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长篇小说《荡寇志(上下)》(俞万春著)系借元末明初行世的经典名著《水浒传》中故事之“续貂”之作。小说接续金圣叹评本之70回《水浒传》而作,续作正篇70回,结子1回,故又名之《结子水浒传》,乃是所有水浒系列作品中唯一立场相对的一本著作。
本书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荡寇志(上下)/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清)俞万春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近代长篇小说《荡寇志(上下)》(俞万春著)系借元末明初行世的经典名著《水浒传》中故事之“续貂”之作。小说接续金圣叹评本之70回《水浒传》而作,续作正篇70回,结子1回,故又名之《结子水浒传》,乃是所有水浒系列作品中唯一立场相对的一本著作。 本书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在我国小说史上,俞万春的《荡寇志(上下)》可算是反动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的读者,它也不失为一种颇为难得的反面材料。通过《荡寇志(上下)》里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人们将具体地了解到顽固地坚持封建专制主义立场的地主豪绅们,在面对人民的武装斗争风暴时的心理状态以及他们的幻想和主观愿望。 目录 楔子 第一回 猛都监兴师剿寇 宋天子训武观兵 第二回 女飞卫发怒锄奸 花太岁痴情中计 第三回 北固桥郭英卖马 避邪巷希真论剑 第四回 希真智斗孙推官 丽卿痛打高衙内 第五回 东京城英雄脱难 飞龙岭强盗除踪 第六回 九松浦父女扬威 风云庄祖孙纳客 第七回 皂荚林双英战飞卫 梁山泊群盗拒蔡京 第八回 蔡京私和宋公明 天彪大破呼延灼 第九回 蔡太师班师媚贼 杨义士旅店除奸 第十回 高平山腾蛟避仇 郓城县天锡折狱 第十一回 张常智稳蔡太师 宋江议取沂州府 第十二回 宋江焚掠安乐村 刘广败走龙门厂 第十三回 云天彪大破青云兵 陈希真夜奔猿臂寨 第十四回 苟桓三让猿臂寨 刘广夜袭沂州城 第十五回 云总管大义讨刘广 高知府妖法败丽卿 第十六回 女诸葛定计捉高封 玉山郎请兵伐猿臂 第十七回 陈道子夜入景阳营 玉山郎赘姻猿臂寨 第十八回 演武厅夫妻宵宴 猿臂寨兄弟归心 第十九回 陈丽卿力斩铁背狼 祝永清智败艾叶豹 第二十回 陈道子草创猿臂寨 云天彪征讨清真山 第二十一回 傅都监飞锤打关胜 云公子万弩射索超 第二十二回 梁山泊书讽道子 云阳驿盗杀侯蒙 第二十三回 张鸣珂荐贤决疑狱 毕应元用计诱群奸 第二十四回 司天台蔡太师失宠 魏河渡宋公明折兵 第二十五回 陈道子炼钟擒巨盗 金成英避难去危邦 第二十六回 凤鸣楼纪明设局 莺歌巷孙婆诱奸 第二十七回 阴秀兰偷情酿祸 高世德纵仆贪赃 第二十八回 豹子头惨烹高衙内 笋冠仙戏阻宋公明 第二十九回 礼拜寺放赈安民 正一村合兵御寇 第三十回 童郡王饰词谏主 高太尉被困求援 第三十一回 猿臂寨报国兴师 蒙阴县合兵大战 第三十二回 金成英议复曹府 韦扬隐力破董平 第三十三回 高平山叔夜访贤 天王殿腾蛟诛逆 第三十四回 宋公明一月陷三城 陈丽卿单枪刺双虎 第三十五回 云天彪收降清真山 祝永清闲游承恩岭 第三十六回 魏辅梁双论飞虎寨 陈希真一打兖州城 第三十七回 东方横请玄黄吊挂 公孙胜破九阳神钟 第三十八回 真大义独赴甑山道 