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伊索寓言500则(插图修订本)(精)/经典名著名译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古希腊)伊索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伊索著,黄杲炘译的《伊索寓言500则(插图修订本)(精)/经典名著名译》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也是寓言文学宝库的经典范本。你未必读过这本书,但总听过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如龟兔赛跑、狼来了、狐狸和葡萄等。作为古希腊人生活经验的总结,伊索寓言可谓摹尽社会百态,洞烛世事人情。成年人在里面读到弱肉强食,小孩子在里面读到善恶黑白,合上书你就会知道,这里面的不比圣经少。

内容推荐

伊索著,黄杲炘译的《伊索寓言500则(插图修订本)(精)/经典名著名译》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是世界上历史最久、传播范围最广的作品之一。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为主,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通常在结尾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目录

寓言

索引

试读章节

父亲和儿子们

一位父亲有很多儿子,他们老是争争吵吵。父亲再三规劝,他们还是争吵不休,于是他决定用实际例子教育他们,使他们明白不团结的害处。为此,有一天他叫他们拿一捆柴枝来。待他们拿来后,他把这捆柴交到儿子们手中,要他们轮流试试,看能不能把整捆柴折断。儿子们一个个用足了劲试过,但没人做得到。接着,他解开那捆柴,把柴枝一根一根分别交给几个儿子,这样,他们就轻而易举地把柴枝全折断了。这时,他对儿子们说道:“孩子们,如果你们齐心合力,互相帮助,你们就像这捆柴一样,任敌人费尽心机,也没法伤害你们;但如果你们四分五裂,那就像这些柴枝一样,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狮子和老鼠

狮子正在睡觉,有只老鼠在他脸上跑过,把他弄醒了。他大发雷霆,起身就把老鼠抓住,要置他于死地。老鼠可怜巴巴哀求道:“只要你饶我一命,我一定报答你的恩德。”狮子大笑起来,放老鼠走了。事有凑巧,此后不久,狮子被几个猎人逮住,给粗绳子捆扎在地上,气得狂吼乱叫。老鼠听出了他的声音,便来咬断绳索,让狮子恢复自由。这时,老鼠大声说道:“当初你笑话我,觉得我根本就不能帮你忙,也根本没想到要接受我的报答。可现在你知道了:哪怕是老鼠,也可能让狮子大受其益。”

歌鸫和捕鸟人

有只歌鸫待在香桃木上,吃着树上浆果,久久不肯离开,因为浆果滋味好。捕鸟人见她好久没挪动,便在杆子上涂好粘鸟胶,把歌鸫粘住。歌鸫临死前叹道:“我真是太蠢了!为了一点点可口东西,断送了性命。”

蝙蝠和黄鼠狼

蝙蝠跌落在地,被黄鼠狼捉住,只得恳求饶命。黄鼠狼不答应,说他天生就是一切鸟类的仇敌。蝙蝠向他强调,说自己不是鸟,而是老鼠,这才免于一死。过了不久,蝙蝠又跌落在地,被另一只黄鼠狼捉住,便同样恳求对方别把他吃了。那黄鼠狼说,他特别恨老鼠。于是蝙蝠向他强调,说自己不是老鼠,而是蝙蝠,从而第二次死里逃生。

狼和小羊

狼遇见离群的小羊,决定不来硬的一手,而要找出一番道理,让小羊知道自己被吃掉是罪有应得。于是,他对小羊说道:“小鬼,你去年出言不逊,辱骂过我。”小羊挺可怜地咩咩答道:“去年我还没出世呢,真的。”狼随即说:“你一向在我的牧场上吃草。”小羊答道:“不会的,好先生,我至今还没尝过草的滋味呢。”狼又说:“你喝的是我的泉水。”小羊惊叫起来,说道:“不会的,我从来没喝过水,到现在为止,我吃的喝的都只是我妈妈的奶。”狼一听这话,就抓住小羊,把他吃个精光,说道:“好吧,就算你驳倒了我每一条指责,我还是要吃这顿晚饭的。”

狼和鹭鸶

狼喉咙里卡了骨头,只得请来鹭鸶,要她把头伸进他嘴里,叼出那根骨头,并答应事成之后必有重谢。鹭鸶取出骨头后,要求得到事先讲好的酬报。狼龇牙咧嘴地笑了笑,接着咬牙切齿地大声说道:“什么话!让你的头安然从狼嘴里抽回去,难道这报酬还不够!”

