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南开人物志(第1辑)/南开故事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文俊主编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严 修

严修是南开大学的奠基人,是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积极变革封建教育、倡导新式教育的先驱者。人们高度评价这位20世纪的爱国教育家。1929年,严修去世的第二天,天津《大公报》即发表社评,称他“不愧为旧世纪一代完人”。此后60年,即198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二次会议通过议案,褒扬严修一生倡导新学的功绩和培育英才对祖国的贡献。

严修(1860~1929),字范孙,早年受过系统的封建科举教育,中进士、点翰林,终于攀上封建统治阶层,做过清朝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学部侍郎。但是,严修不同于一般封建官吏。强烈的民族正义感和敏锐的洞察力使之较早地看到了世界潮流和国势阽危的严峻。他勇敢地走出迂腐颟顸的封建营垒,率先大声疾呼:中国自强之道,端在教育,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

基于这种信念,1898年,严修弃官回津以其严氏家馆为基地,进行改革旧式教育,兴办“西学”的试验。1904年,在家馆的基础上,成立完全新式教育的南开学校。由于他的积极倡导,天津教育成为北方的先进地区。

20世纪初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大学教育之设施及扩充,为我国目前最急切之要求”。严修不失时机地回应社会的呼唤,在南开中学的基础上,开始试办高等教育。1916年,他与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大胆开办专门部和高等师范班,这可谓南开办大学的滥觞。

这是艰难的一步。高等师范班只办了一届,终因师资匮乏,经费短缺,难以为继。严修没有灰心气馁。他与张伯苓商定,先由张伯苓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高等教育,严修随后即于1918年赴美参观考察。严修以半年的时间,或去美国大学旁听教育理论课程,或走访美国东西各地,对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葛林奈尔大学、旧金山大学等学校的学制、行政管理、办学经费、教育教学方法及设备、图书情况详细调查研究,特别对美国私立大学教育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在美期间,他还与张伯苓一起广泛接触了中国留学生,如李建勋、郑宗梅、廖世承、汪懋祖、邓萃英、王文培、傅葆琛、鲍明黔、张耀翔、凌冰、朱家骅、刘廷芳、侯德榜、邓以蛰、颜任光、张默君等。他们对美国教育的切身感受给予严修很多启发,严修也从这些留学生中为未来的南开大学物色骨干教师。

1918年底,严修、张伯苓回到天津。他们对创办大学教育充满了信心和勇气。正如张伯苓在南开师生欢迎他们归来的集会上所说的:“这次我与严范孙先生和范源濂先生先后游美,很有收益。一年多来,考察他们的国情及人民的精神,遂知教育是一国之根本,并且一国的人才全由大学产生而来。现在我国教育不兴,人才缺乏,不禁使人感而思奋,要立即创办大学。”

1919年初,旧历春节刚过几天,花甲之年的严修不顾体弱多病和刚刚丧子的悲痛,偕张伯苓开始为筹办南开大学仆仆于京津路上。为了就近与张伯苓等人筹商大学事宜,他甚至提出要在南开学校内设立办公室。严张首先到了北京,在教育部拜见教育总长傅增湘,讨论南开大学立案事,在六味斋约见蔡元培、胡适、陶孟和,征求建立大学的有关建议,在中山公园会见梁士诒、曹汝霖、周自齐等筹募办学经费。不久,严张又分赴太原、保定、南京等地,请求阎锡山、曹锟、李纯等协助办学,以后又派人遍访各省军民长官及教育当局,敦请鼎力襄助。

为了筹款,向人求见,严修和张伯苓不知坐过多少冷板凳,挨过多少次白眼,但为了办成南开大学,他们并不自卑、自惭,诚如张伯苓所说:“虽然有时向人家求见捐款,被其挡驾,有辱于脸面,但我不是乞丐,乃为兴学而作,并不觉难堪。”

经过不懈努力,严修等人的努力终见成果,于是从1919年4月起开始兴建大学校舍,5月成立大学筹备课,拟订校章,规划系科,组织招生,9月录取周恩来、马骏、张平群等96名学生,25日举行开学典礼,严修、黎元洪、范源濂等莅会,私立南开大学诞生。第二年开始招收女生,这是中国近代私立大学中最早招收女生的高等学府。

应当说,南开大学得以奠定巩固始基并获初步发展,是与严修的努力与名望有着极大关系的。胡适在分析南开教育时,曾对严修在天津地方、直隶全省的道德名望,及其对教育的信念、对新时代新学识的虚心接受给予很高评价。可以说,没有严修,就没有南开。

