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根据地青年运动作为抗战时期全国青年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抗战的胜利和根据地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抗日根据地,广大爱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抗日救亡活动,主要内容有:参军参战;参加大生产运动;积极参政;开展文化教育活动;拥军优属和积极支前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青年运动具有鲜明的特点。郝琦、杨延虎、任学岭著的《陕甘宁边区青年运动研究(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基于抗战根据地青年运动的特点、发展及贡献展开研究。
引言
第一章 青运星火
一、五四运动既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也是近现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新起点
二、积极投身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一代青年成为五卅中坚、北伐先锋,初显革命英雄本色
三、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创建农村根据地,在大江南北重新点燃青年运动的星星之火
第二章 百川归海
一、五四运动惊醒了黄土高原的青年。他们紧随时代的步伐,成了陕甘宁边区青年运动的先声
二、从共青团到青救会,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民族解放战争伟大转变的一个重要步骤
三、一代青年心灵的呼唤:“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
第三章 熔炉铸才
一、学习抗日救国理论,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住窑洞,吃小米,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学习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三、忠诚团结紧张活泼,边区青年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艰难困苦面前表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
四、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高度评价:陕甘宁边区青年救国联合会是全国最普遍、最广泛、最有斗争经验的一个组织
第四章 得天独厚
一、“近朱者先赤”,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青年生活在革命大本营,得到了更多的指导与关怀
二、建立中央青委,加强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青年是第一个受益者
三、毛泽东阐述青年运动的理论,提出了“三个结合”的思想,认为“延安青年运动的方向,就是全国青年运动的方向”
第五章 探索前进
一、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青年誓以至诚,同全国青年团结一致,为法西斯之死亡而斗争
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克服边区青年运动中的青年主义偏向
第六章 生产突击队
一、“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毛泽东尖锐地提了这样的问题
二、“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延安和边区青年高奏出一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凯歌
第七章 重塑灵魂
一、教条主义还在“害人”,延安和边区青年“首当其冲”
二、在“有字之书”和“无字天书”中汲取营养
三、学习整风文献,自觉改造世界观,一代青年的思想认识在升华、飞跃
第八章 助手和模范
一、中共中央发出国民教育的指示,广大青年成为发展边区教育、提高边区文化的模范
二、边区青年是拥政爱民、拥军优抗、减租减息、民主建政等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有力助手和生力军
第九章 争取和平民主
一、毛泽东的飞机直穿云层去了,延安和边区青年的心也紧随着飞机远去了
二、国统区掀起了反内战、争民主的爱国运动,延安和边区青年以实际行动作他们的后盾
三、延安和边区青年听从党的召唤,踊跃到解放区、到前线去
第十章 试建青年团
一、任弼时两次主持会议讨论建立青年团的问题,会议认为建立青年团先要经过试点
二、中央青委在延安冯庄、丰足火柴厂、延安行知中学试建青年团
三、解放区青年工作会议召开,各解放区普遍试建青年团
第十一章 战火洗礼
一、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青年坚持劳武结合,自卫、生产两不误
二、神圣的使命:用战争扫清道路,让时代的车轮通达无阻地向未来驰骋
附录:陕甘宁边区青年运动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