陈希真两打兖州城 第三十九回 吴加亮器攻新柳寨 刘慧娘计窘智多星 第四十回 祝永清单人卖李谷 陈希真三打兖州城 第四十一回 陈义士献馘归诚 宋天子诛奸斥佞 第四十二回 徐槐求士遇任森 李成报国除杨志 第四十三回 白军师巧造奔雷车 云统制兵败野云渡 第四十四回 宋江攻打二龙山 孔厚议取长生药 第四十五回 高平山唐猛擒神兽 秦王洞成龙捉参仙 第四十六回 陈念义重取参仙血 刘慧娘大破奔雷车 第四十七回 云天彪进攻蓼儿洼 宋公明袭取泰安府 第四十八回 陈总管兵败汶河渡 吴军师病困新泰城 第四十九回 徐虎林临训玉麒麟 颜务滋力斩霹雳火 第五十回徐 青娘随叔探亲 汪恭人献图定策 第五十一回 六六队大攻水泊 三三阵迅扫头关 第五十二回 吴用智御郓城兵 宋江奔命泰安府 第五十三回 东京城贺太平诛佞 青州府毕应元荐贤 第五十四回 汶河渡三战黑旋风 望蒙山连破及时雨 第五十五回 陈丽卿斗箭射花荣 刘慧娘纵火烧新泰 第五十六回 凌振舍身轰郓县 徐槐就计退头关 第五十七回 哈兰生力战九纹龙 庞致果计擒赤发鬼 第五十八回 水攻计朱军师就擒 车轮战武行者力尽 第五十九回 吴用计间颜务滋 徐槐智识贾虎政 第六十回丽 卿夜战扈三娘 希真昼逐林豹子 第六十一回 云天彪旗分五色 呼延灼力杀四门 第六十二回 徐虎林捐躯报国 张叔夜奉诏兴师 第六十三回 冲头阵王进骂林冲 守二关双鞭敌四将 第六十四回 沉螺舟水底渡官军 卧瓜锤关前激石子 第六十五回 鲁智深大闹忠义堂 公孙胜摄归乾元镜 第六十六回 宛子城副贼就擒 忠义堂经略勘盗 第六十七回 夜明渡渔人擒渠魁 东京城诸将奏凯捷 第六十八回 献俘馘君臣宴太平 溯降生雷霆彰神化 第六十九回 云天彪进春秋大论 陈希真修慧命真传 第七十回 避邪巷丽卿悟道 资政殿嵇仲安邦 结子 牛渚山群魔归石碣 飞云峰天女显灵踪 试读章节 话说梁山泊上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当夜做了一场凶梦,梦见长入嵇康手执一张弓,把一百单八个好汉都在草地尽数处决,不留一个。惊出一身大汗,醒转来微微闪开眼,只见“天下太平”四个青字,心头兀自把不住的跳。想道:“明明清清是真,却怎么是梦?”披衣坐起,看桌子上那盏残灯半明不灭,便去剔亮了灯。再看那四壁静悄悄地,只听得方才那片哭声还在耳边,真个不远。 卢俊义大疑,道:“怕他真有此事!”跳下床来,走到房门边细听。越听越近越不错:只在房门外天井里,哭得好不悲伤。卢俊义大怒道:“着鬼么,我此刻还怕他是梦!”便去床上拔了腰刀,右手提着,左手去拔了门闩,拽开房门,大踏步赶出天井里看时,只见满庭露气,残月在天,那片哭声兀自在青草里。卢俊义直赶到外边一看,呸,原来是青草堆里许多秋虫,在那里唧唧嘈嘈的乱鸣乱叫。卢俊义看了一转,走进房来,把房门仍旧关上,把腰刀插好了,坐在那把椅子上。灯光下想将起来,好不凄惶,叹口气道:“再不道我卢俊义今年三十三岁,却在这里做强盗。梦虽是假,若只管如此下去,这般景象难保不来。招安不知在何日,可恨那班贪官污吏闪到我这般地位!今日如果做得成,亦未尝不妙。”听那谯楼更次,已是四鼓一点。又想了一回,只得上床去睡。翻来覆去,那里睡得着,听着更鼓,渐渐五点。 正要睡去,忽听外面人声热闹。卢俊义听了半歇,愈加惊疑,正要起身去看,房门外一派脚步声已赶到房门前,乱敲乱叫道:“卢头领快起来!”卢俊义吃了一惊,跳下床来,忙问:“甚事?”外面两三个人应道:“头领快来,不好了!”卢俊义大惊,一面开门一面问道:“什么事不好?”那四个外护头目道:“忠义堂上火起了,正烧着哩!”卢俊义听说是火起,倒反放了心,随那几个头目赶到忠义堂前。只见蒸天价的通红,那面“替天行道”的杏黄旗已被大火卷去,连旗杆都烧了。