严修在南开大学的最初发展中,曾以个人财力、物力给过学校很大支持。1919年他捐赠南开大学购书款2千美元,同年还赠中文书籍30余种数百册;1922年捐地5亩多,折合大洋18130元;1924年又以《二十四史》《九通》等数十种古籍捐赠南开大学图书馆。

20世纪20年代,南开大学接受几笔大的社会捐款,也不无缘自严修的名望和关系。如1921年江苏督军李纯以其四分之一存款捐助南开大学作永久基金,就是由其弟李馨致函严修,并派员与严修之代表洽商拨交手续的。1922年严修好友徐世昌捐助南开大学震义银行存款票据8万元,也是经由严修转交南开大学的。

思源堂(今第二教学楼)的启建,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时称罗氏基金团)捐助建筑及设备费12万多元,而建筑费的另一半则由河南袁述之慨捐。述之先生系严修好友袁世凯的堂弟。他之所以“秉承慈命,朝达夙愿”,固然主要在于南开大学“声誉日隆,倾动中外”,但严修与袁氏家族的特殊关系也是原因之一。  官绅出身的著名实业家和教育家卢木斋是严修的儿女亲家。1927年经严修促成,卢木斋捐出10万元兴建南开大学图书馆。这幢新式图书馆占地920平方米,外形为丁字型,可容纳读者300人,藏书20万册。1928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校庆之际,同时举行图书馆落成仪式,严修等亲临出席,观礼来宾达400余人,成为当时天津文化一大盛事。图书馆被命名为“木斋图书馆”(其所在地为今行政办公楼)。P1-3

目录

严修

张伯苓

周恩来

于方舟

梁启超

姜立夫

邱宗岳

饶毓泰

徐谟

司徒月兰

伉乃如

张彭春

杨石先

蒋廷黻

刘晋年

范文澜

黄钰生

钱宝琮

汤用彤

何廉

李继侗

董守义

方显廷

张克忠

江泽涵

陈省身

吴大猷

曹禺

殷宏章

冯文潜

吴大业

雷海宗

蔡维藩

陈萌谷

柳无忌

孟广酷

鲍觉民

陈序经

林同济

丁洪范

孙本旺

陶云逵

罗大冈

余新民

潘孝硕

李广田

查良铮

序言

巍巍学府,百年南开。

南开大学是一所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的大学,也是一所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的大学,更是一所有着动人故事的大学。

从诞生伊始,南开大学经历了“五四”肇兴、筚路蓝缕、弦诵西南、浴火重生、创新发展等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一百年来,南开大学始终将教育与国家的命运、教育与民族的前途、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代又一代的南开人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发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团结努力,不懈奋斗。在一百年的沧桑历程中,南开大学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的人物、动人的事迹和耐人寻味的故事,这些故事被一代代南开人书写、传承和弘扬,在过去发生,在未来继续,永远不会终结。

为了迎接南开大学百年校庆,我们在积累下来的出版资源的基础上,决定编辑出版“南开故事丛书”,其目的在于保存历史文献,传承南开精神,为南开校友和广大读者奉献一部鲜活的南开记录。

《南开人物志》是一部对在南开大学发展史上做出突出贡献的部分人物所做的传略汇编,旨在讴歌先驱,激励当代,垂范未来。第一辑侧重于记述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知名学者和教育家,如严修、张伯苓、梁启超、姜立夫、范文澜、汤用彤、陈省身、吴大猷、曹禺、查良铮等,他们是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先行者,是学术精深并有广泛影响的研究家。

该书原收入“纪念南开大学建校八十周年丛书”,由我社于1999年10月出版,此次编入“南开故事丛书”第二辑。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6年4月

内容推荐

王文俊编著的《南开人物志》是一部对在南开大学发展史上做出突出贡献的部分人物所做的传略汇编,旨在讴歌先驱,激励当代,垂范未来。第一辑侧重于记述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知名学者和教育家,如严修、张伯苓、梁启超、姜立夫、范文澜、汤用彤、陈省身、吴大猷、曹禺、查良铮等,他们是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先行者,是学术精深并有广泛影响的研究家。

编辑推荐

南开大学是一所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的大学,也是一所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的大学,更是一所有着动人故事的大学。

南开大学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的人物、动人的事迹和耐人寻味的故事,这些故事被一代代南开人书写、传承和弘扬,在过去发生,在未来继续,永远不会终结。

王文俊编著的《南开人物志(第1辑)》收录了严修、张伯苓、梁启超、姜立夫、范文澜、汤用彤、陈省身、吴大猷、曹禺、查良铮等有广泛影响的研究家的生平事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