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台湾激荡七十年(1946-2016)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王鹏华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蒋介石在临终前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蒋经国为什么要推动新改革?李登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治人物?陈水扁为何会锒铛入狱?马英九执政下的台湾和他治下的国民党又经历了些什么?由王鹏华所著的《台湾激荡七十年(1946-2016)》一书在详尽介绍了“蒋家王朝”、“李登辉时代”、“陈水扁时代”、“马英九”时代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还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形态都做了详细的阐述,让读者们了解台湾这七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台湾,明白台湾的昨天,知道台湾的今天,看清台湾的明天。

内容推荐

自打开近现代台湾史这卷神秘而又令人颇感兴趣的卷轴,首先映入眼帘的除了波澜壮阔历史波涛之外,还有那些屹立于这个激荡大时代之汹涌潮头人,以及那些穿越时间与空间仍然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眼前的事儿。然而,时间的脚步如此匆匆,历史的尘埃如此的扑朔迷离,很多的历史真相已经成为了历史谜团,很多的往事都成为了历史档案,当时代的车轮轰隆隆向前驶去之际,不论是生活在海峡这头的大陆人,还是生活在海峡那头的台湾人,都应该拨开历史的迷雾去了解这七十年)L-2激荡中的台湾……

台湾就是一面镜子,既让大陆人看清楚了这些年的自己,也让台湾人不会忘记那些年的他们……

在过去的七十年里,台湾完全改变了当初的模样,经历了不同政治时代的发展后,现如今的台湾已经不再像七十年前那样贫穷、破旧,取而代之的是处处高楼林立、城市化水平极高的新面貌,成为了一颗不折不扣的“亚洲明珠”。在这七十年里,在这片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发生一次政治纷争,每经历一次权力更迭,都深深地牵动着每一个大陆人的心.

由王鹏华所著的《台湾激荡七十年(1946-2016)》一书以时间为经度,以空间为维度,将台湾七十年的风云激荡历程跃然纸。

目录

第一章 1945-1949硝烟散尽: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台湾

 1.甲午之殇:宝岛台湾沦陷日寇之手

 2.日本战败,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3.光复之后,动荡依旧

 4.魏道明莅临台湾

 5.败退大陆:西康,海南,还是台湾?

 6.败退前的掠夺

第二章 1949-1975困守一隅: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的新局面

 1.朝鲜战争爆发,国民党赢得喘息之机

 2.台湾的“白色恐怖”

 3.困境求生,开展整党运动

 4.用三民主义治理台湾

 5.解放军炮击金门

 6.蒋介石统治集团被逐出联合国

 7.“光复”无望,蒋介石病逝阳明山

 附录:【蒋介石私人档案】

第三章 1975-1988时代的葬礼:蒋经国亲手终结蒋家王朝

 1.严家淦“让位”蒋经国

 2.危机下崛起的台湾经济

 3.影响深远的“美丽岛事件”

 4.江南案VS十信案

 5.远去的戒严时代:解除“戒严令”

 附录:【蒋经国私人档案】

第四章 1988-2000权力更迭:“台独”分子成为新统治者

 1.新桃旧符:李登辉走上权力之巅

 2.年轻化、知识化、本土化

 3.1990年大选前的博弈

 4.“三月学运”引发了一连串改革

 5.李登辉的大权独揽

 6.国民党的两次分裂

第五章 2000-2008渔翁得利:民进党登上权力

 1.“冻省”、“兴票案”与亲民党成立

 2.民进党的崛起与陈水扁上台

 3.“八掌溪事件”与“核四”风暴

 4.扑朔迷离的2004年大选

 5.高捷弊案祸及陈水扁

 6.声势浩大的“红衫军运动”

第六章 2008-2015新世纪政局:台湾迎来开明的“小马哥”

 1.小马哥的“黄金十年”

 2.“陈江会”带来两岸发展新局面

附录:

 1.台湾大事记

 2.台湾小档案

 3.体味台湾之美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1945-1949硝烟散尽: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台湾

