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刘若瑀的三十六堂表演课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作者 刘若瑀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优人神鼓是近几年在台湾地区非常流行的表演团队,刘若瑀为该团队的艺术总监,她将果托夫斯基身体训练、东方传统武术、击鼓、太极导引、民间戏曲、技艺、宗教科仪、静坐等元素糅合进传统的东方击鼓表演,创立了一套独特的表演形式“当代肢体训练法”。刘若瑀著的《刘若瑀的三十六堂表演课》详细为大家讲述表演的36课,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其艺术的核心。

内容推荐

刘若瑀著的《刘若瑀的三十六堂表演课》结合葛托夫斯基的身体训练、东方传统武术、击鼓、太极导引等元素,探索出大自然和禅修为表演基础的“当代肢体训练法”,在专业领域上具有开创性。她广泛地运用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祭祀仪式等素材,持续创作,不断获邀参加国际重要艺术节表演,呈现了中国台湾优质的剧场表演艺术,融合了世界观与当代美学的特点,获得国际艺坛高度重视。

本书讲述的不仅仅是表演的实质,更是一位修行人对生命的领悟。刘若瑀将这种体会融汇于她的优人神鼓表演中,释放出不一样的能量。与其说这是三十六堂表演课,不如说这是刘若瑀带给读者的三十六段循序渐进的人生领悟。

目录

自序 三十年酿就的体悟

推荐序 是禅?还是秀?

推荐序 修行与艺术的扎实结合

推荐序 台下十年功的优人神鼓

上学期

 第一堂:打破时间

 第二堂:没有语言

 第三堂:站在起点

 第四堂:只有呼吸,爱会充满,歌会自己来

 第五堂:“看”,不是“看见”──《运行》

 第六堂:听

 第七堂:打开全身的共鸣腔

 第八堂:说出名字

 第九堂:有机的身体

 第十堂:去偷

 第十一堂:危险就是机会

 第十二堂:全然接受

 第十三堂:保持未知,不用语言

 第十四堂:知道规则,然后犯规

 第十五堂:武士——结束在胜利的时候

 第十六堂:《看》的行动

下学期

 第十七堂:去做——《神秘剧》

 第十八堂:什么是“神”?

 第十九堂:矛盾就是生活

 第二十堂:打破对称

 第二十一堂:不要伪装

 第二十二堂:要有细节——必须可以重复

 第二十三堂:三种空间

 第二十四堂:找出经验的天性

 第二十五堂:诚实的探险之旅

 第二十六堂:找到自己的家

 第二十七堂:众人同助

 第二十八堂:不要庆祝

 第二十九堂:安静、流和努力

 第三十堂:不要隐喻

 第三十一堂:上台的时候,就要找下台的时候

 第三十二堂:谁在做梦?

 第三十三堂:两只鸟

 第三十四堂:我怀疑自己

 第三十五堂:去做你觉得重要的事

 第三十六堂:放下大师

 跋 表演尚未结束

试读章节

那天,我站在老泉山上排练场的木造亭子里,望向远方的山林——那是父亲本想开辟为茶园的一片竹林地,尚未开垦。那年我从加州回来,正想寻找一个山地作为训练基地,来练习在遥远的另一座山头上,那些深刻难忘的记忆——那台小怪兽将一丛丛竹竿拔起,渐渐开辟出一小片平地。我和一些年轻人,就在这里,透过竹林的痕迹,将沉淀在心里的那个力量唤出来。双脚踏在泥泞的地上,心想,虽然没有遮雨的谷仓,但至少有一片山。望着远方即将西下的夕阳,想起遥远山头上的那位老人,牧场上的那些人和天天看夕阳的日子。

1983年夏天的暑假,第一次抵达那个牧场,大约是下午四五点。已经有一些人在那里等了,有些人看起来似乎来了一段时间,有些人则和我一样,是刚刚才报到的。之所以去那个牧场,是因为我被选上要接受一个特殊的训练课程,所以我千里迢迢搭飞机到那里,要和一位据说是非常有智慧的长者学习。那个牧场所在的位置非常偏僻,大片草原连接着树林,草原上只有一座外表看起来很老旧的大谷仓,谷仓旁只有一户人家,养了几头羊和牛。

刚抵达的时候,我以为会先点名,同伴们自我介绍、互相认识之后,就可以回家休息,沿途还可以顺便采购一些日用品,因为牧场距离我住的地方,还有一个小时车程。

结果,我们只是坐在一个有几张木头椅子的休息区等待着,原来就已经在那里的人也不太和其他人寒暄,只是很客气地互相点头。大约等了半个小时,看到一位满脸大胡子,穿着卡其上衣和裤子的老人走过来,跟在他身后是另一位穿着卡其装的人(我第二天才知道她是女性)。当他们经过我们身边时,老人看着我们,一个一个叫了我们的名字,好像在确认谁是谁。但也就这么一句而已,并没有再说其他的话。随后,我们被带进谷仓;那是一个宽敞空旷的空间,除了地上有几盏煤油灯之外,什么都没有。有几个人走过去,将灯点亮,但同样还是没有人讲话。

在谷仓里,也只是安静地坐着。坐了一段时间后,有个人站起来,开始唱歌,并跳了一种非常简单的舞步,然后走到另一个人面前,也没有手势,就只是继续跳舞唱歌,就像邀请对方起来跳舞一样,在他面前的那个人站了起来,然后跟着一起唱一起跳。虽然一句话都没有,但每个人好像都知道要跟着一起唱一起跳。就这样,我们一个一个加入,唱歌跳舞到天黑。

