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刚、封进、葛劲峰、陈沁著的《养老保险经济学(解读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袁志刚教授在2005年《养老保险经济学》基础上,通过对养老保险体系的多年系统深入研究全新推出的体系更为全面、内容更为丰富的养老保险经济学研究力作。
本书追溯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起源及基本特征,指出在中国运行50多年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时,面临着哪些挑战,并深入探讨了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两者的区别。
本书遵从更加严谨的现代经济学逻辑,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动态模型,以及世界养老保险制度的比对,提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设计。
养老保险制度是人类的一大创新,通过制度安排实现年轻一代对老年一代的赡养。但从这一制度诞生之日起,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就已不可避免。与最早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快速的人口老龄化、经济转型带来的制度转轨以及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使得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既十分迫切又需十分谨慎。袁志刚、封进、葛劲峰、陈沁著的《养老保险经济学(解读中国面临的挑战)》力图改变当前关于养老保险问题的讨论停留在现象的描述、制度的刻画、社会学意义上的议论、静态分析和局部讨论的状况,从严谨的现代经济学逻辑出发,通过一系列宏观经济学的动态模型,揭示不同养老保险体系运行的内在机理,深入全面、系统综合讨论养老保险体系的基本模式一一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一一对个人行为、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以及体系本身的可持续件问题。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起源及其基本特征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起源与演变
二、养老保险体系的类别
三、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养老保险体系运行的基本特征
四、现收现付模式的运行机制
五、完全基金制的运行机制
六、两大体系优缺点的比较
七、养老保险体系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讨论
一、养老保险的效率理论
二、养老保险模式选择的收入分配效应
三、养老保险的政治理论
四、 养老保险的描述性理论
五、政治经济学讨论
第四章 养老保险模式选择与经济增长
一、养老保险对储蓄影响的理论分析
二、养老保险体系对储蓄影响的经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研究
三、养老保险制度对经济增长与福利的影响
第五章 养老保险制度与资本市场运行
一、 养老保险体系选择与居民资产组合
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组合变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第六章 养老保险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一、退休决策模型
二、延迟退休对中青年劳动者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第七章 养老保险模式的转轨理论
一、人口结构变动对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模式的挑战
二、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的提出
三、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轨的争论
四、名义账户制度
第八章 世界各国养老保险的改革选择
一、改革背景
二、对现有现收现付制的调整
三、未雨绸缪:社保基金的积累与老龄化下的应对
四、个人账户改革的重要性:投资策略与给付充足程度
五、小结
[专栏]缺口年婴儿
第九章 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与改革
一、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1951~1990年)
二、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1991~2009年)
三、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2010年以后)
四、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地区差异
五、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差异
六、开放经济下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展望
第十章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及模拟
一、当前中国公共养老保险制度
二、人口流动、人口动态演变和劳动力市场趋势
三、养老支出预测和分析
四、改革方案设计
五、养老金赤字对财政的压力
六、未来财政空间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