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苏)瓦西里耶夫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钧学、张敬铭编译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精)》是苏联当代著名作家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内容取自一个真实事件,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在广袤森林中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激烈残酷的阻击战的故事。小说在苏联《青春》杂志上发表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并被改编成电影、话剧、歌剧、芭蕾舞,受到世界多国人民的喜爱。小说作者曾因此获得全苏儿童文学一等奖和苏联国家奖金。1972年被搬上银幕,获197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全苏电影节大奖等,成为一代经典。

内容推荐

瓦西里耶夫编著李钧学、张敬铭编译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精)》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在一个小村庄,准尉华斯科夫无奈地接收了上级指派来的两个班的年轻女兵。他要指挥她们守卫171会让站设施。女兵驻扎下来不久,在还没有熟悉野战生活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了德国侦查兵。于是,华斯科夫决定带领5名女兵与敌人周旋,在密林中与德寇展开了殊死的战斗……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171号铁路会让站上,如今只剩下十二户人家,一间消防棚和一座本世纪初用加工过的大圆石垒成的又矮又长的仓库。上次空袭的时候,水塔炸塌了,过往的列车便不在这儿靠站。敌机虽然停止了袭击,每日里仍来车站上空盘旋。指挥站在站上保留了两挺四管高射机枪,以防不测。

这是一九四二年五月。车站西面,交战双方都修建了覆盖层厚达两米的地下工事,阵地战打得难解难分,每逢空气湿润的夜晚,便能听到那边传来隆隆的炮声。东面,德军昼夜不停地轰炸运河和通往摩尔曼斯克的铁路。北面,两军殊死争夺海上航道。南面,被围困的列宁格勒仍在顽强抵抗。

这儿倒是个疗养的好去处,战士们过着清静空闲的日子,一个个都像洗蒸气浴似的,浑身疲软无力。这十二户人家里,小媳妇和小寡妇还真不少呢。她们神通广大,不管用什么原料都能酿制白酒。当兵的新来乍到,头三天先蒙头大睡,稍带摸摸情况;到了第四天,就准有哪户人家过命名日了。于是,车站上空那股诱人的土产佳酿的芬芳,就什么风也刮不散了。

会让站的军事运输指挥员,双眉紧锁的华斯科夫准尉,为此接二连三地给上级打报告。等报告打到第十份,上级照例给他一顿训斥,然后把半排快活得忘乎所以的士兵调走。此后,军运指挥员还能勉强对付上一个来星期,但随之一切便故态复萌,简直跟以前一模一样,到头来,准尉只用把过去的报告照抄一遍,改几个数字和姓名,就行了。

“你尽抓鸡毛蒜皮的事!”少校看了几份新近的报告之后,亲自下来了。他大声喝道:“没完没了地打报告!你不当军运指挥员,倒成作家了!……”

“请您派不喝酒的来吧。”华斯科夫执拗地说。凡遇到粗声大气的首长,他心里总有点害怕,不过他还是像教堂仆役那样喃喃地说:“派不喝酒的来吧,还有那个……就是有关女人的问题。”

“你要我派老神父来吗?”

“您比我有见识。”准尉怯生生地说。

“得啦,华斯科夫!……”态度严厉的少校也激动起来。“给你派不喝酒的来,有关女人的问题也会解决的。不过,准尉,你可得留神,要是你连这样的士兵也对付不了的话……”

“是。”军运指挥员木然答道。

少校带走了那帮经不住诱惑的高射机枪手,临走前他再次向华斯科夫许诺,要派那些一见裙子和私酒掉头就走,比准尉本人走得还快的战士来。可是要实现这个诺言,看来并不那么容易,因为三天过去了,连个人影儿也没见着。

“问题不简单哪!”准尉对女房东玛丽娅?尼基弗罗芙娜说,“派两个班——差不多得找二十个不喝酒的。就是把整个方面军都搜罗遍了也不一定凑得齐……”

然而他过虑了。因为第二天一早女房东就告诉他高射机枪手来了。她的腔调中有股怪味儿,可是准尉刚睡醒,晕乎乎的,没听出来,光是问了一件他所忧虑的事:

“有指挥员带队吗?”