1895年10月21日,日军进入没有设防的台南府城,台湾保卫战正式宣告失败。此后五十年,台湾沦亡日寇之手。而保台失败的义军领袖丘逢甲则在当地民众的帮助下回到祖籍广东蕉岭。他把书房取名为“念台精舍”,为儿子改名为“丘念台”。1896年,丘逢甲满怀悲愤写下了《春愁》一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十多年后,丘逢甲在弥留之际依然嘱咐家人:“葬须向南,不忘台湾。”可以说,丘逢甲的后半生就是台湾刚刚脱离祖国那些年的真实映照,大陆日日思念台湾,台湾夜夜渴盼回归,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凄风苦雨后才回到祖国的怀抱……

1.甲午之殇:宝岛台湾沦陷日寇之手

“台人骤闻之,若夜午暴闻雷轰,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江山渊:《徐骧传》,《小说月报》第9卷第3号

(1)

19世纪末的大清王朝是一个大厦将倾的古老帝国,而与之一水之隔的日本却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东方强国。而就在垂垂老矣的古老帝国正企图借助洋务运动的风潮重新振作之际,一直窥伺在侧的日本则加快了侵略扩张的步伐。

1894年,中国农历甲午年,为了转嫁国内经济危机的日本人将他们的枪口对准了垂涎已久的大清王朝。很快,第一枪就在大清王朝的附属国朝鲜打响!此时,千里之外紫禁城内,却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太监宫女,每一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因为这时正是“万寿无疆”的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期间……

(2)

5月31日,大清王朝的“前院”突然起火了。这一天,作为大清王朝的附属国的朝鲜爆发了农民起义——朝鲜全州被金埲准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给占领了。金琫准是朝鲜全罗道的东学道徒,他率领的起义军主张扫灭权贵、驱逐夷倭、济世安民,因此起义之后得到了很多朝鲜民众的响应。

全州被起义军攻占的第二天,朝鲜国王李熙马上遣人向清廷求救。6月4日,清廷派遣直隶总督叶志超率领1500名士兵乘两艘兵舰赴朝平叛。然而,就在叶志超率领的援朝清军启程之际,时任日本内阁首相的伊藤博文却一脸兴奋地对枢密院议长的山县有朋说道:“此次清廷出兵朝鲜平叛,真乃是上天赐予的好机会,天皇陛下的宏愿即将可以变成现实了。”

6月5日,由日本陆军大臣、总参谋长、参谋次长、海军司令部部长等人组成的“大本营”开始实施入侵朝鲜的作战计划。9日,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以保护日本使馆侨民为借口,率领日军先遣队400余人从仁川登陆进入汉城(现韩国首尔)。在大鸟圭介率领日军先遣队登陆仁川之前,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对其训话:“得施行认为适当之临机处分。”说白了就是,陆奥宗光要求大鸟圭介进行挑衅,伺机找借口发动侵略战争。

令日本人失望的是,全州起义很快就平息了。义军领袖全琫准得知日军先遣队进入汉城的消息之后,马上就看穿了日本人阴谋。为了不让日本人的阴谋得逞,全琫准便与朝鲜政府达成“相议官民相和之策”,提出27条弊政改革方案后达成双方停火意向。10日,起义军和朝鲜政府正式达成和解。次日,起义军撤出了全州。

日本人一看自己的阴谋无法实现,马上开始露出了狰狞的一面。在朝鲜政府要求中日两国撤兵之后,大鸟圭介马上口头答应清王朝的驻朝大臣袁世凯进行撤兵。就在袁世凯等着和日本人签署正式的撤兵协议之际,日本人则在15日提出了“中日两国共同协助朝鲜改革内政”的方案,从而使中日两国共同撤兵的口头协定就此破产,还为日本增兵朝鲜提供了新的借口。

16日,日本大本营派遣大岛义昌少将率领混成旅团第一批部队登陆仁川。28日,日本大本营又派遣混成旅团第二批部队登陆仁川。此时,日本的驻朝兵力已经增加到了8000多人,人数已经是驻朝清军的数倍之多。(P1-3)

序言

前言

台湾,东临太平洋,南界巴士海峡,北邻琉球群岛,西与福建隔海相望,地产丰富,景物宜人,文化浓厚,一直以来都被称之为“中华宝岛”。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国的古代文献里,台湾被称作“瀛洲”、“夷洲”和“流球”等,元代的时候就在澎湖设立了巡抚司,明代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设立东宁省及承天府。清朝时期,郑成功后人在台湾设立台湾府以及台厦道,后来清廷又改设为台湾省,台湾这一名称才正式确定,后来一直沿用到现在。