那天晚上,除了唱歌之外,什么事都没做就结束了;没有一般接待新来的人的那种流程,没有要填一张报到表格之类的,也没有人告诉你将会在那里做什么。总之,什么都没有。

那天课程结束时,是晚上十点,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晚上其实算是很早结束的。第二天,我问住在附近的一位比我早来的参与者,前一天晚上我们唱的是什么歌?才知道,那是混合着西班牙语和海地原住民语言的一首海地歌谣,带领我们唱歌的那个人,本身就是海地人。我问歌词内容是什么,因为一唱完就忘了,我怕第二天去不会唱。但这个人说,不用记,也不用担心,第二天去还会再唱,不断地重复唱,久了自然就会了。而且,她说不用头脑记忆、不用文字写下来、不事先学习,就是这里学习的方法。

第一天晚上课程结束的时候,我以为会有人出来大声地告诉我们,明天几点钟集合。但是,我却只看到坐在很远那边的老人小声地和离他最近的那个人说话,也不知道讲了什么。然后就这样一个人、一个人地传话过来,传到我耳边时,我才知道那句话是:“第二天下午四点要集合”。随后我也转过头去,继续告诉下一个人这句话。

被小声通知第二天下午四点要集合之后,就开始有人站了起来,安静地开门走出去。就这样,没有任何人站起来宣布任何事,这一(P15-17)

序言

三十年酿就的体悟

剧团从优剧场到优人神鼓已成立了二十多年了,从第一天开始,我就想告诉他们深埋在心中的表演者是什么,虽然断断续续的提及,却不成体系,也难以深入。

这本书终于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断断续续地整理出来了。我想,除了团员们的好奇之外,还有很多对表演好奇的年轻人,想一探当年在加州的经验。其实这么多年来,在优剧团的工作中,我并没有直接按照当年老先生的方法教导,更多的是采用智慧的引导。这本书里大多数的故事与资料,都只是老先生当时的一句话或自己心中的一个感触,但多年来,真的令人记忆深刻。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直接指名老先生的名字,因为在这本书中,除了一些具体的英文字之外,大多数内容都是我的领悟与思想,所以里面的人名,也都不是当时同伴们的真实姓名,也有一些情境、故事是重新架构的。

而且,我曾经看过一篇对老先生的报道,记者在文章后面注明以上言语均为当时正确记载。我想,这本书虽然是那一年中的感悟。不过终究加了30年,已是自己的想法。

但终究,所有的灵感都来自当年在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和老先生的学习,所以我仍要将这本书献给我的老师:“老先生”。

后记

表演尚未结束

整理完这本书时,我眼中泛出泪光,已30年了,才将内心深处的记忆整理,一个很大功课完成了,感谢大师,在我生命懵懂的年纪遇见了他,虽然现在对学生的训练课程中并没有大多直接相关的方法,但,所有的观念和触动都在实时启发。

关于研究表演这门课,似乎是自己最大的直觉,虽然优人神鼓在打鼓,但所有的表演者除了鼓之外,每一个眼神、走路、举手和工作方式都在这门表演课堂的影响中,慢慢成长,表演课尚未结束,这只是上半段,一个真正的表演者,是老师终生的职业,在我心中,也早已种下基因,在对观照自己的深入了解后,有一些事已在开始。

那年阿禅到印度旅行。那是他第四次到印度,住在菩提迦耶的一座缅甸寺庙里。有一天早晨打坐的时候,他看到了稻田里有一只正在觅食的鹤。鹳的动作轻盈灵巧,让阿禅不禁看得入迷。看着,看着,阿禅发现自己和这只鹳的起心动念同步了,鹳一啄食转、转头、拾脚,他都感同身受。这是一种与物体打成一片,物我合一的阶段。我想一位真正的表演者,是需要一种真功夫。老师当年说,在东方那未知的古人智慧里。

下一阶段的表演课,我们将探讨“一位真正的表演者”。

书评(媒体评论)

很高兴读到她这本书,若你是一个对表演或生活有兴趣的人,这本书值得你一读再读。一位西方的剧场高人,参悟了东方的禅理,反刍教导东方学子,再由她从自身文化的根源,印证到她的本性,来回三十年,其内容自有许多发人深省之处。

——电影导演李安

这些年我看着刘若瑀的优人神鼓跑遍世界,赋予观众丰富的精神粮食。我非常佩服本质上是修行人的若瑀,同时本质上也是艺术家。她把这两者融合得这么巧妙,让她的艺术与人生散发出同样高度的品格、尊严、纪律与智慧。这是她的第一本书,来得实在很晚,但我相信读者朋友能够在这三十六堂课中,不仅学习表演,且学习人生的修行。

——话剧导演赖声川

从身体出发,恒久地训练着身与心,在里面慢慢找出文化的脉络,每天如一地集体训练、集体表演、控制、释放,从身体的出发到精神的接受,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过程;如果能把这种行动的力量持之以恒,它将会净化自我,洗涤人心。从一个李安眼中短片的女主角,到了今天优剧场的艺术总监,那些过程是充满艰辛与奇妙变化的。如果精神入了道,此道也付于实行,实行而得法,道可传。希望刘若瑀能持续在探索身体与空间的道路上得到更多的收获。

——电影美术指导叶锦添

从这本书中,可以了解为什么优人神鼓的团员在台上演出的时候,给人那么专注、庄严、整齐划一的感觉。好像有人在击鼓,又没有真正在击鼓的“人”,因为那个人已经“空”了,看到后来,你也空了,只剩胸腔中那一股莫名的感受,让你恬然安静地处于当下,久久不能自已。

——身心灵作家张德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2: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