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面鲜红的锦旗撩花了眼睛,每一个从枪林弹雨里战斗过来的人都深切地感觉到:这不是简单的一块绸缎,不是简单的几个字,它渗透着全体战友的精力和智慧,爱和恨,无边的英雄气概。这是赤诚的忠心和鲜血换来的荣誉!
《走向胜利(周洁夫经典作品集)》由周洁夫著。
《走向胜利(周洁夫经典作品集)》是周洁夫的经典长篇小说,1946年7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向解放区发动了疯狂的进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驻扎在北满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前后三次出击松花江地区,有力的配合了南满兄弟部队的军事行动,沉重的打击了来犯之敌,1947年冬天东北人民解放军发动的的冬季攻势,歼灭敌人十余万人,攻克了敌人的四平等重要城市,奠定了东北解放的基础。
最后下车的是个高个子,唯独他的肩上背着一支三八步枪。那人高颧骨,高鼻梁,戴一顶蓬蓬松松的白兔皮帽,没有放下帽耳,因此身材显得更高。宽大的脸上围了半圈乱蓬蓬的络腮胡,差一点跟帽檐上的兔毛连接起来。他稳步走到队列跟前,用宽亮的嗓门喊了声“立正”,船一样的軏韃先后收了进去,并在一起。高个子迅速扫了一眼,发现多数人过分紧张,不是胸脯过挺,就是头抬得太高,队列变成一条曲线。他锁起浓眉喊了声“报数”,却省了个“向右看齐”的口令。他认为这个口令是多余的。
尖细、洪亮、低沉、粗哑的声音接二连三地爆响,一顶黑狗皮帽子往左甩了甩,抛出个数字,下手的淡黄脸汉子没有张口,声音中断了,队列中有人发出笑声。戴黑狗皮帽子的细长个子急了,尖声重复了一遍,同时抬起胳膊撞了撞紧邻,淡黄脸汉子才用受惊的声音叫出:“十七!”在继续报数声中,后排一径发出吃吃笑声。
最后一伍报完数,后排末尾有个沙喉咙叫:
“老洪!后排少一名。”
有人咕嚕了两句:
“还叫老洪哩!你没有穿上军装?”
高个子好像什么都没听到。拉住枪皮带向前走一步说:
“同志们!不累吧?”
“累倒不累。坐了三天火车,两条腿都快左端了。”这话又引起一阵吃吃笑声。
“不累咱们就赶路。走一走,腿就活了。”
淡黄脸汉子听说要走,急忙往前跨了一步,搓着骨节粗大的手说:
“老洪,我有个亲戚在街上,想去看看……”
“算啦算啦,谁都有一亲半故,咱们不是看亲戚来的。”后排有人嚷起来,打断他的话。
戴黑狗皮帽子的细长个子一伸手,把他拉回原位:
“到了部队捎信吧。”
高个子走到淡黄脸汉子跟前,拍一拍他的肩膀:
“方世兴,到了部队我给你写信。说你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叫你的老丈人写慰劳信来,好不好?”见方世兴垂下眼眉不答话,便放大声音:“还是赶路要紧,对不对,同志们?”
“对!对!”
“走!赶路要紧!”
“早到早扛枪!”
队列里轰轰一片喊叫声。虽是零乱,却蛮有精神。高个子笑了笑说:
“可得走整齐呵,别让城里人笑话。”说罢抵住枪皮带,甩开一只空着的长胳膊,带头走了。
这列穿着新军装的队伍走出火车站,穿过结了薄冰的柏油马路,向南走去。本来他们还可以换车,再坐几站火车。可是近来军运繁忙,火车不准什么时候有,说不定还不如走路快。再则高个子老洪有个打算:该让同志们练练腿劲儿,增加一笔当革命军人的资本。
哈尔滨的早晨不但冷,而且冷清清,离火车站越远人越稀,走好久才能遇见一辆敞篷马车,或是一两个行人。这也难怪,杜聿明天天吹嘘要进攻哈尔滨,特务乘机捣乱,经常在清早黑夜打黑枪,市民们没事很少出门。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