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全章著的《中国近代作家片论》收录了作者十年来参与中国近代文学史写作和从事课题研究过程中探讨近代作家的文字。这些“作家论”在此前的成果中大都以碎片化方式呈现,故而将其集中起来,名之日《中国近代作家片论》。
“片论”云者,一则并非一部成体系的近代作家论,一些文学名家乃至大家未曾涉及;二是收录的作家大都限于特定的角度,揭示和呈现的只是其整体文学成就的一鳞一爪,并非全面的作家论。着眼于中国文学的古今之变,阐发近代作家的开拓性贡献,发掘一批未获重视的近代作家,是本书的旨趣。
胡全章著的《中国近代作家片论》收录了作者十年来四十余篇探讨中国近代作家的文字。基于原始报刊文献史料,透视严复、康有为、粱启超、黄遵宪、王国维、林纾、邱炜萲、蒋智由、毋暇、狄葆贤、金楚青、金松岑、廖恩焘、潘兰史、高旭、高燮、马君武、黄宗仰、曹亚侠、蔡元培、刘师培、陈独秀、周作人、吕碧城、林獬、彭翼仲、杨曼青、徐剑胆、蔡友梅、胡适、童太炎等三十余位近代作家某一时期或某一方面的文学活动与文学史贡献,是作者的写作旨趣。本书主要着眼于中国文学的古今之变,着力阐发近代作家的开拓性贡献,并打捞出一批未获重视的近代文学作家,得出了一些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观点。
第一编
魏源的诗文创作
严复早期政论文
梁启超与20世纪初年文界剧变
梁启超与政论文学的繁荣
梁启超与新体传记的兴盛
梁启超的新体杂文
王国维文学观与学术成就的现代意义
第二编
林纾:诗世界里先维新
毋暇:诗界革命前期重要诗人
廖恩焘:诗界革命一骁将
金楚青:诗界革命同路人
高旭与晚清诗界革命
高旭与晚清革命诗潮
曹亚侠:革命诗潮弄潮儿
第三编
新世瑰奇异境生——诗界革命视野中的康南海诗
从“才气横厉”到“唐神宋貌”——近代报刊视野中的梁任公诗
从“月晕础润”到“至斯而极”——近代报刊视野中的人境庐诗
诗界革命谁欤豪——近代报刊视野中的蒋观云诗
革命诗僧人——近代报刊视野中的黄宗仰诗
自成模范铸诗才——清末民初马君武诗歌
第四编
欲凭文字播风潮——《江苏》视野中的金松岑诗
鹭江诗人谁——《鹭江报》视野中的潘兰史诗
同是曾开风气人——《警钟曰报》视野中的刘光汉诗
以美人之心寄烈士之恨——《时报》视野中的平等阁诗
雌风吹动革命潮——《女子世界》视野中的吕氏三姊妹
会稽萍云女士和碧罗女士——清末新派诗人周作人的模拟女性写作
第五编
林纾的“白话道情”
邱炜荽的小说批评
胡适的白话小说
清末民初北方小说大家徐剑胆
清末民初京味小说名家蔡友梅
第六编
林獬的早期白话报与白话文
刘师培的白话理论与白话文
陈独秀的早期白话文学倡导与实践
翼仲和他的《京话日报》
清末民初白话文名家杨曼青
章太炎的白话述学文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