“不像,费多特?叶弗格拉菲奇。”

“那就好!”准尉生怕别人夺了他军运指挥员的职位。“两个人掌权——没有比这更糟糕的啦。”

“您先别高兴。”女房东难以琢磨地笑了笑。

“要高兴也得等打完了仗。”费多特?叶弗格拉菲奇颇有见识地说罢,戴上军帽走了出去。

他一出门就傻眼了:房前站着两排睡眼蒙眬的姑娘。准尉起先还以为自己睡昏了头,眨了眨眼仔细再看,战士们的军上衣在士兵条令上没有规定的部位依然高高隆起,而且船形帽下居然露出一缕缕颜色和发式各不相同的鬈发。

P1-4

序言

致中国读者的信

敬爱的中国朋友们!

我荣幸地获悉,我的作品在中国读者中获得了成功。我借此机会,向为加强我们两国人民的联系做了许多工作的译者深深致谢,向那些投书《苏联文学》编辑部对我的作品作出反应的中国读者深深致谢。除了艺术之外,没有更好的方式能使我们这两个伟大的民族互相了解。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

我属于没有青春时期的那一代人。我有过穷困的、甚至十分穷困的童年,在学校学习过,有过朋友,体验过初恋前的朦胧的感情,而后来这一切突然结束了。童年,学校,少年的友谊和一个男孩子对邻班女孩的爱恋,都在一天之内——1941年6月22日——结束了。

这一天我刚满十七岁零一个月。对我们全体人民来说这个可怕的日子以及我个人的这个年龄,成了青春时期的最后界限。迈过这个界限,我和我们这一代人一下子就跨入了成年人的行列。十七岁当兵,十九岁当排长,二十岁当连长,要不然就是当营长。给我们这一代人预定的道路就是这样的。我们整个这一代人光荣地走过了这一历程:用生命的代价遏止了,然后是彻底粉碎了世界反革命阵营中无比残忍,非常强大和训练有素的军队——德国法西斯。

“用生命的代价”——这并未夸大,亦非比喻。这是实情:1922,1923,1924,1925和1926年出生的小伙子活下来的只有百分之几;我出生的年份以及相近的年份(1923,1924,1925)活下来的只有百分之三。换句话说,每一百个上前线的小伙子中只有三人生还。

是的,这完全是特殊的一代,是介于我们祖国两次最严重的动荡之间的一代:昨天我们这里发生了国内战争,而明天等着我们的是伟大的卫国战争。我们身上有着阶级搏斗的狂飙式的热情,有着如雄壮乐曲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有着对于同我们制度的敌人必不可免的拼杀的冷静期待。这块爱和恨的奇特的合金,把我们径直引到军事委员部,送到军事学校、空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派到游击队,让我们参加地下活动和进行侦察。它推动我们扑到坦克下面,用炸药使自己和桥梁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枪眼。因此,我总是自豪地认为,我不属于牺牲的一代,而属于胜利的一代。我是胜利者一代中的一员。

这就是为什么我总写自己这一代人的缘由。无论我写什么——写战争年代还是写和平岁月,写自己的同龄人还是写当代青年,无论我笔下的主人公是男是女,我都着眼于我的同代人。我从这一代人的经历中摄取素材,把他们的命运,他们的勇敢、荣誉感和优秀品格作为自己创作的依据。就我的切身体会来说,我从未觉得自己在这一代人之外,而总感到自己是被剥夺了青春时期的那些活着的或死去的少年们的代表。  我总想理解自己这一代人,总想弄明白,我们所完成的一切是怎样做到的:因为我们谁也不想死,不是吗?可是——死了。十七八九岁的小伙子来自各式各样的家庭、乡村、城镇、省市和共和国,在战争中的共同命运使他们成了亲密的兄弟;他们目标一致,休戚与共,团结战斗。为什么能够这样?这种惊人的前线的兄弟团结的基础是什么?关于这一点我想了许多……

章廷桦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5: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