烧炭人和漂洗工

烧炭人在自己家干他那种营生。一天,他碰上漂洗工朋友,便劝他搬来一起住,说是这样既更加亲近,家庭开支也可以节约。漂洗工答道:“对我来说,你这安排行不通,因为我漂洗白的布,马上就被你的炭弄黑。”(P1-6)

序言

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历史最久、传播范围最广的作品之一,但对其作者,人们也像对荷马史诗的作者一样,所知甚少。目前,就连他的出生地也无法断定,因为有四个地方争取这一荣誉;至于他的出生年份,一般认为在公元前620年左右,而其主要活动的时期则为公元前6世纪。

据说他本是奴隶,前后有过两个主人,后一位主人因为他才智出众,恢复了他的自由,而在古代希腊,有了这身份,就可参加社会活动。结果,伊索逐渐摆脱默默无闻的卑微地位,变得越来越著名。

他进行过广泛游历,据说来到一度称霸于小亚细亚的古国吕底亚,受到重视学术和知识的国王克罗伊斯的礼遇,并在其宫廷里遇到梭伦(公元前630?—前560?)、泰勒斯(活动时期约为公元前580年前后)等当时的著名智者。

在这位君主的邀请下,伊索定居于吕底亚首都萨迪斯,不时承担一些困难而又微妙的任务,出访某些希腊城邦,以他机智巧妙的寓言(例如《青蛙要求有国王》等),调停了雅典和科林斯的民众与当政者之间的冲突。

后来,他奉克罗伊斯之命,出使德尔斐,带了大量财货,准备去那里分发。但他觉得那些人贪得无厌,便拒绝分发,把财货全送回给主公。这激怒了德尔斐人,他们指责他亵渎神明,不顾他使节身份,竟把他处决了。说来也巧,此后德尔斐灾祸连连,当地人觉得是报应,决定为伊索之死进行公开赔偿,以赎罪过。

当然,以上这些仅仅是传说而已。而另一种说法似较可信,即这位寓言作者死后,当时最著名的雕刻家为了纪念他,在雅典为他立了雕像。如此说属实,当可看出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到了17世纪,有位法国学者谢绝了要他当法国路易十三之师的邀请,埋头钻研古籍,搜集材料,终于在1632年写出《伊索传》,使人们对这位古代寓言大师的生平有了比较正确的了解。而他整理出来的资料,也受到后世评家的肯定。

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一名字已为希腊人所熟知,于是许多寓言逐渐归在他名下。当时《伊索寓言》为学生必修,不熟悉这些寓言被认为是无知。但在很长时期内,他这些寓言只在口头流传。据柏拉图说,苏格拉底在狱中等待死亡判决时,曾将他记得的寓言改成诗体。大约在公元前300年,雅典哲学家德米特里乌斯·法勒瑞乌斯第一次把这些寓言收编成集(已失传)。接着,在古罗马的奥古斯都(公元前63—14,公元前27—14年在位)时代,同样是奴隶出身的费德鲁斯(公元前15?—50?)早年前往意大利,后在奥古斯都宫中获得自由,第一个用拉丁文写出全部寓言故事,以抑扬格的韵律把希腊的散文寓言改写为自由诗。公元3世纪时,巴布里乌斯则用希腊文写成诗体的寓言。后来,这些寓言诗也以伊索的名义流传于世。到了公元315年,一位叫阿弗托尼乌斯的修辞学家把其中有些寓言改写为拉丁语散文作品。此后,不论是修辞学家还是哲学家,都把伊索寓言给学生当练习,让他们讨论其中的道德教训,或要他们改写,提高他们语法和文学风格的修养。这方面的例子有拉丁诗人兼修辞学家奥索尼乌斯(310?—395?),他执教于当时几所著名学府,深受罗马皇帝瓦伦提尼安一世器重,特召为皇储教师。他和他同时代一些作家,如阿维安努斯等,都有以诗歌或散文形式留下的拉丁文寓言。

14世纪初,拜占庭帝王们重视学术,人们又开始怀念伊索。君士坦丁堡的教士学者普拉努得斯(1260—1310?)不仅校订出版《希腊诗文集》,还收集了150则寓言。尽管其中可能包含一些流行于他那时代的作品,甚至少量是他自己创作的,但这一寓言集颇为重要,因为这是伊索寓言印行本的源头或基础,也使这些寓言直接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事实上,在随后出现的欧洲文艺复兴中,这些寓言是最早受到注意的古代作品之一,在当时饱学之士心目中,同《圣经》和其他古典作品一样具有重要价值。例如意大利著名人文主义者瓦拉(1407—1457),不仅把荷马的《伊利亚特》、希罗多德(公元前484?—前430/420?)的《历史》与修昔底德(公元前460?—前404?)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译成拉丁文,也翻译了《伊索寓言》。

