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80后都是独生子女,为人父母后,不知道如何和子女相处。老人们则习惯用老一辈的方式去教育孙辈。殊不知,时代更替,那些老一套的教育方式早已不符合现代的教育理念了。各个领域都需要真东西,教育尤其需要真诚,这本由吕瑜洁所著的《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孩子(写给女儿们的50封信)》很真诚,能帮助很多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孩子(写给女儿们的50封信)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吕瑜洁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很多80后都是独生子女,为人父母后,不知道如何和子女相处。老人们则习惯用老一辈的方式去教育孙辈。殊不知,时代更替,那些老一套的教育方式早已不符合现代的教育理念了。各个领域都需要真东西,教育尤其需要真诚,这本由吕瑜洁所著的《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孩子(写给女儿们的50封信)》很真诚,能帮助很多人。 内容推荐 吕瑜洁所著的《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孩子(写给女儿们的50封信)》共收录作者写给两个女儿的50封信。作者将自己30多年的人生经验,化为一个个情真意切的小故事,向女儿们娓娓道来。主要分为学习、生活、亲子关系等三大板块,希望孩子在性格、习惯、品德、情商等方面健康、阳光地成长。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目录 自序: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一、学海无涯 唯书和时光不可辜负 你思,故你在 不是为了被世界看到 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 和考试和解 挫折,来得越早越好 笨功夫,并不笨 笑纳你的困顿期 有些弯路,需要你自己去走 总有一件事情让你痴迷 把喜欢沉淀为信念 你想要的,时间都会给你 你有多努力,就有多自由 庄严感,凝聚向上的力量 有些道理。需要我们去悟 二、生活无限 清贫的日子一样有滋有味 那些记忆中的味道 一包荔枝和一道疤痕 “女汉子”是这样炼成的 自己种的土豆特别香 有些“苦”,需要你自己去尝 既然总有遗憾,不后悔 选择,或许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 你的眼里,有我曾经的样子 不负身体,方不负自己 稀罕自己的“臭皮囊” 你有趣了,生活才有味道 你能在石头上睡觉吗? 心中盛开善意的花 生命不可或缺之“厚”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你究竟是哪里好? 你是一棵抗晒的菜吗? 成为自己的雕刻师 对生活有所期待,对自己有所要求 欺骗我们的,是自己 有些事情,不值得纠缠 走过千山万水,原来是“格局”二字 三、亲情无边 背起行囊走天涯 读城记 委屈的泪妈妈替你擦 不想用爱绑架你 猜猜我有多爱你 因为爱,所以爱 将我心,比你心 不说“为了你” 在一起的时光 做一个从容淡定的母亲 长成属于你们自己的样子 我在原地,等你回来 妈妈住进了我们心里 后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试读章节 唯书和时光不可辜负 亲爱的欢乐: 某晚9点,我下班回到家,姐姐卧室的灯还亮着,捧着《意林》,看得如痴如醉。我说:“不早了,快点睡吧。”姐姐说:“哦,我想把这个故事看完。”于是,我轻轻掩上门,不忍再去打扰。妹妹已酣然人梦,床头手机里的有声书正播放着一个个儿童成语故事…… 孩子,你们都已经爱上了看书、听书,享受到了书带给你们的快乐,妈妈很欣慰。 如果说有一样东西,无论你开心、忧伤,抑或烦恼、孤独,它都会无怨无悔地陪伴你,那么,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书。如果今生选择与书为伴,那么,这一辈子,你的精神世界都不会陷入绝境。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从有记忆以来,家里就有很多书、报纸、杂志。别人家的爸爸是“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我爸爸却从不抽烟,很少喝酒,最大的爱好是看报纸、逛书店。虽然父母工资微薄,但买书、订报的开支,父母从来没有省过。 每次去新华书店,我最喜欢去儿童书柜台,里面有各种连环画和小人书,好像是五毛钱或一元钱一本。我把脸凑到柜台玻璃上,仔仔细细地将每本书的封面看一遍,从书的封面猜测内容是否好看,选好后让售货员阿姨拿给我。每次去,爸爸总会买几本送我,我会开心一整天。 10岁那年,爸爸妈妈送给我一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林汉达先生主编的《上下五千年》。这套书分上、中、下三册,外面有一个深蓝色的书套,是20世纪80年代的畅销书。林先生深入浅出、生动流畅的叙述风格,开创了通俗历史读物的一个新时代。最近回老家,我又找出了这套书。虽然纸张已经发黄,书角已经起皱,但我仍视若珍宝,并准备推荐给你们看。 小学高年级时,父母带我去新昌图书馆办了借书证。从此,我如鱼得水,就像大文豪高尔基先生说的那句话:“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我陆陆续续看完了《365夜》《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皮皮鲁和鲁西西》《三毛流浪记》《十万个为什么》……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孩子们爱看的书,我几乎都看过。 初中、高中的六年,虽然学习越来越忙,作业越来越多,但书桌上的课外书似乎一直没有间断。那时正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我的阅读口味从儿童故事转向了文化散文。 那几年,余光中、余秋雨、刘墉、张晓风、席慕蓉、龙应台、三毛、罗兰、张爱玲、白先勇、舒婷等作家的书,滋润着我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刘墉写给他刚考上高中的儿子刘轩的系列书信集《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深深吸引了我。如何面对青春期的迷茫?如何蜕变成一个成熟的人?这些书给了我答案。 当然,我也瞒着父母,读完了琼瑶的50多本爱情小说。从《窗外》到《在水一方》,从《六个梦》到《梅花三弄》,无数个夜晚,我默默地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 P7-9 序言 在目前出版市场不很景气的情况下,出书,对作者和出版社而言,都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想写一本怎样的书? 