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残游记(无障碍阅读版权威版)(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清)刘鹗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刘鹗著的《老残游记》二十回,最早于1903年8月在《绣像小说》上连载;此后,又重新在天津《日日新闻》报上逐日连载。1907年,刘鹗又写了《老残游记续集》,共九回,于同年7月也在天津《日日新闻》报上连载。1929年,在刘鹗家中,又发现了《老残游记》的十五张残稿,仅四千七百多字,这就是《老残游记外编》。《老残游记》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在国外流传甚广,有英文、日文、法文、德文、捷克文、俄文、匈牙利文、朝鲜文等多种译本。

内容推荐

刘鹗著的《老残游记》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主人公老残行走江湖,以行医为业,他淡泊名利却心系国家命运,他看破红尘却关心民生疾苦。小说以老残的游历为线索,记述他在行走江湖时的见闻感想、所作所为,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与其他谴责小说相比,该小说的特别之处在于通过塑造玉贤、刚弼两个“清官”形象,提出了“清官误国害民”的独到见解。正如刘鹗自评所说:“历来小说,皆揭赃官之恶,有揭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也。”

目录

自序

第一回 土不制水历年成患 风能鼓浪到处可危

第二回 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

第三回 金线东来寻黑虎 布帆西去访苍鹰

第四回 宫保求贤爱才若渴 太尊治盗疾恶如仇

第五回 烈妇有心殉节 乡人无意逢殃

第六回 万家流血顶染猩红 一席谈心辩生狐白

第七回 借箸代筹一县策 纳楹闲访百城书

第八回 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树峪雪中访贤

第九回 一客吟诗负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谈心

第十回 骊龙双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声叶箜篌

第十一回 疫鼠传殃成害马 痢犬流灾化毒龙

第十二回 寒风冻塞黄河水 暖气催成白雪辞

第十三回 娓娓青灯女儿酸语 滔滔黄水观察嘉谟

第十四回 大县若蛙半浮水面 小船如蚁分送馒头

第十五回 烈焰有声惊二翠 严刑无度逼孤孀

第十六回 六千金买得凌迟罪 一封书驱走丧门星

第十七回 铁炮一声公堂解索 瑶琴三叠旅舍衔环

第十八回 白太守谈笑释奇冤 铁先生风霜访大案

第十九回 齐东村重摇铁串铃 济南府巧设金钱套

第二十回 浪子金银伐性斧 道人冰雪返魂香

老残游记续集

自序

第一回 元机旅店传龙语 素壁丹青绘马鸣

第二回 宋公子蹂躏优昙花 德夫人怜惜灵芝草

第三回 阳偶阴奇参大道 男欢女悦证初禅

第四回 九转成丹破壁飞 七年返本归家坐

第五回 俏逸云除欲除尽 德慧生救人救澈

第六回 斗姥宫中逸云说法 观音庵里环翠离尘

第七回 银汉浮槎仰瞻月姊 森罗宝殿伏见阎王

第八回 血肉飞腥油锅炼骨 语言积恶石磨研魂

第九回 德业积成阴世富 善缘发动化身香

老残游记外编卷一(残稿)

