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明的代价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唐渔耕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文明的代价》是科幻性悬疑小说。从一个小岛神秘消失起,引入高科技发展过程中,人们应竞争而从事的间谍活动。小说情节悬疑、惊悚,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作者唐渔耕通过故事反映高科技条件下人类欲望会受诱导、延伸、膨胀、异化,从而警示人类社会对终极命运深入思考。

内容推荐

《文明的代价》由唐渔耕编著。

中太平洋海盆上一座孤岛瞬间消失,岛上众多生灵灰飞烟灭。一架载有国际知名的生命科学家的直升机,因找不到孤岛燃油耗尽而坠海,其中有一位中国科学家……

惊悚、悬疑、虚幻的情节,期望表达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本性具有的欲望和欲望的延伸、异化,对人类社会终极命运的思索。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第一章

1778年,英国著名航海家、探险家库克船长第三次统领船队,试图探索是否还存在太平洋(亚洲)与大西洋(欧洲)之间的西北航道或东北航道。船队航行到白令海峡遇到冰层阻挡,被迫折回时发现了夏威夷群岛。

居住在岛上已有千年历史的土著人,把船队的到来看作神的来临。崇敬、热诚的欢迎,换来的却是这块纯洁宝地上从未有过的性病、瘟疫以及不等价交换。当库克船长试图用西方文明教化这些未开化的土著人时,交往中发生了文明冲突,出了岔子。一个胆大妄为的土著人试着冒犯了他一下,结果被发现,那位肤色、穿戴不同的船长不是神,跟他们一样也是俗人。于是那个胆大妄为者杀死了他,呼唤着同伴们蜂拥而上,狼吞虎咽美餐一顿吃掉了他!

一百多年后,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到夏威夷旅游时曾这样赞叹:“爱一个女子,需要谋其面;爱一处地方,要临其境。男女之间,相逢未必相爱;但人们对夏威夷总是一见钟情……”

如今的夏威夷已经成为美国第五十州。旅游者到了那里可以放心,像吃人那样令人毛骨悚然的大岔子,绝对不会发生。现在的夏威夷,除了那依旧在夕阳下金光耀眼的海面,全世界最细致洁白的沙滩,月光下婆娑起舞的棕榈树影以及姑娘们优美动人、伸屈自如的卡希科草裙舞外,在夏威夷的首府——欧胡岛(Oahu)上的檀香山,更能享受到现代物质文明对你紧紧的拥抱和亲吻。夏威夷是迷人的,一年四季白天气温在摄氏27~32度之间,宜人的气候,绚丽多彩的风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纷至沓来。如果在旅游旺季,每隔五六分钟就有一架巨型客机降落,人们会像潮水般涌进这举世闻名的“旅游度假天堂”。

这一天,凌晨的一阵暴风雨把天空洗漱得晴空万里,机场不如旅游旺季那样的繁忙。一架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班机,在临近中午时刻降落在了欧胡岛(Oahu)上的檀香山国际机场。渴望到此的游客,兴冲冲走下舷梯,登上了摆渡车,向机场大楼而去。

孙仲光博士随着旅客走出机舱门,炯炯有神的目光向四周扫视一下后戴上了墨镜,走下舷梯时,左臂搭着上衣,右手提着公文包。他没有登上摆渡车,装束、举止也不像来游山玩水的。

停机坪旁一位已经等候多时的彪悍汉子,一身黑色装束,黑头发,古铜色的粗犷面庞,戴着一副暴龙(BoLon)太阳镜,他那墨镜背后的目光,也能让人觉得像闪电般的犀利,令人生畏。他迅速搜索到了人群中的孙仲光博士,立即走上前轻声问候了一声,随即驾车把他送往檀香山国际机场一隅的“UTE”公司租用的基地场站停机坪。那里停放着几架直升机与赛斯纳飞机。汽车在一架机身像大海那样蓝色的豪华直升机旁停下,那是一架“UTE”公司接送贵宾的专机。孙仲光博士登上时,他的三位同事彼德·普兰教授和让·雅克·卢梭博士早已安安稳稳地坐在了宽敞、舒适的航空沙发上,松本教授喜欢坐在老牌飞行员肯特一侧的副驾驶座上,他想顺便跟他学些驾驶直升机的技巧。孙仲光博士向朋友们打过招呼后,直升机径直朝西方向的一座孤独的岛屿飞去……