宋江同许多头领立在火光里,督押火兵军汉各执救火器具,乱哄哄的扑救。 那火那里一时救得灭?只见哔剥爆响,黑烟红焰,火片火鸦,翻翻滚滚的只顾往天上卷去。西风又大,烈焰障天,残月曙星都无颜色。那些水龙水箭横空乱射,好似与他浇油;满地下的水淋得像河里一般,那火总不肯熄。只见公孙胜打散头发,仗剑暝水,驱那力士天丁就摄泊里的水来泼。虽有几处乌云肯拢来,怎当得火势甚盛,反把乌云冲散,落下来的没得几点,全不济事。公孙胜只顾踏罡步斗,诵咒催逼,直到天色大明,火势已衰,那乌云方得盖紧,大雨滂沱,泼灭了余火。及至太阳出来,忠义堂已变了一片瓦砾白地,那两边的房屋,也不免延烧了几处。 众军汉把一切器具及各头领的箱笼什物,仍搬归原处。宋江到后面厅上座落,大怒,叫把忠义堂上本夜值宿的两个头目、三十个军汉一起拿交铁面孔目裴宣,严讯因何失火,立等回报。山前山后各处头领已自得知火起,不敢擅离职守,都差人来禀安。少刻,裴宣亲来禀覆:“严讯两个头目,都供称四鼓时候看见一个人,身子甚长,手执着一张弓走上忠义堂来。众人喝问,那人并不答应。上前去捉他,却不见了。正骇异间,不知怎的却火起。又研讯众人,都这般说,只有几个睡着的说不知情。”卢俊义在旁边听得,心中大惊。众头领也都骇然。 只见宋江道:“这厮们眼见是不当心,不知薰蚊烟、煮饮食走了这火,却将这荒唐话来支吾!竟照我们定的条律,凡失火烧毁忠义堂、忠义堂上房,及军营内烧毁中军帐房不及令旗、令箭、兵符、印信者,不分首从皆斩立决律,斩立决。”说罢,便伸手去案上取那面刑人的白旗,拔下来掷去,就叫裴宣典刑。卢俊义忙上前止住道:“哥哥容禀:这事委实蹊跷。小弟四鼓之时也得一梦,梦见一个长人执弓到忠义堂,醒来便已火起。正与头目、军汉们的口供相符,恐真有别情。”宋江笑道:“兄弟,这班男女你救他则甚!我若赏罚不明,何以令众。”遂不听卢俊义的话,催裴宣斩讫报来。裴宣只得拾起那面旗来,走出去。只听得辕门外炮响,须臾血淋淋的三十二颗首级献于阶下。 裴宣缴令毕,宋江吩咐将首级去号令了,对众头领道:“皆因我宋江一个人做下了罪孽,平日不忠不孝,以致上天降这火灾示警。倘我再不改,还望众弟兄匡救我。”众头领道:“兄长过谦。”吴用道:“那日识天书的何道士在山上时,曾对小可说起。他说深明堪舆相地之术,说这梁山本是廉贞火体,那忠义堂紧对山前南旺营,门壁朱红的,又是什么祝融排衙,今年七月尽防有火灾。小可以为无稽之谈,不放在心。今日果应其言,何不再叫他来问一声?”宋江道:“军师何不早讲。”便差人赍带银两去聘请何道士。这里山前山后众头领差来禀安问候的,络绎不绝。宋江也辞了众人,去上房里禀了太公的安。 不两日,何道士请到。宋江请他进来,见礼毕,赐坐。宋江问起忠义堂将要动工,却如何起造。何道士道:“小道前日在此曾对吴军师说起,七月大火西流之时,忠义堂必有火灾,今日果应。将来造时,不可正出午向,须略偏亥山巳向兼壬丙三分,大利。四面都用厂轩,露出天日,比旧时低下三尺六寸。门壁不可用红,即使仪制如此,也须带紫黑色,不可全红。‘忠义堂’三字旧用全红金字,今须绿地黑字。如此起造,不但永无凶咎,而且包得山寨万年兴旺。”宋江大喜,便邀何道士同一干头领到那忠义堂屋基地上,那瓦砾已自打扫干净。何道士就在空地上安放罗经,打了向桩,另画了四至八道的界限。 P1-3 序言 近代长篇小说《荡寇志》系借元末明初行世的经典名著《水浒传》中故事之“续貂”之作。小说接续金圣叹评本之70回《水浒传》而作,续作正篇70回,结子1回,故又名之《结子水浒传》,乃是所有水浒系列作品中唯一立场相对的一本著作。 《荡寇志》的作者俞万春,字仲华,号忽来道人,清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出身于一个地方官吏家庭,一生并没有正式任官,科举功名也不过是个“诸生”(秀才)。