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各种民间社会规范,与国家法存在冲突,如何对待和处理这种冲突,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民间社会规范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适用是有着深厚的基础的。基于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社会关系,民间社会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中的适用,有其合理性,适用民间社会规范解决纠纷,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更有效,更能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如果一律以国家法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有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激化矛盾。因此,国家法在某些情况下有必要做一些让步。
要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民间社会规范与国家法的融合。要有效地向民族地区农村推进国家法,必须创造相应的条件,如果这些条件尚不具备而强行推进,既会遇到阻力,也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法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法人类学为视角》作者何立荣、覃晚萍。
村民自治的发展成果不单诠释乡村民主的发展,也能帮助了解中国现今的民主政治制度。总而言之,合寨村村民自治制度是亘古未有的政治民主事业,是一个农民“好当家,当好家”的渐进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与提高。
何立荣、覃晚萍所著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法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法人类学为视角》研究运用法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综合了法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和统计学的理论和原理,深入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以多种方式进行田野调查,获取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法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田野调查以广西与云南两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农村为重点。在收集大量的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从中找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法治建设的设想。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二、学界对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和不足
三、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四、田野调查情况
五、结论
第一章 历史上的民间法
一、苗族埋岩
二、侗族侗款
三、瑶族石牌
第二章 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中的民间法
一、成文民间法
二、不成文民间法
第三章 民间法的运作
一、广西靖西县录峒乡“婚内”强奸案
二、十八家通奸案
三、金秀镇三片村偷松木案
四、长垌乡三角村偷八角案
五、三角乡郎旁村车祸案
六、金段屯故意伤人案
七、村民“祭龙”纠纷
八、“苗子”狗肉店店名纠纷
九、村民王××偷鸡案
十、大倮者村委会小倮者上寨村小组林地纠纷案
十一、村民周××与刘××婚姻彩礼纠纷案
十二、大花簸腻村婚姻调解案
十三、老寨村的土地纠纷
十四、村民舒××的烦恼事
十五、讨秋笋纠纷
十六、采石引发的纠纷
第四章 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冲突和调适
一、民间法在与国家法的冲突中的地位
二、不同地区民间法作用的差异
三、民间法与国家法关系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刑事法治
一、冲突与调适:民族地区农村刑事法治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
二、退与进:国家法在民族地区农村刑事法治中的适用
三、刑法在民族地区农村的变通
四、刑事和解在民族地区农村的提倡
第六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立法问题调查研究
一、西部民族地区自治立法的现状、问题及成因
二、西部民族地区自治立法的原则
三、自治法规变通法律、行政法规的范围与限制
附录1:三江侗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附录2: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第七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一、村民法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二、村民法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的民间法分析
三、加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
附 录1:“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法治建设”调查问卷
附 录2:调查问卷统计表
第八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依法行政调查研究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实施依法行政面临的问题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实现依法行政的对策
第九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调查研究
一、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纠纷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纠纷解决方式
三、构建和谐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纠纷解决机制
第十章 出嫁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调查研究
一、 “出嫁女”问题的由来及其现状
二、民间法语境下的“出嫁女”土地权益
三、国家法视野下的“出嫁女”土地权益
四、国家法与民间法在“出嫁女”问题上冲突的根源
五、解决“出嫁女”问题的路径
第十一章 关于村民自治的调查研究
一、村民自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重大意义
二、合寨村村民自治制度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就
三、合寨村实施村民自治的经验
四、合寨村实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