试读章节

第一回 土不制水历年成患 风能鼓浪到处可危

话说山东登州府东门外有一座大山,名叫蓬莱山。山上有个阁子,名叫蓬莱阁。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西面看城中人户,烟雨万家;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千里。所以城中人士往往于下午携尊挈酒,在阁中住宿,准备次日天未明时,看海中出日。习以为常,这且不表。  却说那年有个游客,名叫老残。此人原姓铁,单名一个英字,号补残。因慕懒残和尚煨芋的故事,遂取这“残”字做号。大家因他为人颇不讨厌,契重他的意思,都叫他老残。不知不觉,这“老残”二字便成了个别号了。他年纪不过三十多岁,原是江南人氏。当年也曾读过几句诗书,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教书没人要他,学生意又嫌岁数大,不中用了。其先,他的父亲原也是个三四品的官,因性情迂拙,不会要钱,所以做了二十年实缺,回家仍是卖了袍褂做的盘川,你想,可有余资给他儿子应用呢?  这老残既无祖业可守,又无行当可做,自然“饥寒”二字渐渐的相逼来了。正在无可如何,可巧天不绝人,来了一个摇串铃的道士,说是曾受异人传授,能治百病,街上人找他治病,百治百效。所以这老残就拜他为师,学了几个口诀,从此也就摇个串铃,替人治病糊口去了,奔走江湖近二十年。  这年刚刚走到山东古千乘地方,有个大户,姓黄,名叫瑞和,害了一个奇病:浑身溃烂,每年总要溃几个窟窿。今年治好这个,明年别处又溃几个窟窿。经历多年,没有人能治得。这病每发都在夏天,一过秋分,就不要紧了。  那年春天,刚刚老残走到此地,黄大户家管事的,问他可有法子治这个病,他说:“法子尽有,只是你们未必依我去做。今年权且略施小技,试试我的手段。若要此病永远不发,也没有什么难处,只须依着古人方法,那是百发百中的。别的病是神农、黄帝传下来的方法,只有此病是大禹传下来的方法。后来唐朝有个王景,得了这个传授,以后就没有人知道此方法了。今日奇缘,在下到也懂得些个。”于是黄大户家遂留老残住下,替他治病。却说真也奇怪,这年虽然小有溃烂,却是一个窟窿也没有出过。为此,黄大户家甚为喜欢。  看看秋分已过,病势今年是不要紧的了。大家因为黄大户不出窟窿,是十多年来没有的事,异常快活,就叫了个戏班子,唱了三天谢神的戏,又在西花厅上,搭了一座菊花假山,今日开筵,明朝设席,闹的十分畅快。  这日,老残吃过午饭,因多喝了两杯酒,觉得身子有些困倦,就跑到自己房里一张睡榻上躺下,歇息歇息。才闭了眼睛,看外边就走进两个人来:一个叫文章伯,一个叫德慧生。这两人本是老残的至友,一齐说道:“这们长天大日的,老残,你蹲家里做甚?”老残连忙起身让坐,说:“我因为这两天困于酒食,觉得怪腻的慌。”二人道:“我们现在要往登州府去,访蓬莱阁的胜景,因此特来约你。车子已替你雇了,你赶紧收拾行李,就此动身罢。”老残行李本不甚多,不过古书数卷,仪器几件,收检也极容易,顷刻之间便上了车。无非风餐露宿,不久便到了登州,就在蓬莱阁下觅了两间客房,大家住下,也就玩赏玩赏海市的虚情,蜃楼的幻相。P3-6

序言

清朝末年,中国处在严重的内忧外患中,有识之士呼吁改革,倡导变法。然而随着变法的失败、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人们才发现清政府“不足与谋”,于是抨击政府的言论渐起。在小说创作方面,则出现了一系列针砭时弊的作品,被称为“谴责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是《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四本书,被鲁迅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1857一1909),字铁云,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他出生于官僚世家,却不喜八股文章,不慕科场名利,精于算学,长于治河,善于乐律,通晓医术,乐于扶危济困。甲午战争后,刘鹗曾上书朝廷,希望引进外资来开矿山、修铁路,以期实业救国,却因此被构陷为通敌卖国的“汉奸”。“庚子之乱”期间,刘鹗曾以低价从俄军手里购买粮食用来赈济饥困的百姓,数年后却被政府以私售仓粟之罪名流放新疆,不久病逝于此。

《老残游记》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主人公老残行走江湖,以行医为业,他淡泊名利却心系国家命运,他看破红尘却关心民生疾苦。小说以老残的游历为线索,记述他在行走江湖时的见闻感想、所作所为,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与其他谴责小说相比,该小说的特别之处在于通过塑造玉贤、刚弼两个“清官”形象,提出了“清官误国害民”的独到见解。正如刘鹗自评所说:“历来小说,皆揭赃官之恶,有揭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也。”

民国十四年以后,《老残游记》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价值逐渐被人们重视。小说尤以描写见长,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刻画人物,作者都有意摒弃陈腔滥调,遣词造句力求新颖,以至文中的许多精彩章节,皆可直接当作美文进行赏读。如明湖风光、美人绝调、桃花山月夜、黄河冰封等片段,无不清新自然,读来鲜明生动,为同时代小说少有。

《老残游记》二十回,最早于1903年8月在《绣像小说》上连载;此后,又重新在天津《日日新闻》报上逐日连载。1907年,刘鹗又写了《老残游记续集》,共九回,于同年7月也在天津《日日新闻》报上连载。1929年,在刘鹗家中,又发现了《老残游记》的十五张残稿,仅四千七百多字,这就是《老残游记外编》。《老残游记》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在国外流传甚广,有英文、日文、法文、德文、捷克文、俄文、匈牙利文、朝鲜文等多种译本。

《老残游记》的语言精练流畅,其描写极具美感与表现力。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不少精彩片段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如《<老残游记>自序》《明湖居听书》(有的版本也叫《绝唱》),入选的甚至还有与之相关的研究性作品,如胡适的《(老残游记)的文学技巧》等。

《老残游记》虽为晚清白话小说,但毕竟与现代小说有所不同,尤其是文中的一些方言、典故和行文方式,对普遍读者来说仍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为此,我们对小说中的生僻字词及典故做了注音、解词、释典,必要时加以简要的串讲。本书的注释吸收了前人的一些成果,尤其对严薇青先生校注、严民先生整理的《新注本老残游记》时有参考,在此谨表谢忱。因注释者能力有限,失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2: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