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往事》是重庆市一位资深法律工作者的人生随笔。作者周厚熙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总结了自己身处人生不同阶段童年、求学、参军、工作等各个阶段的励志心得。
《激流往事》不仅仅是一本个人传记,更是周厚熙律师多年来执业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对我国法治历程的经历体会,体现了一名老律师坚守法律信仰和奉献于法治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值得广大律师学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激流往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周厚熙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激流往事》是重庆市一位资深法律工作者的人生随笔。作者周厚熙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总结了自己身处人生不同阶段童年、求学、参军、工作等各个阶段的励志心得。 《激流往事》不仅仅是一本个人传记,更是周厚熙律师多年来执业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对我国法治历程的经历体会,体现了一名老律师坚守法律信仰和奉献于法治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值得广大律师学习。 内容推荐 《激流往事》是重庆市资深律师周厚熙先生的人生随笔。作者出生在旧中国,目睹了旧中国的世间百态,见证了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的局面,并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他在书中分别以童年逸事、青春瞳憬、壮志满怀、叟尽余热等四大篇章来同顾自己各个阶段的人生经历和修身心得。本书充分体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和关心社会发展、热心公益事业的博爱情怀。 目录 序 作者的话 第一部分 童年逸事 第一章 老屋屡现悲惨剧 第二章 夜劫我家魂未定 第三章 走近死亡被救回 第四章 情愫萦系石板凼 第二部分 青春憧憬 第五章 同归于尽做准备 第六章 令人心悬迎挑选 第七章 谈虎色变说瘴气 第八章 顿失恋情陷苦海 第三部分 壮志满怀 第九章 风风雨雨多磨砺 第十章 人为折腾天哭泣 第十一章 “归队”走过崎岖路 第十二章 撰写案例作规劝 第十三章 丰台好学事难忘 第十四章 敢冒风险更所名 第十五章 首出国门拓视野 第十六章 尽心做个好代表 第四部分 叟尽余热 第十七章 认真参与评议事 第十八章 甘为律师督察员 第十九章 精心呵护后来人 第二十章 喜游宝岛抒感怀 第二十一章 心余力绌著回忆 结束语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老屋屡现悲惨剧 时不再复我,往事可回游。 人,应具有过去、现在和未来。我的过去,怎么样?时常勾起我对往事的追忆。 寻根,认根,解根,是人的特有本性。尤其年近迟暮,回首往事,不禁寻思自己的根。追根溯源,不忘先辈。没有过去,便无未来。 我们的根,植于老屋。它不仅是一代代生命延续的见证,也是财富变迁的始发点,更是悲剧一再出现的事发地。 百年陈迹,尽收眼底;意外频发,令人叹惜!先辈们无尽无休的忘我奋斗,掀起了无数的波涛,发生了多少令人凄怆的故事。自然展现了上百年社会历史的一个横截面,可一叶而知秋。 老屋,位于四川省庆符县长沱村,是一个既富庶又贫困、既美丽又荒凉的村庄。 村后,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远远望去,群峰间环绕着厚厚一层云雾,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显得晶莹、清新;山缝间细水潺潺,流入逶迤弯曲的小溪;大雁凌空翱翔,白鹤栖满枝头。山间春色,红红绿绿,五彩缤纷,令人赏心悦目。 村前,有一条自西向东流的南广河,河面不宽,众称大河。这条毫无名气的大河,养育了两岸人民。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既是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的水源,又是水上运输动脉。大河穿越无数险滩峡谷,汹涌澎湃,带着人们的烦恼和希望,一泻而过。但到了这里,水流缓慢,微波涟涟,碧绿透明,水中游鱼、卵石清晰可见。半月形的沱,长约五里,故称长沱。 长沱河水,十分利于鱼类的生长繁殖,鲶鱼、鲤鱼、青鲌等,应有尽有。儿时常见钓鱼人在鱼饵上吐口水,口中念念有词:“口水是药,不钓鲶鱼钓青鲌!”还有,那长转不停的用来提水灌溉的巨型“天车”,让人深刻难忘,是长沱上游渡口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尽兴观览,景物不凡,宛如一幅色彩鲜明、新颖多姿的立体画卷。 该村地处丘陵地带,有良田数千余亩,田里既栽秧,又养鱼。良田间镶嵌着若干种植杂粮和蔬菜之类的旱地,沟渠分明,整齐划一,高处眺望像白瓷盘中的年糕。虽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但贫寒人多,富裕人少。不少人,辛勤耕耘,含辛茹苦,一年到头,收入微薄,养家糊口实在艰难。 纵观其本,人文社稷,犹如一幅让人惆怅心酸的历史画卷。 炎炎夏日,晴空万里,正是游泳和戏水的好季节。天真的儿童们,对景致熟视无睹,对河水情有独钟。长沱南岸,深浅走向,平缓分明,水面如镜,适宜游泳。我少年时,学会游泳,趁暑假在周泽先大叔家补习语文和数学期间,名补功课,实补游泳。时常邀约本家远房四叔、大幺叔、小幺叔和外姓的小伙伴们,在这里大显身手,哪里还有心思去补习? 一日正午,众多小子,兴趣颇高,赤身裸泳,一丝不挂。扑通一声,我跳进水里,率先游到河中心。忽见水中漂下一节大树根,我向小长辈们高声喊道:“赶快游来,有一节大树根。” 小叔们应允着,大家相继入水,边游边叫:“大娃儿快把它抓住,扛回去当柴烧。” 