凤县普济禅寺住持。由赵金桃编著的《坚光法师传》介绍了坚光法师修行弘法、爱国爱教的事迹。
坚光法师,为临济宗第四十五代传人,现为古灵泉寺方丈。坚光法师出家修行几十年来,爱国爱教,为湖北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佛教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较高的声誉,深受各级领导和广大佛教徒的信任和爱戴。由赵金桃编著的《坚光法师传》全面介绍了坚光法师几十年来爱国爱教和虔诚修行的过程,重点介绍了坚光法师修行和弘法的历程,以及修复鄂州古灵泉寺等庙宇的过程。
第一章 诚入佛门
童年往事
坚光法师出生于1947年12月11日,俗名任季安,他的故乡浠水县蔡河镇大山背村位于湖北省东部,东连蕲春县,南与鄂南重要城市黄石市隔江相望,西接黄冈首府黄州区,北邻罗田县,浠水县是长江中下游经济发展重要枢纽,是湖北省黄冈市开放开发重要窗口,素有鄂东重县之称,千百年来这里就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这里有悠久的人文传统,宗教文化事业蓬勃兴起,境内名胜古迹甚多,据史料记载:自唐、宋、元、明、清各朝以来,有状元、进士、拔贡、秀才、举人、参知政事朝廷文武官员达几百人,至于近代史上的名人就更多了,留学国外的高材生就不少,高科技人员分布全国,中央、省、市许多领导多次到该县视察,国内外各界许多知名人士也先后多次到该县参游,并留下了不少的赞美诗篇和佳话。
由于文化经济发达,历代高僧辈出,唐代兴建的天然寺,据记载,中国禅宗三祖僧璨大师曾卓锡此寺,并在此弘法,因而闻名海内外,吸引了不少的海内外人士到此参游。唐代兴建的斗方山寺和天求寺,还出了不少的高僧,并把佛法传至神州广大地域。宋朝至清朝到民国期间兴建的寺庙多达几百座,佛事活动一年四季不断,尤其是观音会和上元会,各大寺庙都要举行盛大活动。
这里还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三角山、斗方山、白连水库风景优美,自然条件较好。改革开放的滚滚大潮给这千古神奇的土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沪溶、大广两条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这里拥有长江黄金水道通向上海和香港两个国际大都市,并有黄石长江大桥和鄂东长江大桥与黄石市和武汉市连在一起,现已开始形成公路、铁路、水路等多头并进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通讯发达,城乡一体进程不断加快,成为鄂东一颗璀璨的明珠。
随着长江经济不断开发和发展,近年来,旅游业也像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起来,国家、省、市、县有关部门,先后在县内各名胜区兴建了一批大中型宾馆,接待站,疗养院,度假村,避暑山庄和一些娱乐场所,并先后举办了多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如闻一多纪念会,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浠水县还与著名风景名胜区庐山只是一江相隔,每年春暖花开时节和金秋之季,国内外不少人士都来这里,经黄石市到庐山饱览风光,度假疗养,避暑生息。
坚光法师一家人始终不会忘记生活中的许多辛酸的往事。在旧社会,村里住着30多户人家,大多务农,农田丘陵相杂,是一个“十年九不收的”穷地方。由于浠水县南部地处长江,每年春汛季节,江水急剧上涨,波涛汹涌,白浪滔天,江堤溃口,洪水成灾,每年洪水来临时,沿江村民都纷纷外出逃荒,拖儿带女,携老扶幼,流落他乡,远的逃到皖西南和赣东北各县乡村,近的逃到鄂东南等县。坚光法师一家虽然没有逃水荒,却是在艰难的环境下生活着,家里除有了两间土茅房和一些简单的农具外,就没有一个值钱的东西,父亲任本正是一位忠厚勤劳的农民,身材高大,心地善良,母亲侯氏也是一个贫苦农家贤惠之女,夫妻二人相依为命,男耕女织地生活着,育有四个儿子,坚光法师排行老三。
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光法师一家人翻了身,当了家,作了主,分得了田地,日子一天一天好了起来,当坚光法师长到七岁那年,他的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季安儿,你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了,我现在考虑到我们家是种田人,祖祖辈辈与田地打交道,斗大的字不认得,没有文化,全家人吃了不少的苦,生活过得也很艰难。这几天,我想到家中再困难,也要送你上学读书,有了文化往后办事就方便,就有出息。”此时此刻,坚光法师虽然年小,父亲的话都字字句句记在心里。
P1-3
几年前,我就得知金桃同志准备创作《坚光法师传》,现在,经过他的艰辛努力,该传终于出版面世,可庆可贺。
我因工作关系,与金桃同志相识十多年,结下难忘之缘,湖北每次举办的重要佛事活动和佛教文化研讨会、论坛,金桃同志都邀请我参加。同时,还由于我自己的工作关系,因此我对湖北就比较了解,比较熟悉,湖北秀丽的山川,勤劳朴实的人民,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和成就,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记得2004年11月,金桃同志从黄梅县宗教局调到湖北省佛教协会工作,当时我听了就感到十分欣慰,因为我知道金桃同志热爱佛教工作,熟悉佛教工作,常常听他说与佛教界人士相识是一种缘分,与他们一起共事是一种享受,佛教界有很多智慧人士,是值得我们俗家人学习的。金桃同志这种思想境界和工作体验,使我终生难忘。