可是,1949年蒋介石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以后,这座一直与大陆血脉相连的“宝岛”,却就此与大陆隔海相望。在过去的七十年里,台湾经历了蒋介石时期的独裁统治,蒋经国时期的飞速发展,现如今的台湾已经不再像七十年前那样贫穷、破旧,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在这七十年里,在这片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发生一次政治纷争,每经历一次权力更迭,都深深地牵动着每一个大陆人的心。

所以,七十余年来,台湾与大陆的和平统一问题一直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也是海峡两岸人民最渴盼解决的历史议题—,不论是海峡这边的大陆人,还是海峡那边的台湾人,都在渴望着早日团圆,早日实现“一个中国梦”。因此,不管未来会经历多少艰难险阻,台湾与大陆的和平统一问题都要尽快去解决,哪怕付出多大的代价,也都要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

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依据台湾七十余年来的发展历程,以独特敏锐的视角和轻松诙谐的笔调详尽地介绍了“蒋家王朝时代”、“李登辉时代”、“陈水扁时代”以及马英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形态,对台湾的社会演变结构和两岸关系的发展脉络做了详细的阐述,让读者在了解台湾七十余年来的发展历程的同时,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台湾,明白台湾的昨天,知道台湾的今天,看清台湾的明天。

后记

后记

2011年年底,马英九的第一次任期即将结束,新一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大选也在紧张激烈的竞争中展开了,马英九和蔡英文、宋楚瑜展开了“三方角逐”,由于宋楚瑜的亲民党实力不强,因此这场大选的真正角逐变成了马英九和蔡英文之间的战争。

2012年1月14日晚8时许,无数的支持者云集在马英九的竞选办公室门前,大声地呼喊着支持马英九的口号,而此时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尾声——到底是马英九当选,还是蔡英文当选,结果即将揭晓。而就在大家都焦急等待着结果的时候,天公突然“变脸”了,整个台北一下子陷入了大雨的侵袭之中。不过,在场的马英九的“粉丝”们并没有因为天公不作美而选择离去。

就在雨越下越大之际,马英九冒雨出现在了支持者们的面前,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向大家宣布:“我们胜利了!”并感谢自己的助选团队和夫人周美青的支持。马英九话音未落,现场马上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整个现场一片沸腾。当然,有人笑就有人哭,在马英九一方欢呼庆祝的时候,冒雨聚集在新北市板桥蔡英文竞选总部的“蔡粉”们则是潸然泪下,而在选举结果出来不久,蔡英文就宣布辞去民进党主席一职,向选民致歉……

那么,马英九为什么能够击败蔡英文而成功连任呢?台湾绿营名嘴陈立宏给出的答案是,马英九赢,显示企业主挺九二共识的“经济牌”生效,台湾经济选民对两岸关系稳定的支持。台湾《中华日报》资深记者萧师言说,蔡英文败选的主要原因,在于她否认“九二共识”,造成大量企业家和浅绿人士弃她而去。

所以,这一次重大胜利的根本原因就是马英九主张九二共识,主张两岸和平发展,以迎来新的繁荣发展时期。当然,这一切从马英九的第二次就职宣言中就能够看出来——2012年5月20日,马英九在台北就任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开始第二个任期……

他在就职演说中表示,过去四年,我们改善两岸关系,降低台海紧张,带来和平与繁荣,获得广大民众的支持。我们依循“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原则推动两岸交流,在经贸、交通、卫生、文化、教育、司法、金融等各方面都创下历史新高。

马英九强调,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拥有共同的血缘、历史与文化,也都同样尊崇孙中山先生。未来四年,两岸要开拓新的合作领域,继续巩固和平、扩大繁荣、深化互信。

马英九表示,未来四年将以强化经济成长动能、创造就业与落实社会正义、打造低碳绿能环境、厚植文化实力以及积极培育延揽人才作为五大支柱,“打造幸福台湾”。这是他第二任期的施政目标。(新华网台北5月20日电记者陈键兴齐湘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1: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