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关系问题研究
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国内外高校教学研究中的现状和问题及基本判断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本质规定性
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分歧
第二章 马克思的剥削和私有制思想
一 剥削与私有制的概念辨析
二 剥削与私有制的关系
三 剥削与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
一 古希腊政治共同体的正义观
二 近代个人权利与正义
三 马克思的正义思想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一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多维界定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回顾及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与反思
三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建构逻辑
四 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五 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第五章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研究
一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分析
二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主要特点
三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引,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后记
马俊峰、马应超著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热点问题研究》认为,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指导下,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开辟和形成了唯一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是中国经济学界研讨的第一大热点,其突出成果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所有制理论和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确认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平等竞争,股份制是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探索国民经济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引进来”与“走出去”互相结合,逐步形成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对外开放理论;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越发受重视,改革开放后在“发展是硬道理”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着力研究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研究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规律性;经济学方法重大革新;注重创新,紧密联系实际,充分吸收现代经济学有用成果,重视实证研究和数量分析,勇于提出各种对策建议。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中国改革开放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下取得的,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是别有用心。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阐明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激化, 刺激社会革命发生, 最终使得一种新型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