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类的未来会好吗(精)/诺贝尔奖获奖者散文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国)爱因斯坦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类的未来会好吗》是“诺贝尔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有很大影响的自然科学家。他一生的活动是多方面的,其思想也是非常庞杂的。在哲学、宗教、自然、政治等方面他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这些散见于他零星著述、演讲、书信的思想,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回忆、纪念诸多同时代科学家的文字,足见他对人性也赋有深刻的洞察力。

内容推荐

《人类的未来会好吗》收录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爱因斯坦的散文作品。

我的一生都是在孤独中度过的。孤独让我在年轻时备受煎熬,在年老时又给我带来了许多甜美和快乐。

在自我之外存在着一个独立于人类的宏大世界,这个世界带着它那巨大永恒的谜团伫立在我们面前,我们能够部分地通过观察和思索来捕捉这个世界的片段。在思考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人会获得自由。

目录

第一辑 人生絮语

 我的自画像

 我这一生(节选)

 我的政治宣言

 我的世界观

 爱因斯坦一泰戈尔谈话录

 道德与情感

 论自由

 人生的意义

 关于财富

 善与恶

 人类为什么需要伦理文化

第二辑 人物素描

 在哥白尼逝世四百一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约翰尼斯·开普勒

 追忆莫里斯·拉斐尔·科恩

 瓦尔特·能斯特

 悼念保罗·郎之万

 史蒂芬·怀斯

 在H.A.洛伦兹墓前的致辞

 H.A.洛伦兹对国际合作的贡献

 波珀一林科斯

 恭喜佐尔夫博士

 贺阿诺德·柏林纳七十寿辰

 摩西·迈蒙尼德

 反法西斯斗士卡尔·冯·奥西茨基

 向萧伯纳先生致敬

 圣雄甘地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悼念居里夫人

 追忆马克斯·普朗克

 悼念保罗·埃伦费斯特

 悼念卡赞斯坦医生

 批评家

 新闻记者

第三辑 科学漫谈

 科学定律与伦理准则

 致意大利科学促进会的信

 1933年的德国——与普鲁士科学院的通信

 论科学真理

 科学的共同语言

 科学的国际化

 科学与宗教

 宗教与科学

 科学与文明

 科学与社会

 科学之困

 法西斯与科学事业——致西诺·罗科部长的一封信

 科学的宗教性

第四辑 教育漫说

 关于知识分子的组织

 保卫人类的未来

 写给耶路撒冷大学

 教育与世界和平

 论学术自由

 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谈谈古典文学

 论教育

 教师与学生——对孩子们的演讲

 关于教育:给一位小姐的信

第五辑 国家、民族与世界

 联合国和《世界人权宣言》

 黑人问题

 致阿拉伯人的一封信

 我的美国印象

 感谢美国

 答美国女士

 给日本小学生的一封信

 关于重建巴勒斯坦之演讲

 少数族群

 是否存在犹太人的观点?

 他们为什么讨厌犹太人?

 美国犹太教委员会

 给国务大臣赫尔帕赫教授的一封信

 反犹太主义与青少年学生

 犹太人的理想

 一封回信

 在犹太殉难烈士纪念碑前的讲话

 基督教与犹太教

 被驱逐的欧洲犹太人

 绝不能忘记

 犹太共同体——于伦敦的演说

 答犹太青年

 犹太人的使命

 巴勒斯坦垦荒者

 和平

 失乐园

 对欧洲当前局势的观察

 迈向一个世界政府

第六辑 社会万象

 文化衰败的症候

 论战争威胁的消除

 国家良心与个体良心

 给罗斯福总统的一封信

 人权——致芝加哥律师“十诫会”的信

 一次领奖致辞

 女人与战争

 道德的堕落

 在一次捍卫言论自由集会上的讲话

 社会与个人

 时代的遗产

 那决定性的十年

 致一位爱好和平的人士的信

 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

 1932年裁军会议

 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

 人类生存的目标

 人类的未来会好吗

试读章节

我这一生(节选)

我静坐于此,想要提笔直抒胸臆。我现年已六十有七,此时此刻竞颇有些总结人生之感。这不仅是因为斯克里普博士一直劝我动笔写点什么,主要是我也觉得该写点东西回顾一下自己走过的路。我想,对自己挣扎探寻之路的回望必定有助于那些同我们一样奋斗着的人。不过,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我也深知这样做效果非常有限。不管一个人的学术生涯多么短暂,多么有限,不管他一路上犯了多少错误,要想把他的经历中值得拿出来说的事阐述清楚也是一件极其难办的事。毕竟一个六十七岁的人不见得能完全拾起他五十岁、三十岁乃至二十岁时的状态。每一份回忆都会被当下的状态所影响,甚至还会因此传递出虚假错误的观点。这种无法完全还原过往的担忧总会让人踟蹰不前。但无论如何,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比起其他思考方式来总能让人有意外的收获。