在没有任何参照物的茫茫大海上飞行,天是蓝的,海是蓝的。这架漆成大海那般蓝色的直升机在海天一色、湛蓝湛蓝的中太平洋海盆上空飞行时,更显得它渺小虚无。曾多次从基地飞往那座孤岛的五人,在三个多小时的旅程中,经常会找些感兴趣的话题打发空乏的时光。孙仲光博士跟彼德·普兰教授会兴致勃勃地讨论一些学术问题;让·雅克·卢梭博士有时喜欢谈论美食与女人;那位性格开朗的老牌飞行员肯特也会讲些妙趣横生的飞行经历;松本教授则是一位热情的旁听者。原本单调乏味的海上飞行,每每在他们的谈笑中不知不觉到了目的地。

然而,今天的情况有些异常。老牌飞行员肯特询问坐在一旁的松本教授,是否都佩戴着全球定位功能(GPS)的腕表,请他跟后面三位核对一下飞机所处的经纬度。直升机上装有性能优良的GPS/INS导航系统,自己也佩戴着航空GPS腕表,如今却在该海域上空盘旋,询问乘客腕表上显示的经纬度!

机上的四位,听到老牌飞行员询问经纬度坐标,这才发觉,按航程计算,早该到达目的地。他们急忙向舷窗外极目张望,看到的仍是没有任何参照物的浩瀚无边的大海。

“到了吧?已经飞了多少小时啦?”让·雅克·卢梭博士询问坐在左边的彼德·普兰教授。彼德·普兰教授是麻省理工学院生命科学领域里的学术权威,“UTE”公司的美方技术总监。他凝视着腕表上的经纬度数据,心里直嘀咕,岛屿应该在下方啊!

直升机在中太平洋海盆上空不断盘旋,肯特只能根据GPS/INs导航系统在指定海域上空寻找孤岛。它像只离群的饥困交加的海鸟,在茫茫大海中寻找可供落脚栖息的地方。坐在副驾驶座上的松本教授很着急,他看到肯特在反复检查飞行仪表、核对航空图,最要命的是他看到了发动机仪表盘上的黄色警告灯闪亮,油量表指针指在红色区域里。学习过飞机驾驶的松本教授知道,燃油即将告罄。需要降落在目的地后加注返航燃油的直升机,如今“前不着店,后不靠村”地悬在太平洋上空,等着他们的命运是葬身大海喂鲨鱼!

“快跟岛上联系啊!”彼德·普兰教授也着急起来。

“早就联系啦!联系不上。”其实肯特早知道情况不妙。今天海域上空的能见度很高,按理岛屿早该出现在他的视野内,可目视飞向岛屿。他东张西望在上空盘旋,除了跟往常一样时隐时现的一些礁石外,那座孤岛如泥牛入海没了踪影。他再三检查各项飞行仪表,确信GPS/INS导航系统没有故障。一切数据,包括腕表上的数据,都正确无误地告诉他直升机正处在该岛屿上空。他感到困惑不解。然而,肯特处惊不乱、沉着应对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镇定了下来。在他的飞行生涯中,曾多次从逆境中死里逃生、逢凶化吉。他坚信导航系统正常,操作驾驶无误,肯定在别的什么地方出了岔子,那么岔子又出在哪儿呢?难道大海能把岛屿和岛屿上的人一起吞噬了下去?他那超强的注意力分配能力,在操纵直升机、搜索目标的同时闪电般地思索,排除一个又一个可能的差错……

两年多来,他已从檀香山“UTE”公司的基地到这座孤岛往返飞行了不知多少趟。昨天他得到了“UTE”公司总部下达的执行任务的指令。今天一早起床,然后与妻子露茜共进早餐后吻别她时,习惯地在家门口转身对爱妻说:“亲爱的,等我回来!”接着就是一个响亮的飞吻。他驱车直奔机场“UTE”公司的基地场站,帮着机械师把飞行前的准备工作一应完成,登机后按照飞行手册详细检查了驾驶舱内的全部仪表设备,尤其是导航设备。他知道,在他执行海上飞行任务的航线上,没有任何地面参照物,导航系统是唯一可靠的依据。他的优异的安全飞行记录,就是从日积月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中取得的。如今却出人意料地找不到岛屿!