1439年,欧洲出现了印刷机。于是,在1475年至1480年间,普拉努得斯的寓言集被印制成书并广为流传。1476年,在科隆刻苦学习了两年印刷术的卡克斯顿(1422?—1491)回英国,在威斯敏斯特创办印刷所,并译出伊索寓言英语本,于1485年出版。而荷兰人文主义学者伊拉斯谟(1466?—1536)于1513年推出拉丁文新译本,在当时被广泛用作教材。

另一方面,这些寓言也迅速从意大利传往德国。宗教改革家常以这些寓言作譬,讽刺和谴责罗马教廷的丑行,扩大了这些寓言的影响。对此做过翻译的人包括著名的卡梅拉里乌斯(1500—1574)与马丁·路德(1483—1546)等。前者为他任教的图宾根大学的学生译了个集子,后者则译了20篇,数量虽不大,但据知,《伊索寓言》在宗教改革家眼中,重要性仅次于《圣经》。

1546年,普拉努得斯的集子中增加了一些来自手抄本的寓言,出了一种新版本。1610年,瑞士人奈夫勒特推出的第三种印行本极为重要。他收集的寓言空前丰富,除了普拉努得斯写下的那些,还包括从未问世的136篇新寓言(来自梵蒂冈图书馆收藏的手稿),40篇归在阿弗托尼乌斯名下的寓言,43篇归在巴布里乌斯名下的寓言,以及费德鲁斯等人的拉丁文寓言译文。正是这本书的出现,伊索在当时确立了睿智的道德家和人类伟大导师的地位,获得广泛好评。此后三个世纪中,除了《圣经》,也许没有一本书传播得比《伊索寓言》更广。这些寓言不仅被译成许多欧洲文字,而且传人亚洲,早在1625年就有一些译成汉语。从此,它们不仅为各种宗教信仰的读者所熟知,被文明世界的文学所吸收,其中一些故事和用语甚至家喻户晓。尤其重要的是,它们对法国的拉封丹(1621—1695)、德国的莱辛(1729—1781)、俄国的克雷洛夫(1769一1844)等人的寓言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奈夫勒特这本书虽然集寓言之大成,使伊索寓言的知名度达到空前的地步,但是此书前言中,他提出一种观点,即伊索寓言这种表达形式的真正作者可能是巴布里乌斯。这引起欧洲学者的多方面考证和辩论,各方显示的学术水准和机智辩才,使这场辩论成为17世纪英国文学史上引人注目的事件。

到了1844年,有学者终于在希腊圣山的圣劳拉隐修院发现了一个手抄本,据研究,这就是巴布里乌斯的本子。这抄本分为两部分,分别含125篇和95篇诗体寓言。这一发现既证明伊索寓言的古老和真实,也表明巴布里乌斯是真正伊索寓言的可靠收集者。

这一抄本也暴露出以前英译本中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忠实地反映希腊原作面貌,美国哈珀兄弟出版公司(哈珀与罗出版公司前身)于1927年推出了新译本。

从以上简介,我们可约略看出《伊索寓言》源远流长的历史,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它的珍视和影响,以及它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学术地位。这些寓言虽十分短小,情节也不复杂,却真正做到了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如今,这些寓言常作为中外少儿读物,让他们从这些小故事中获知某些人间大道理。即使是有相当阅历的成年人,面对五花八门、错综复杂的世界,有时也会想起以前读过的有关寓言,从而加深对事物本质或世态的认识。至少,我本人对此深有体会,并从中汲取了经验和力量,而这也正是如今促使我翻译寓言的一种动力,因为我感到自己得益于寓言之处甚多,尽管以前阅读时未加细细咀嚼。

这个汉译本以及这篇前言中的很多资料所依据的,就是上述哈珀兄弟出版公司的英译插图本,因为这个英译本特别强调忠实于希腊原作,注意原作的神韵和紧凑(例如,同希腊文原作一样,几乎所有的寓言都不分段,只有最后的警句才另行起),而且所收篇数较多。我感到,这个英译本也许比较权威或比较受重视,因为我手边另外三本《伊索寓言》,除一本写明是供少年读者使用的插图本(Ginn and Company出版),其他两本虽然出版单位不同,但仅排列顺序及所选篇数略有差异,各篇的文字几乎完全一致。

黄杲炘

1994年9月

2003年11月修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0: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