他在青壮年时代,却曾经长期追随其父在广东的任所,亲身参与了对人民反抗武装的镇压行动。《荡寇志》的写作,是作者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反动立场上,蓄意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上的镇压,来与封建统治者的暴力镇压相配合的。作者为此苦心孤诣,惨淡经营,不遗余力。据他的家属称,此书草创于道光六年(1826年),写成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间“三易其稿”,首尾历时22年。 作者仇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思想与金圣叹一致,所以他紧接金圣叹腰斩过的70回本《水浒传》,从71回写起,杜撰出一大篇宋江等如何“被张叔夜擒拿正法”的故事,自名其书为《荡寇志》。 封建统治阶级历来鄙视稗官小说,甚至将其称为“惑世诬民”的“异端”,千方百计地加以禁遏,而《荡寇志》这部纯属杜撰的稗官小说,却博得许多“当道诸公”的青睐,被视为维系“世道人心”的宝物,用来进行反动宣传,以抵制革命思想在群众中的传播。 俞万春死之次年,清朝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农民大起义。与此同时,南京的清政府官员们就开始酝酿刻印《荡寇志》,以维系摇摇欲坠的“世道人心”。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忠王李秀成攻下苏州,把《荡寇志》当作反革命的宣传品,予以毁版。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同治十年(1871年),《荡寇志》又有了大字覆刻本。 在我国小说史上,《荡寇志》可算是反动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的读者,它也不失为一种颇为难得的反面材料。通过《荡寇志》里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人们将具体地了解到顽固地坚持封建专制主义立场的地主豪绅们,在面对人民的武装斗争风暴时的心理状态以及他们的幻想和主观愿望。 《荡寇志》虽是一部思想反动之书,确也堪作反面教员供后人批判,之所以至今仍保持其书原貌,多次出版,盖因其在艺术上尚有一二可取之处。例如,书中写陈希真父女受高太尉迫害,弃家出亡,路过风云庄等片断,反动的政治说教没有压倒患难相恤的真情实感,便觉文情交至,颇能动人。书中塑造的陈丽卿、刘慧娘这两个女性形象,一武一文,也颇有个性特征。同时,作者熟知我国古代的科技知识和西方的工艺成果,除了采用传统的斗武艺、斗法术之外,又穿插进斗器械、斗技术,可谓别开生面。 在近代长篇小说的比较中,《荡寇志》的行文布局,造语设景独具匠心,刻人状物,文字精练流畅,某些情节,亦具真情实感,多有动人之处。确实有如鲁迅先生说的“在纠缠旧作之同类小说中,盖差为佼佼者矣”。至于作品中对于贪官污吏的认识,乃是作者欲为封建王朝“正名”“补天”的不甘之心,读者自然明了。 这次再版本着不以文质决好恶的思想,特参阅该书不同版本加以重新整理和校订,以供读者在闲暇之余参阅。对原书原来缺字的地方用口表示了出来。由于时间仓促,期间难免有疏漏瑕疵,希望广大读者和专家不吝指正。 编 者 2011年4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