之后,他向檀香山“UTE”公司基地报告了目前的困境,想求得他们的帮助。这也许就叫病急乱投医吧!那帮人忙碌了一阵子,提供的建议是,“飞行仪表故障,检查飞行仪表,排除故障……”使这位在第七舰队和希卡姆空军基地服役过、具有众多机型驾驶执照、在飞机制造公司历任过试飞员和广告飞行员、已有两万多小时安全飞行纪录的老牌飞行员立刻火冒三丈,在对讲机上说话时粗话连篇,“……我的飞行仪表出了故障,难道说,这里的人佩戴的GPS腕表都出了故障!狗娘养的,别说废话,快告诉我,岛屿在哪里?岛屿在哪里!”听到基地的回话,他像受到了羞辱一般,又气又急、大喊大叫起来。其实他是在发泄心中的困惑与愤怒,因为与此同时,油量表上的指针已经指在了零的位置。他也知道,就发生在他眼皮子底下的咄咄怪事,怎能让千里之外的人来帮他呢?何况,他求助的那帮人,对飞行知识一窍不通!

肯特的嘴巴在骂骂咧咧,直升机却凭着他高超技能做着特技动作,这样可以使燃油箱里的“死油”暂且维持一段飞行时间。

“打开舱门往下跳!!救生衣在座椅底下。”肯特挺仗义,一面艰难地操纵着不断下坠的直升机、做着右侧盘旋飞行、发出“SOS”求救信号;一面催促他们跳海自救。

松本教授第一个跳下海,接着坐在后座的让·雅克·卢梭博士、彼德·普兰教授先后跳了下去。

P1-4

后记

上帝创造天地万物时特别钟爱人类,将他的“生气”只吹进人类的鼻孔,使人类成了地球上的“万物之灵”。

如今,“万物之灵”却在窥视上帝创造天地万物的奥秘,模拟上帝创造天地的类似宇宙大爆炸一刹那时的那种能量与状态,寻找有关质量以及自然本质的一些线索。他们的目的,也许仅是探索未知世界,造福人类自己。然而随着探索宇宙奥秘的强子对撞机的实验,不能满足人类的求知欲而不断加大能量时,有人担忧实验中产生的微小黑洞,会在吞噬物质过程中不断变大,最终吞噬整个地球!当下,在实验室中已能获得一些微量反物质,反物质与物质相遇,能使物质瞬间化为乌有——湮灭!

“万物之灵”中的另一些人更实际,更大胆,也更富争议。他们热衷于探索生命的起源和人类自身的奥秘。有的推测,地球上的生命可能始于19亿年前的一个偶然事件:一只变形虫和藻青菌的邂逅可能是地球生命繁衍生息的开始,这只变形虫偶然吞噬了一个藻青菌,而这个藻青菌恰好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它能够吸收阳光并释放水和氧气,谁知这个藻青菌却在变形虫的体内发展,成为变形虫的一部分,并最终成为今天我们随处可见的花草树木的祖先。这种简单有机体的出现,改变了地球上大气的组成,从而让地球上充满了动物以及人类发展繁衍所必需的氧气和水。

如果说,生命可能始于19亿年前的一个偶然事件,仅是众多推测之一,那么“万物之灵”的努力还不止于此。

随着探索物理学的终极目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能够把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统一起来,把物质世界的四种力,统一在同一个理论框架内描述以来,少量或单个原子、分子的行为,可以从理论上加以描述。人们掌握了在分子、原子水平上存储信息的技术,分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的应运而出,促进了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技术可以操控一个个原子,改变这些原子的排列可以组合成任何物体。随着纳米技术与生物工程的成熟,所有生命的元素——组成蛋白质基本单位的氨基酸、组成DNA和RNA的核苷酸——都能制造出来,并且破译了制造细胞——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的化学指令密码。“人造生命”已是生命科学领域里的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谈论的主要话题。纳米时代的到来,将重塑人类文明。然而,这种文明的代价是什么?天堂乎?地狱乎?

本世纪划时代的成果是:随着有“生命天书”之称的人类基因图谱绘制完成后,又将绘制出人类大脑活动图谱。

人类基因图谱绘制完成,有望创建复制备份器官的再生疗法,对受损器官进行分子修复;还将能对基因进行根本性修改,对不同生物体的基因进行组合,基因重组技术可以延长人的寿命,甚至可能颠覆生命规律,使人长生不老,如同到了梦寐以求的天堂!  当今,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展,已经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的伦理道德争论。纳米生物技术还能对遗传密码进行整体改写,能把一种细菌变成另一种细菌的“物种移植”,创造不存在的新物种。有的生物工程研究所已经培育出了人兽混合胚胎,可以让狗身长出人的耳朵、鼠脑育出人脑细胞。那么凭着“万物之灵”的聪慧,一心一意也要使自己成为“造物主”的人们,定将能创造出新的物种。有的分子生物学家试图复活那些早已灭绝的动物,只要能找回它们完整的基因序列。这种技术还可能制造出危害包括人类自身的异种怪物,到那时,包括人身狮头、狮身人头、猪八戒、孙悟空,那些神话中惊世骇俗的异类,以及阴司地狱的牛头马面,也将可能跃然世上!到那时,这世界将变成什么模样!