我比较早熟,所以在我还是个青年时,我就清楚地知道大多数人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奋斗目标都是没有意义的。不久之后,我又发现了这种追求的残酷之处,这种残酷在过去被小心翼翼地包裹在虚伪和华丽的辞藻背后,掩人耳目的程度比当今时代要严重得多。只要目标和希望伫立在那里,就吸引着人们去奋斗,去追求。一般人在追求的过程中满足追求本身,对于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言,这种追求丝毫满足不了他们。要逃离为追求而追求的这种局面,首要的道路就是诉诸宗教信仰,宗教信仰通过传统的教育机器被灌输进每一个孩童的心灵中。所以我父母虽是没有宗教信仰的犹太人,但借助这种灌输我在孩童时代却成了一个虔诚的教徒。然而,这种虔诚在我十二岁那年就突然不见了。通过阅读科普读物,我很快就认定《圣经》中的大部分故事都是虚构的。结果便是,我成为一名热切(说狂热也不为过)的自由思想者,我脑海中形成了这样的印象:国家通过谎言有意地给青年人洗脑。这是一种极具冲击性的印象。自此我不再相信任何类型的权威,我开始对所有特定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的活跃信念保有一种怀疑态度,这种怀疑态度跟随我一生,只是由于后来对因果关系理解得更深刻让我的态度稍微有所缓和。

少时的宗教信仰是我将自己从“唯我”的锁链中解脱出来的一种尝试,是我将自己从由愿望、希冀和单靠感觉主宰的生活世界中解放出来的一种尝试。但我很清楚,我已经丢掉了这一信仰乐园。在自我之外存在着一个独立于人类的宏大世界,这个世界带着它那巨大永恒的谜团伫立在我们面前,我们能够部分地通过观察和思索来捕捉这个世界的片段。在思考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人会获得自由,我很快就意识到我所尊敬艳羡的许多先贤都是借由这种方式来获得内心的自由和安宁的。在能力范围内从精神上把握外部世界,这个想法总是有意无意地闪现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我认为的值得追求的至上目标。过往以及现今那些被这种想法激励且身体力行从而获得了对世界的真知认识的人都是值得我追随的好友。与通向宗教乐园的道路不同的是,这条探索之路艰辛枯燥,但它是那样可靠以至于我从未后悔选择了这条道路。

不过我此刻所说之事也只是在某种意义上才是对的,你不可能通过寥寥几笔就能完全描绘出一个有着千丝万缕细节的复杂事物。如果一个人懂得享受条理清晰的思维,那么他势必会在其他方面有所耽误,而且他的心智也会朝着特定的方向发展。(我喜欢思维的条理性)所以在我回忆那些发生在千变万化情形中的事实时,我偏重的是看透往事背后统一的发展规律。外部情形的变化万端与思维的短暂褊狭会使一个人的生活都被琐碎填满。对于我这类人来说,当我的主要兴趣开始从关注短暂瞬间与微小个人转向捕捉事物的概念时,我就实现了自我飞跃。从这点上说,尽管我上文只有寥寥数语,但已经说明了足够多的真理。

那么,确切点说,到底什么才是“思考”?“思考”不是接收知觉印象后浮现出的记忆图景,“思考”也不是这些记忆图景先后浮现并形成组合序列。但当特定的图景从许多类似的组合序列中反复地脱颖而出,并作为序列中的主导因子将这些组合序列编织起来使得这些散漫序列获得了条理时,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类图景称为概念,借助概念这一工具我们就能实现思考。在将散漫的自由联想和“白日梦”一般的意向转向思考的过程中,概念或多或少是起着主导作用的。当然,概念不一定会被束缚在词句这类能被理解并且不断重复的标识之上,词句的最大作用在于它能够方便思考和交流。

但读者可能会问:是谁给一个人权利让他在存在问题的领域中粗心大意地总结出粗糙的观点又不尽力去证明呢?为此我所做的辩护是:我们所有的思考在本质上而言就是对概念的自由运用,而对概念自由运用得恰当与否完全取决于我们借助概念的帮助对自身知觉所达到的理解深度。“真理”概念尚不能被应用到这种范式结构中,在我看来,只有当运用概念的元素和规则得到广泛的理解之后,我们才能讨论“真理”概念本身。

毫无疑问,不借助词句标识我们的思维多数情况下也能运转自如,并且很多时候还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否则,我们也不会在某些时候突然自发地“怀疑”起一些经验来。当经验与已被我们内在固化的概念世界发生冲突时,对经验的“怀疑”就会产生。这种尖锐且强烈的冲突不断地作用于我们的思维世界,并对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我们的思维世界就在这种不断与“怀疑”展开对抗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升华。

我在四五岁时就有过一次怀疑的体验。有一次我父亲拿了一个指南针给我,它的指针坚定地指向北方,这不同于任何能在无意识的概念世界里找到对应项的其他事物,这些事物遵循直接“接触”所产生的作用力。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我非常确信自己记得)这一经历带给我的深沉持久的影响。人对于自己从小熟知的事物是不会产生太多惊讶与怀疑的,人不会对下落的物体、风雨、月亮以及月亮为什么不会掉下来、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差异等等这些熟知的事物和现象感到惊讶和怀疑。(所以我怀疑)在这一现象背后必定隐含着什么更深层的东西。

P4-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