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非比寻常(中文系Ⅱ)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师江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师江著的《非比寻常(中文系Ⅱ)》结构上采用悬疑的方式,靠主人公李师师与大学女同学左堤的爱情大悬念往前行走。

作为情爱为核心的小说,重要的是如何有与众不同的情爱状态和方式,使之不同于情爱流俗。本文的核心情爱观是:主人公在极为纠结的情爱处境(异地恋,情欲冲动,数年的纯爱)中,逐渐“变态”,将灵与肉截然分开。师师只有在与陈丽娜的关系中,情欲和肉体的关系才得到释放;而与左堤的几夜相处,却毫无肉体上的冲动(虽然在信中极尽淫荡之能事)。与薛婷婷等女孩子的接触,也无肉体的兴致。而他对青春纯爱的念想,则完全托付与左堤。这种状态导致他的背叛与“不忠”:在与左堤的书信谈情中,却同时与陈丽娜翻云覆雨,虽有纠结,但总体并不觉得罪恶。在这一点上,主人公对情爱的观念跳出传统的“忠诚”概念,畸形的环境导致“灵肉”不一,作者此举不是为了证明正确,而且写出另一种状态与可能性,其中的是非,留给读者评判思考。

这是小说中重要的情爱观:理想的灵肉合一、忠诚的情爱观只是理想,现实处境中对情爱应该有更深的实践与同情,它无对错,只是在人性的隧道中探幽。

内容推荐

李师江著的《非比寻常(中文系Ⅱ)》讲述了中文系学生李师江从北京毕业后,回到家乡福建,成了一名普通的机关职工。单位的沉闷和繁琐令他感到压抑,对未来的迷惘与期待又令他不时躁动,尤其是与大学时期女友左堤的异地恋,更令他陷入了深邃的情感挣扎。像一切不甘于平庸的年轻人一样,主人公渴望破茧而出,也像一切初涉社会的年轻人一样,主人公面临着现实生活中的诸多考验。人是否有权利活得非比寻常?这是李师江对自己发出的终极之问。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在父亲的观念中,全世界的人都应该在老家宁德县城上班,或者,宁德人就应该在宁德上班。这让父亲有点失望。对他而言,读书的目的就是找一份工作,可以不晒太阳,国家能给你发工资,如此而已,你又何必跑大老远去呢。

“跟领导说说能不能调回宁德,家里也可以照顾到你,外面总是吃不好的。”母亲突然冒出奇思妙想。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突然使我恼怒起来,我咆哮道:“你们能不能别管我的事。”

他们诧异地看着我像一头豹子咆哮而去。

情绪不稳定是我身上最突出的特点。

我开始上班,应该是整二十三周岁,当然不是非常精确。小时候在家里,妈妈给我过过几个农历生日,后来长大就几乎没有怎么过生日,便也忘记了自己的生日的准确时间。究其原因,第一是我很懒,能省略的事儿尽量省去,以便多一点点时间睡觉、幻想与自艾自怜。这种懒也导致我厌恶生活的诸多仪式,生日仪式、结婚仪式、死亡仪式,于我看来,简直多余,这一点将贯穿在我生命中。第二是在我二十三年的生命里,我也不觉得有过可以庆祝的时刻,有过内心真正的喜悦,可以用鲜花与蜡烛来铭记。上初中的时候,我去镇上的派出所办理一个证明,应该是学籍证明之类,办事员问我的生日,那时我记得我的生日应该是农历六月,按照常理阳历应该是七月,但是我脑子紧张短路,居然再减去一个月,随口报了一个五月二十二日。后来我身份证上都是这个日期,与我的真实生日相去甚远——连身份证上的生日都是一个无辜的谎言。

二十三周岁,对有的人来说,已经是阅历颇丰的成熟季节,但对我来说,依旧是懵懂的时期,在我内心中,我确实没有明白长大成人是怎么回事。

我所得到的并非心仪的工作,甚至,在潜意识中,这个工作只是权宜之计,因此我没有喜悦之感,更无踌躇满志。唯一让我有点兴奋的是,我以后可以不在闹哄哄的充满脚臭与鼾声的集体宿舍里过日子了,我面对的将是全新的个人生活,一种未知与不确定的因素,让我有点儿憧憬。

生活中未知的部分才是我的兴奋点。

按照惯例,得到人事处去办理人职手续。这个手续让我有点担心,因为我没有大学英语四级证书,不知道会不会卡在这里——正常人职的大学生必须带着毕业证、学位证、大学英语四级证书乃至学校推荐信。如果他们发现我只是一个名牌大学里最烂的、连大学英语四级都过不了的劣质品,会不会打发我去回炉?我就是那种悲观的性格,能把事情想到最坏。当然,如果出现这个问题,我倒是还有一招——说谎。