关于亲子教育类的书,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似乎一点都不为过。我读过的亲子教育类书中,有两本给了我许多启发。一本是《哈佛女孩刘亦婷》,另一本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既然市面上已经有这么多优秀的亲子教育类书籍.我为何还要写这本书? 促使我下笔的,是因为小女儿欢欢。欢欢读一年级时,因为不曾上过学前班,拼音基础较弱,学得有些吃力。如果第二天有考试,欢欢就会很担心,怕自己考不好。 我忽然就想到了自己小时候,也曾一直害怕考试,将考试看得比天还大。虽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总害怕万一考砸了怎么办?所以,从小学到高中,无数次考试,都是我的无数次梦魇。 直到经历过高考,我才终于明白,如果学习是一场需要耐力、毅力和恒心的长跑,那么,考试就像长长的跑道上那大大小小的跨栏。每一次跨越,干脆利落地跨过去了固然精彩,但难免摔倒几次,又有何妨? 于是,我敲击键盘,写下了给女儿们的第一封信——《和考试和解》。欢欢看了后,搂着我脖子说:“妈妈,你说出了我的心情呢……”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回忆,就像开了闸的洪水,源源不断地席卷而来。我将自己30多年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化为一个个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向女儿们娓娓道来。《唯书和时光不可辜负》、《你想要的,时间都会给你》、《猜猜我有多爱你》、《委屈的泪妈妈替你擦》等50封信,成了女儿们的“睡前书”。 写着写着,我忽然明白了,我想写的,不是一本教孩子“成功学”的书。 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缺少的不是如何追求成功.而是如何面对失败,如何接受平凡。当孩子达不到父母心目中的所谓成功时,父母是否失落?孩子是否焦虑?如果失落、焦虑伴随父母和孩子一生,往往容易嫉妒、计较、抱怨,活得不快乐,那将是多么糟糕的事。 我总觉得,我们的教育,把“成功”的含义狭隘化了,认为成名、成家、当官、发财才是成功。这样的成功,好比干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样的成功,无疑是个小概率事件。 我心目中的“成功”,可以定义为“成长”。在我看来.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能凭自己的能力拥有一份合适的工作.自食其力,这样的人生,就是成功的。这样的成功,相信大多数人甚至所有人通过努力都能达到。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达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每个孩子都可以“成长”。 因此,在我心目中,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我们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最后,感谢武汉大学出版社,愿意为我这个无名小卒冒一次险。能如愿出版这本书,幸甚。 2016年12月1日 后记 陆陆续续写完了给欢乐的50封信。即将集结成册时,忽然有了一种不舍。 写信的日子里,总有干言万语涌上心头,想要倾诉。也总有一些往事感动自己,想要分享……于是,有了诸多不舍。 有好友问我,看你写了这么多信,能否简单概括一下,怎样的父母,才算是好父母? 我忽然想到了齐白石大师的一句名言:“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媚俗,太不似欺人。” 好父母,似乎也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既像父母又不像父母。像父母,是要在心中明白,身为父母,自己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像父母,是要提醒自己,和孩子在一起,不要“端”着架子,而要放下身段,放平视角,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心目中的好父母,有很多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给孩子善意的、平等的爱。 比如。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省吃俭用供儿女上学的父母。他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因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大多没有文化。但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善良、朴实,让孩子从小就懂得,父母不易,生活不易,一切都要靠自己。唯有好好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样的父母,无疑是好父母。 比如.电视剧《成长的烦恼》中那对善解人意的父母。有一次.大儿子麦克拒绝去学习跳舞。爸爸看出儿子是害怕被喜欢的女生看不起,就幽默地说:“你反过来想这件事,通过跳舞你可以和她手拉手,脸贴脸。你如果掌握这个诀窍,你会让她融化。你就学会了魅力。”他们懂得孩子心理,善于和孩子沟通,用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化解孩子的烦恼……这样的父母,无疑是好父母。 比如。余光中、刘墉、龙应台、张晓风、杨澜……他们,都不是虎爸虎妈,而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慈父慈母。从他们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们在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性格、理性的思考能力上,花了很多心思。他们该放的放,该抓的抓,在收放自如间赢得了孩子的尊重和爱戴……这样的父母,无疑是好父母。 当然,还有我的父母。在那个物质清贫的年代,父母用他们的爱,给了我一个有滋有味的童年和青少年。认真、努力、自信、乐观,是父母从小就教给我的让我受益终身的礼物。 某晚,我和欢乐闲聊。我问:“你们觉得妈妈怎么样?”没想到,她俩异口同声地说:“你好像不太像个妈妈呢!”我暗喜.自认这是女儿们给我的最高评价。 爱之道无他:用对的方法,爱对的人。 期待下一个十年,与女儿们的青春期相遇。也期待下一个十年,能再为她们写一本家书。 2016年11月20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