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第一次国共合作始末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苏若群//姚金果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苏若群、姚金果著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始末》依据俄罗斯公布的档案资料,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合作期间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进行了重新梳理,对一些众所周知的历史过程进行了重新记述,力图找出国共两党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强与弱、输与赢的历史启示。同时,对一些重要人物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重新评价,阐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情节和不同于传统的新观点、新见解。

内容推荐

苏若群、姚金果著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始末》共有18章,作者通过大量史料讲述了从国共两党走上政治舞台、迈向合作之途到掀起大革命高潮,从分歧初显到国民党的一系列排共事件,终致局势难挽合作破裂的历史过程。

目录

一、黑暗中诞生的国共两党

孙中山奋斗在逆境中

来自莫斯科的关注

“南陈北李”的约定

红船启航

二、国共合作的酝酿

马林对国共合作的设想

列宁关心国共合作

达林联系两党领袖

中共选择党外合作

三、“党内合作”的争论

国共应对陈炯明叛乱

马林取得“尚方宝剑”

中共领导人的抗争与服从

共产国际正式决议

四、国共两党艰难抉择

越飞的三重外交

苏俄锁定孙中山

初尝失败之痛

伸出合作之手

五、铺平合作之路

领袖间的攻与防

鲍罗廷改变孙中山

“联共”之难

合作正式形成

六、抵制排共浪潮

陈独秀希望真诚合作

检举共产党风潮

国共代表间的舌战

孙中山坚持合作

陈独秀控告鲍罗廷

七、创建黄埔军校

创建军校的动力

“这是革命的黄埔”

艰难起步

活跃的共产党人

八、携手固根基

镇压反动商团

东征陈炯明

平定杨、刘叛乱

南征邓本殷

九、掀起大革命高潮

孙中山北上

国民会议运动

五卅运动

省港大罢工

十、国民党二大

戴季陶主义

孙文主义学会

西山会议派

国民党二大

十一、中山舰事件

蒋介石是怎样一个人?

中山舰事件

布勃诺夫的退让

质疑“反击”说

十二、整理党务案

蒋介石的“整军肃党”

鲍罗廷的妥协

陈独秀言不由衷

十三、合力北伐

决策北伐的是是非非

攻取湖南

攻克武昌

进军江西

横扫东南

冯玉祥的配合

十四、翻天覆地的革命

工人运动

农民运动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上海工人三次起义

十五、四一二反共政变

中共中央12月会议

迎汪复职

迁都之争

南昌与武汉的“攻防战”

血腥四一二

十六、武汉在风雨中飘摇

二次北伐

战略退却

夏斗寅叛乱

马日事变

十七、危机在加深

负效应在发酵

限制工农运动

“礼送”共产党人

十八、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无法执行的“紧急指示”

郑州会议

徐州会议

寻找良策

汪精卫分共

结语

“赢”与“输”的变换: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一、黑暗中诞生的国共两党

孙中山奋斗在逆境中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他幼年时对太平天国起义领袖洪秀全十分仰慕,这种仰慕与他后来决心推翻清王朝也许没有必然联系,但他后来确实是以洪秀全的继承者自称。

很难说孙中山从小就己立下了救国救民的宏愿,但小时候的亲身经历,还是让他看到了中国的愚昧落后。

一天,孙中山正与同学们在私塾里念书,忽然听到外面一阵嘈杂声。跑出去一看,原来是一群强盗正在破门抢劫一位刚从美国回来的侨商。村民们由于害怕强盗报复,谁也不敢上前阻拦。就这样,在光天化日之下,强盗堂而皇之地从这位侨商家里抢走了所有值钱的东西。遭到这场厄运的侨商,眼看强盗们带着抢到手的东西扬长而去,绝望地哭喊着:“我完了,许多年来我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辛苦积攒的财物,被强盗—下子全抢去了!如果我留在洋人的地方,那里有政府和法律的保护,何至如此!回到自己的家园,反而没有保护了!”

这位华侨绝望的声音,在孙中山幼小的心灵中搅起层层波澜,他好奇地想:那“洋人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中国的政府不保护中国的老百姓?怀着这种好奇,他总想有机会到那“洋人的地方”去看一看。

1878年,孙中山随着母亲去投靠在檀香山的哥哥孙眉,他终于看到了“洋人的地方”。

在檀香山,孙中山开始接受另一种文明的熏陶。

与在中国的私塾里读书截然不同,这里的老师上课时不带那吓人的铁戒尺,讲课时也不用那令人昏昏欲睡的声调,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全然不是私塾里的四书五经,而教学方法又很新奇,不是孙中山已经习惯了的死记硬背……这一切的一切,都令孙中山觉得大开眼界。

这一时期,孙中山还受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的影响。

被华人华侨称为“檀香山”的这个美丽的岛屿,美国人叫它“夏威夷”。早在19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就认定夏威夷是美国向太平洋地区扩张的跳板,产生了吞并的野心。1895年,美国独立战争刚刚结束,其势力就侵入夏威夷。长期以来,檀香山人民为了保持独立性,坚决反对美国侵略,当地华侨也卷了进去。孙中山目睹了檀香山人民的反美斗争,十分钦佩这个弱小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气。

大开了眼界的孙中山,将中国政治腐败、国体衰微的状况同西方国家的发达、富强作了比较,发现中国的病根在封建专制制度,从而逐渐萌生了“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愿望。他后来追忆说:“至檀香山,就傅西学,见其教法之善,远胜吾乡。故每课暇,辄与同国同学诸人互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同胞之愿,于是乎生。当时所怀,一着必使我人皆免苦难,皆享福乐而后快者。”

从1895年创建兴中会,到1905年成立同盟会,再到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孙中山一直在苦苦地寻求着“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道路。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在短时间内,颁布了许多革新的法案,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艰难而殷切地开拓着新生共和国的征程。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了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然而,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提不出一个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没有形成一个能够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没有广泛发动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下层劳动群众,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孙中山于1922年4月1日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将中华民国的大权交给了袁世凯。

P1-2

后记

第一次国共合作史研究作为中共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后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对孙中山、陈独秀等历史人物研究的不断深入,第一次国共合作史研究一度成果频出。但进入90年代后,囿于档案资料的限制,有新突破的成果逐渐减少。所幸的是,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颁布了新的档案法,随之大量罕见的档案资料陆续公布。其中最为我国学者感兴趣的与中国革命有关的档案资料,经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组织翻译,形成《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在我国公开出版发行。得益于这套丛书,作者于2002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大革命》,2006年出版《读解中国大革命史》(论文集)、《陈独秀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2011年出版《解密档案中的孙中山》、《解密档案中的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大革命运动》,并且在10多年间发表了80余篇有关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研究文章。

本书是作者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撰写的另一部著作。本书依据俄罗斯公布的档案资料,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以及合作期间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进行了重新梳理,对一些众所周知的历史过程进行了重新记述,对一些重要人物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重新评价,读者会从中看到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情节和不囿于传统的新观点、新见解。

衷心感谢中共党史出版社汪晓军社长、王兵编辑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努力!

作者

2014年8月6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