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周刊最初是一份青年职业教育指导性刊物,韬奋接办后,使其内容得到迅速的拓展,除职业教育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求学、求职、婚姻、恋爱、交友、购物、文化艺术等无所不包。韬奋和编撰人员无不认真撰稿,诚恳回应读者的需求,其内容、精神与刊名“生活”真正做到了名副其实,深得一般市民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喜爱。不过,平心而论,这个时期的《生活》,还只是一份以市民趣味为主要风格的文化修养类刊物。虽然说,韬奋接办《生活》周刊后,是以一种比较积极、融洽、和谐的状态开始起步,形成了很好的人气,但这只是起步阶段。刊物尽管对“小人物”充满同情,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现实,要奋斗自救,但总体上还只是一份脍炙人口的文化修养类刊物。
韬奋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正义感的青年知识分子。面对杂乱落后的社会和民生凋敝的现实,他不可能甘于让一份关系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周刊,永远停留在满足市民趣味的生活文化类刊物的层面上。
早在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韬奋还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上学时,就积极投身这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学生运动,参加了宗旨为“唤醒农工商各界,共做救国事业”的上海《学生联合会月刊》的编辑工作,成为“五四”时期的学生领袖。他在圣约翰大学的校刊《约翰声》上发表了《青年奋斗之精神与国家前途之希望》一文,号召青年们“坚持其奋斗精神与社会腐败恶习宣战也”。他认为:“吾国前途之希望,其在青年奋斗精神乎!”(《韬奋全集》第一卷,第171页)由此足可以看出韬奋的远大志向。他撰文道:“吾意以为吾侪任事之时,一方面知其为一家之分子,一方面知其为社会一分子,一方面忠于其本身事业,一方面尤当热心协助社会上之公益事业……苟心目中有是鹄的,一旦有此地位与能力,亦不至流人贪官污吏,或贪酷残忍之资本家。”(《韬奋全集》第一卷,第219页)这充分展现了韬奋所具有的斗争精神。他的远大志向和斗争精神,必然要在他的新闻出版工作中顽强地表现出来。
事实上,韬奋在《生活》周刊上一直积极主动地宣传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用了大量篇幅介绍孙中山生平,全面系统地介绍孙中山的政治主张,介绍并维护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的形象,坚决回击社会上的流言蜚语。他主动介绍印度民族英雄甘地,赞颂甘地坚决反抗帝国主义的横暴,撰文指出:“中国诚欲从万丈深渊中自拔出来,以救国家为己任者,必须具有甘地的牺牲自我艰苦卓绝的人格和精神。”他十分关注中国妇女的地位和教育的改革等关系到人民大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而一旦刊物接触到具体的重大问题,韬奋立刻迅速站在人民大众的一边,毫不犹豫地走向斗争的第一线。
第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生活》周刊对济南“五三”惨案的强烈反应。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派出四个集团军,继续进行北伐,以图统一北方。支持张作霖的日本田中内阁以“就地保护侨民”为借口,决定第二次出兵山东,阻挠北伐军北上。5月3日,日本军队按照预谋向北伐军驻地发起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将北伐军七千余人缴械。日军又以种种借口在济南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中国人在马路上行走,在商店里买东西,甚至在澡堂里洗澡、在理发店里理发,只要被日本兵碰上,立即遭到杀害。日军还唆使日侨“义勇团”杀害平日有反日言论或者取缔过日货的中国学生、工人、店员。一时间,济南成了日寇屠杀中国军民的杀人场。在5月3日这一天里,被日本侵略者野蛮屠杀的中国军民就在一千人以上,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五三”惨案。对此,韬奋的《生活》周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激愤,连续两个半月,刊登黑体大字标题“时刻勿忘暴日强占济南的奇耻”以示抗议,并发表了《济南惨剧后我们应该怎样?》等文章,愤怒控诉日军暴行,号召人民团结一致抵抗日寇侵略。《生活》周刊正义凛然,锋芒铮铮,一时间,令广大读者为之振奋。
