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自述
第一篇 中国经济发展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知识经济的结构革命
“民工荒”对二元经济理论的修正
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生产力”
第二篇 中国经济发展目标
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
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
“中国经济崩溃论”是杞人忧天
从居民收入角度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五个一批”造就全面小康
改变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元化
第三篇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
我国实现“赶超”的战略选择
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道路及矛盾化解
中国经济还能保持20年的快速增长吗?
北京发展速度下降症结在创新不足
理性认识经济降速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围经济增长
第四篇 中国经济发展转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
处理好经济转型中的重要关系
中国经济的第三次动力转型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第五篇 中国经济发展道路
新时期我国发展目标的实现道路
推进城镇化战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选择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道路选择
城市规模有上限吗
规避城市化厄运的关键与途径
从经济区域比较看东北经济的振兴
振兴东北要把东北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的特色与道路
深化金融强市,打造东北亚沿边开放桥头堡
第六篇 中国经济发展目的
居民收入公平分配的标准及其应用
构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新结构
在经济增长新框架中审视个人收入分配
个人收入差距变动的中国假说及其验证
经济增长转型中的居民收入分配调节
初次分配制度变动的发展方式解释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战略目标与措施
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第七篇 中国经济发展动力
在发展框架中完善经济体制
中国经济改革模式的历史转换
我国改革的民生诉求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我国自主创新的战略选择与实现途径
第八篇 中国经济发展制度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科学发展
用发展和改革的实践检验基本经济制度
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和“纯而又纯”的公有制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内涵与机制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巩固企稳回升势头
第九篇 中国经济发展政策
我国宏观经济走势与政策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合理区间
正确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
从城乡收入差距看扩大内需的政策选择
增加居民消费的渠道与措施
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结构的问题与对策
引进外资的代价与政策调整
黄泰岩主要著作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