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合禄、王卿编著的《五运六气天文历法基础知识--黄帝内经天文历法基础知识》是一部论述天文历法和中医,辨证论治,中医理法方药的理论图书,是研究五运六气的基础知识的一部分,是中医理论基础的重要基础部分,是西医和中医在学习时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本书内容详实,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五运六气天文历法基础知识 黄帝内经天文历法基础知识》:
帝曰:有不袭乎?岐伯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帝曰:非常而变奈何?岐伯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素问·五运行大论》说:“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帝曰:病生之变何如?岐伯曰: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素问·五常政大论》说:“不知年之所加,气之同异,不足以生化。”《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数之可数者,请遂言之。”
经文告诉我们,判断五运的太过、不及、平气的关键在于“始春”。而《内经》对春天的解释有两种:一是从立春到立夏为春天,如王冰注“始春”,谓春始于立春日。这是以太阳运动规律所划分的节气。太阳运动是六气划分的依据。二是以农历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天,称为“春三月”,此始于正月朔日。这是以朔望月运动规律所划分的月份。在传世农历的历元年,这二种春天的始点皆在立春日,即正月初一合于立春日。其后则有差错,过60年就又重合于始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