比如谎称大学英语四级证书在路上丢了或者忘记在家里之类。虽然我很讨厌说谎的人,但是对我自己倒不是特别严苛,何况为了反抗罪恶的英语考级制度,我的谎言颇有正义成分。说谎可以把这件事拖一拖,如果他们最终非要我拿出证件,我也是有办法的。我刚到这个城市,对于办假证的渠道还不是很熟,但一定可以办到。

假证遍布每个城市,是刺向烦琐手续的一把利刃。

人事处的马处长很严肃地看过我的证件之后,已经确定我是名牌大学的高才生,也完全失去了警惕。他用最具文化涵养的语调与我寒暄片刻,问清我的来路,并且欢迎我成为这个单位的生力军。我在言谈之间也无意中将自己打扮成品学兼优之士,之前的担忧都太多余,在办理完手续一阵窃喜之后,深深的绝望几乎令我想哭出声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体面的人都是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动物。

谈谈我所在的单位吧。(P4-5)

后记

人间最美,不过小情小欲

对于《中文系》系列,我的定位是爱情小说。在我对爱情每有新的感悟时,便写一本。

写爱情有多难?很难!几乎你能想得到的爱情模式都被人写过:《梁祝》、《泰坦尼克号》,乃至不伦的《洛丽塔》、《钢琴教师》。那么,还有什么值得写的?我想,有的,就是贴近自己的生命体验。因此,这部小说的文字,几乎紧贴了自己的发肤、情欲、孤独、绝望与梦幻,我认为这是爱情最细微的组成部分。“下流而不俗的品味”,这是我所追求的。我希望读者能感受到带着体味的呼吸。我希望近乎赤裸的真诚能不被误解到道德的尺度。

而谈到小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现代性,就是说,你并非以陈旧的经典美学来关照自己的生活,应该有前瞻性、人性与永恒性。这是由作者的三观与学识来决定的。这一点上,我不由想起经典的爱情小说《红楼梦》,它确实是充满现代性的。曹雪芹用贾宝玉的价值观来表现自己的三观。《红楼梦》中,用秦可卿和袭人完成了贾宝玉在情欲上的成人礼,而后洋洋洒洒表现宝玉的情爱世界、意淫人生。在曹雪芹看来,情欲一关乃是人生必修之课,但不值得大书特书;而与姐妹们的谈情说爱,小情小怨,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至于荣华富贵、光宗耀祖这种等而下之的事,则由贾政等俗人们折腾吧。由此,《红楼梦》跳出才子佳人洞房金榜的通俗,跳出了时下艳情的流行,塑造了一代情痴情贪贾宝玉,什么爱我都想要,终成绝唱。贾宝玉的爱情世界多姿多彩:林妹妹代表天人之爱,薛宝钗代表世俗之爱,金陵诸钗各有不同的分工。曹雪芹是一个有现代性与永恒性的作家,思想永不过时,中国的新旧小说,只此一家。

在大观园的莺莺燕燕世界里,贾宝玉以情立世。倘若我们塑造一个现代彷徨青年,女人对他爱理不理的,却以宝玉之范来写,必定是东施效颦——名著是用来理解的,而不是用来模仿的。说了这么多,意即让读者了解《中文系》世界里的男女,每一个女性与男主的关系,都是男主在情、欲、爱的世界里不同的一扇窗口。在我看来,爱情并非忠贞不渝白头偕老两情相悦诸如此类的概念,爱情是一点一滴,如露如电。与你厮守一生的,那未必是爱情,也许只是苟且;与你擦肩而过永不再见的,也许有爱的真谛。这一点,务必请读者悉心体会,勿入流俗。

之所以画蛇添足说了这么多,在于一部长篇的写作,用心的部分,期盼能被读者洞悉。因为这是一个被道德与不道德、正能量与负能量等概念覆盖的社会,这种境况对艺术、对人性而言,是极具遮蔽性的。《中文系》系列是几部只写一点点小情小欲的小说,不励志,不完美,主人公性格有缺陷,如一棵长歪的树,我要的只是这一点残缺之美。我希望这点小爱在读者眼中不被流俗遮蔽,自有它小小的光芒。

另外,在《中文系》发表之后,热心而莽撞的读者纷纷来打听,左堤现在怎么样了?我相信,《非比寻常:中文系2》的读者大概也试图索求真实性。因此,我再强调一遍,小说是一门虚构的艺术,但可能立足于真实的背景,请勿对号入座。具体而言,这本书是以我工作生活过的单位为背景,但是人物,请相信,那一定是我想象力的冒险,极端的虚构,虽然有可能有现实的蛛丝马迹引发的塑造基础。特别是,小说中的“李师江”,并非鄙人李师江。

2015年12月1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8: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