P63-65
在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发表、全国文艺界和新闻出版界认真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中,同时亦是在《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正式出台之际,《韬奋精神六讲》终于编写完成。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提得最多的两个概念就是:人民和爱国,而这两个概念,正是韬奋精神最为核心的内容。可见,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既是对文艺工作的精辟论述,为文艺工作指明方向、提出要求,也是对革命的、进步的文艺工作的历史做出的深刻总结。讲话中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在韬奋的新闻出版和写作实践中我们也能找到许多生动的范例。显然,新闻出版工作者可以通过学习韬奋精神,加深对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关于在新时期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要精神”的学习理解和贯彻落实。
在写下这部书稿的最后一句“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之后,我不仅没有大功告成的喜悦和放松,相反,却陷入了长久的沉思默想。回顾整个写作过程,我清晰地感到,这既是从韬奋先生奋斗的实绩中提炼描述一个个感人故事的过程,更是全面学习理解韬奋精神丰富内涵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这是自己作为一名当代出版人,接受韬奋精神全面而深刻洗礼的过程。因此,这一番沉思默想,是经受醍醐灌顶洗礼的震撼之后的沉思,也是受了洗礼后到达新境界时的默想,同时,还伴随着对自己曾经有过的浅薄的反思。
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在写作这部书稿之前,自己对韬奋精神的认知实在是相当浅薄。尽管在从业三十多年的日子里,我曾经在较长的时间里肩负过领导多家重要出版机构的使命,尽管自己已经获得了以这位伟大先贤命名的出版业个人成就最高奖的“韬奋出版奖”,尽管已出任韬奋基金会理事长经年,然而,我并不曾全面深入地了解过韬奋先生的事迹,对于韬奋精神的诸多内涵更所知甚少,至多是一鳞半爪。所以,写作这本书,首先要做的是学习和理解韬奋精神。学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浅薄,学然后知汗颜,学然后知反思。
现在,完成本书的写作之后,我可以说,此前,我和新闻出版业的许多同道一样,虽然熟知韬奋先生“竭诚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却并不了解他为实践这个理念付出过多少努力,更没有认识到他所做的一切乃是因为选择了“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道路和方向。我们虽然也对可歌可泣的“七君子事件”有所知晓,然而却并不了解韬奋先生为了抗日救国究竟做出过多少牺牲,更没有体会到他的爱国情怀已经融人其生命,他“推母爱以爱我民族和人群”的名言乃是出于他生命的呼喊。我们赞颂韬奋先生敢于斗争的气概,然而我们却并不了解他为此遭受过多少凶险和打击,尤其较少理解到,他的抗争乃是为国为民,为了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的理想,他临终留下的最后遗言“不要怕”乃是他一生奋斗的最强音。我们津津乐道于当年《生活》周刊神话般的崛起和生活书店拥有五十六家分支店的辉煌,却对韬奋先生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无私奉献、卓越理念和敬业精神不甚了了。韬奋先生之所以称得上是现代进步新闻出版业的一面旗帜、一位楷模,既因为他二十多年的业绩彪炳史册,还因为他具有新闻出版家的高超才能和职业美德,更因为他有竭诚为大众服务、一心为祖国献身的满腔热血和光明心地。
有哲人说过:一个人如果不知道他出生以前的事情,将永远只是一个孩童。那么,在不曾了解上述种种应当了解的韬奋先生的精神及其事迹以前,我实实在在还只是新闻出版业的一个小学生。这次写作的经历,庶几能使自己对新闻出版事业的认识有一番飞跃提升。我把此番心迹告诉了责任编辑叶彤先生,叶先生说他读罢书稿也有同样的感觉。