我在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工作,该部既是中作协对外重要窗口,又是联系全国作家的纽带和桥梁。因此,我与作家们的接触的机会就比较多。阅读了金桃同志著的一些佛学著作,从中感悟到佛教博大精深的奥理,浩瀚无际的缘法,以及一些高僧大德爱国爱教和弘法精神。现在金桃同志寄来《坚光法师传》样稿,我读后非常感动。十多年前,金桃同志就邀请我参加黄梅四祖寺举办的首届中国佛教禅宗祖庭文化学术研讨会,我就认识了坚光法师,得知他不但是湖北著名的法师,而且在全国佛教界还具有很大的影响,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党和人民群众,广大僧众也十分信任他,并给他很高的荣誉,他先后担任湖北省、黄冈市、鄂州市佛教协会重要职务和不少荣誉职务。
坚光法师爱国爱教,捐助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和修复寺庙资金达一亿多万元,为祖国的佛教事业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他协助鄂州市委、市政府和宗教主管部门,主持古灵泉寺改扩建工程,做了大量的工作,把寺庙殿堂楼阁修建得金碧辉煌,使千年古寺面貌又焕然一新,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坚光法师不但通晓佛法经典、博学多才,而且对佛教书法、诗词、楹联,很有造诣,吸引了不少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求学。近几年来,他还先后接待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有关领导人和各界著名人士的来访,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做了许多工作,他先后多次出席中国佛教协会和湖北省佛教协会召开的佛代会和许多重要活动,并受到各级领导的赞扬。
这次金桃同志创作的《坚光法师传》面世,全面介绍了他出家几十年来爱国爱教和虔诚修行的过程。前几天。金桃同志打电话给我,要我为该传作序,我深感盛情难却,特写上个人的一些感想,也表示对此书的出版和对他个人的艰辛创作的一种慰问和祝贺。此序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最后我衷心地祝愿金桃同志在未来的岁月中,笔耕不止,再创佳绩。
孙德全
2014年10月30日于北京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
坚光法师出家修行几十年来,爱国爱教,为湖北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佛教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较高的声誉,深受各级领导和广大佛教徒的信任和爱戴。
同时坚光法师还是一位富有很高佛学理论素养的禅门后继人才,对佛教的经典教义有很深的研究,他积极主张佛法与世间法相结合,禅修、净修与戒修相融,坐禅与劳作相并的修行方式,深受佛教界人士的拥护。他不但精通佛法经典。而且还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他认为国家强大,佛法才能昌盛,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的日子。几十年来,他的这种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
本人因从事宗教工作近30年,与坚光法师交往较多,总想借机会宣传他的事迹,现适逢盛世,万象更新,特搜集整理这本书与读者见面。
本书重点介绍了坚光法师修行和弘法的历程,以及修复鄂州古灵泉寺等庙宇的过程,在写作中参阅了有关佛教书籍和有关资料、志书等。坚光法师本人也亲自审阅了书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鄂州市王持华和慧青等居士为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很多的帮助和资助。鄂州市宗教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古灵泉寺等有关法师,湖北省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宗教文化出版社等给予了许多指导和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因时间仓促,加之本人水平有限,书中内容和文字可能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有关人士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万分诚谢。
作者
2014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