跟着游来的小伙伴们,仿佛抢食的一群野鸭,谁也不甘落伍,竞相往河中心的树根游去,有自由式的,有蛙泳的,还有仰泳的,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终,大家七手八足,将大树根拖上了岸。如获战利品一般,兴奋至极。此时,我不知哪儿来的劲头,一口气游过了两三百米宽的河面,将对面的竹筏撑过来。博得长辈和同伴的赞许,我也乐在其中。 长沱村落中央,一前一后坐落着两幢较大而不规则的四合大院,两院相隔五百余丈,众称上房子和下房子,住的全是同族周家人。 P2-3 序言 人生如旅,亦如戏——人生历程,仿佛延绵的山脉,有阳光,有阴影;有高峰,有低谷;还有温馨的溪流,更有凶猛的山洪。 我万分幸运,正赶上伟大变革的时代。新时代里,时空观改变了,时间被压缩得最短最短,空间被压缩得最小最小。过去几千年变化,现在一年就实现,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社会变革,正是“一天等于二十年”。 伟大祖国,这几十年的变化,可谓一日千里,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发展之快,变化之大,前所未有,令人震撼! 人一辈子,弹指一瞬间。我的阅历,囊括满怀斗志的战士,发奋上进的学生,点拨心灵的教师,追求公平的律师,为民请命的人民代表……汇集一身,多彩多姿,有忧有喜,铸就人生。这是我人生的轨迹,也是我生命活力的源泉,无疑在我生命的年轮上留下了一道道难忘的坎。然而,在事业征途上,个人微不足道,只是沧海一粟,不能溢美,不值张扬,谦虚谨慎,力戒矜夸,何况常有毛病和不足之处。 年过古稀,迈进八旬。我的人生之路,宛如踏进了一条宽广河流。河流变化无穷,翻腾有力,卷走污泥浊水,迎来圣洁纯清,能给人遐想、希望、激奋,以及生命的无限活力!我从小酷爱河流,喜欢在激流中拼搏,但又险些葬身于激流中——激流,弯弯曲曲,有湍急的旋涡,有翻滚的浊浪,还有飞溅出的水花——至今难以忘怀,历历在目。于是冠以《激流往事》做书名,以明心迹。 人总会作古,区别在于先与后,早与迟;区别在于不同方式和结局。有生必有死,生为死准备了条件。人老了,像陈旧的机器许多零件不行了,逐渐走向衰亡,是亘古不变的定律。我已感到身体多个部位的不适,各种慢性疾病,逐渐光顾;感叹光阴易逝,人生苦短,应坦然无惧,乐观面对。上天赋予我生命之火未熄灭之前,宜争分夺秒,认真总结,尊重事实,严肃对待。将我亲身经历的、亲眼所见的、亲听长辈们讲述的,不加粉饰,不搞杜撰,求真务实,原汁原味,用我拙笔,叙述于后。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民族、对国家,各种大事,关心备至。为国家的发展与改革,尽心竭力,乃有识之士共愿,无论青年,耄耋之年,皆如此矣。作为老战士,深望国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康庄大道上,永不停步,愈走愈好,将国家建设得更现代化、更强大。 希望后人,知道时代的变革,奋斗的历程,真理的所在,道德的真谛,情感的升华,可以借助我走过的路,变得稳重、宽容,能廉洁、自律,做有利于人民和有利于国家的人,便是我写这部《激流往事》的初衷。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同事、同学和至亲挚友。 后记 我的一生,从一个懵懂的中学生,到参军当了一名战士,然后考上了大学,四年本科毕业后,当上了教师,又“归队”担任律师。从不知到知少,从幼稚到成熟,从小长大,从大变老。人生之路,受许多机遇影响。接受党和政府的培养锻炼,加上好政策和个人努力,才有我今天的美好归宿,虽不能与佼佼者比肩,仍有较高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我的工作历史,近乎与新中国同步。我工作的六十年,折射出时代的变迁,新中国的建设发展,部队的逐渐强大,律师事业的成长,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取得的巨大进步和成绩,连反对我们的人,也不得不折服。但前进中所出现的不足和问题,甚至是错误,党和政府不断总结、反思和纠正。我个人的认识和体会,很不全面,更不深透,仍表达我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充满无限的希望。 1995年6月,我退休了,应邀坚持了数年的社会工作,竭尽努力,作出一点点奉献,都十分高兴。现深居简出,消闲遣兴,颐养天年,与世无争,优雅怡心,知足者常乐也。而今,常常牵挂儿子、儿媳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上,不时按我的要求,爱和他(她)们唠叨,深盼他们家庭和睦、身体健康、事业有成。现在,又把对两位孙女和一个孙儿的奉献和关心,当成了我老两口生活的重中之重。平时在家,喜爱读书,从政治、经济到文艺作品,爱不释手,仔细翻阅,收获不小,体会良多。偶尔也和战友、同事、同学以及亲朋好友,聚会恳谈,回味往事,其乐融融。另外,锻炼身体,心情愉快,合理膳食,勤动手,多动脑,始终保持心态、动静和营养的平衡状态,有助于身心健康,力争延年益寿。 回忆所写,对我一生经历的事,进行清点、反思,能得出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来。故而,我的回忆录,像人文地理,像生活趣闻,像人生感悟,又像法律教科书,或像政治读本。这一切,斑驳陆离,多彩多姿。全是据实而说,有感而论。但是,在不在理,靠实践,靠历史,才能予以证明。历史才是最可靠、最具权威的评判者。 我向来关注国家的政治、法律和经济的发展,通过每天翻阅书报,看电视,了解国家的发展状况。这是我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也体现了我对祖国的热爱,对政治的关心和爱好。 祖国在前进的道路上,会有坎坷,会有曲折,甚至充满着各种艰险和困难。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全国十三亿人民,总结教训,注重经验,吸纳新思想,采用新技术,定会成为世界的大国、强国。 最后,我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蒸蒸日上,繁荣昌盛! 周厚熙 2014年10月29日写于重庆渝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