人类大脑活动图谱的研究成果,可以窥测到人的思想;一些脑科学家应用在“人机复合技术”上,可以制造出比人更聪明的“人”。这种“人”可以设计得比人更加孔武有力、具有更高的智慧。如果仅是前者,大不了四年一度的奥运会金牌都由这些“人”夺得。可怕的是,一旦这种“人”奔赴战场,个个都将是“刀枪不入”、毫无人性的冷面杀手;一旦握有实权,就可能倒行逆施、称王称霸,犯下反人类的弥天大罪!

纳米生物技术的成熟,使“纳米机器人”能“自组装”成外形跟老鼠、小猫、小狗、鸿雁、鸽子、麻雀及蜜蜂、苍蝇、蚊子等昆虫完全逼真的生物体或半生物体——电脑生物。这些小动物、小昆虫,可以是抚慰人们心灵、缓解压力的爱不释手的宠物或一种工具;也可把它作为一种武器平台或杀人于无形的“凶手”,并从根本上颠覆传统战争的模式!

所谓“自组装”技术,其实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例如生物体的细胞就是由生物分子“自组装”而成,区别在于人类重新设计的类似生物体细胞的纳米机器人,可以组成为大结构的“自组装”机。用自然的力量可在分子水平上帮你完成“人造生命”的任务。可怕的是,一旦人类管不住它而失控,这些小“家伙”以几何级数自我复制的同时吞噬遇到的物质。人们担忧的“灰胶”现象就会来临,人类将坠入万劫不复的地狱!!

“身在江湖不由己”,科学家也如此。人类天生具有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欲望,促使科学家乐此不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科学家的勇气;告知是禁果、偷着也要吃,是科学家的好奇;那么私自打开“潘多拉盒子”,就该是科学家的罪过了。然而,科技一旦被政治操控、被市场引诱,那么科学家的勇气、好奇和罪过的是是非非,会被搅得混淆不清。何况,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迫在眉睫的威胁是,人类从未停止过繁衍自己的脚步。高科技支撑着不断增长的全球人口对粮食、肉食、工业消费品的需求以及对现代化的痴迷追求。或者说,人类欲望的不断延伸、异化,其结果是:威胁到了人类自身和陆地、海洋生物的生存;极端天气频繁;地球上的物种多样性和繁殖能力递减;资源不堪重负。石油资源支撑的文明随着石油的耗尽而终结!如果说,根据可支配能源的多少和能力来衡量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那么地球上像石油那样的一次能源耗尽后还可以到月球和其他星球上去开采……

人类社会正处在科技大飞跃时代,似乎对天地万物的奥秘都能悉数了然。正是由于这种狂妄、自大,对自然的一味索取而不加敬畏,人类文明将毁于自身永无止境的贪婪!

在浩瀚宇宙中地球已经有46亿天文年龄。在这46亿年的广漠时空中,地球已经经历过五次生命大灭绝。如今人们却在议论地球将会面临第六次生命大灭绝。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的2000名精英科学家警告:“现在人类就如当年的恐龙,成了下一个要灭绝的物种,而且速度很快,我们还是引发灭绝的始作俑者……签发了我们自己的死亡令。”

在地球的46亿天文年龄中,人类只是“瞬间”现身的过客。即使通过加大能量后的强子对撞机,暂时能满足人类认知宇宙奥秘的好奇心;通过技术革命,也能改变国际关系和人类社会的格局。然而要洞悉宇宙大爆炸一刹那时的那种奥秘真谛、生命价值的真谛,人类好比还在“管中窥豹”。如不好自为之,只得加速灭绝!

怪不得在人类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向自然索取的同时,好莱坞的大片制造商总是把“世界末日”作为永恒的主题!

注:本书稿曾名为《到二零五零年再说》、《文明与恐怖》。经多次修改后更名为《文明的代价》。

唐渔耕

2001.5.8(初稿)

2014.8.5(第十六稿修改稿I)

2014.12.28(第十六稿修改稿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