由此想到,偌大的一个新闻出版业,与我们有类似感觉的同仁当不在少数。我们大都较少知道以韬奋先生为旗帜的现代进步新闻出版业筚路蓝缕、艰难创业的历程,较少感触到以韬奋先生为代表的现代新闻出版业先贤们曾经有过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忠贞气概。是的,我们曾经为现代进步新闻出版业先贤们的辉煌业绩所激动,认为他们是学富五车的一代名士、风流才俊,可是,殊不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读一读韬奋们的故事吧,其实他们首先是有抱负、有坚守、有胆识的仁人志士,然后才谈得到才学的深浅高下。他们以德为先,故而心中有北辰——爱国爱民;他们有胆识,故而心中有主裁——公平正义;他们甘于奉献,故而心中有目标——开启民智;他们务实奋斗,故而心中有事业——力保事业性和商业性两全其美。这是以韬奋先生为代表的现代进步出版业先贤们的进步意义之所在,是先贤们之所以受到后人永远敬重的主要原因,也是现代进步新闻出版事业能够继往开来、生生不息的重要保证。我们以为,这些认识,对于今天的新闻出版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感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人民出版社的领导,他们很早就提出了编写《韬奋精神六讲》的构想。今年适逢韬奋先生一百二十周年诞辰,三联书店路英勇总经理又一次鼓动我着手并完成这项工作。感谢邹家华(嘉骅)同志、邹嘉骊老师,他们总能清晰而满怀深情地向我讲述他们亲爱的父亲韬奋先生生前点点滴滴的感人故事。感谢他们,帮助我完成了学习研究并讲述韬奋精神的光荣任务。最重要的是,我们都要感谢敬爱的韬奋先生,他的精神、他的伟绩,传承至今,泽被后世,为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成就了我们新闻出版工作者常学常新的一部精神读本。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讲话。一年来,全国新闻出版界和文艺界一道,一直在认真学习和贯彻讲话精神。随着学习贯彻的深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人民出版社两家出版机构都产生了编写出版邹韬奋精神读本的构想。他们认为,新闻出版界可以结合学习韬奋精神,加深对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理解和贯彻落实。
这两家出版机构与韬奋先生都有着特殊的联系。韬奋先生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而在1985年以前,三联书店一直是人民出版社的副牌出版社。两家重要出版机构几乎是不约而同地与韬奋基金会联系,提出了编写出版韬奋精神读本的构想。
邹韬奋先生是我国现代进步新闻出版业的杰出代表,是唯一一位列入首批国家公祭日公祭烈士名录的新闻出版界人士。新中国成立以来,韬奋精神已经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一面旗帜。
那么,什么是韬奋精神?韬奋精神主要包含哪些内容?我们知道,对于韬奋精神,毛泽东同志曾做过精辟的总结,即“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是韬奋精神的核心。韬奋精神又是丰富的。韬奋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真诚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坚持真理、永不屈服的斗争精神,以及正确处理新闻出版的事业性与商业性关系,善于经营,精于管理,爱岗敬业,等等,都是韬奋精神的重要内容。
这就是直到韬奋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后的今天,国家公祭的三百位抗日烈士中有他的英名在列,许多围绕着他辉煌事迹的纪念活动相继举行的主要原因。这也是直到他不幸逝世七十多年后的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韬奋新闻奖”、“韬奋出版奖”一直是新闻出版界个人成就最高奖的重要理由。
说来十分幸运,2009年我荣获了第十届“韬奋出版奖”。获奖的时候,我感到的主要不是自豪和骄傲,而是对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新闻出版家韬奋先生加倍的敬仰。
也是十分幸运的事,几年前我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任总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即在集团公司旗下,在三联书店改革发展的一些关键时刻,我不同程度地发挥过应有的作用。总裁任期届满交班后,我又荣幸地担任了韬奋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这是1987年为纪念韬奋先生而成立的我国新闻出版界唯一的公益性基金会。任职以来,我和基金会的同仁们,尽职尽责,为继承研究韬奋的思想文化遗产,弘扬韬奋精神,培养和表彰新闻出版业高端人才努力发挥作用。基金会创立了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每一年度都会对韬奋精神和出版业人才问题进行高层次的研讨。 编写韬奋精神读本的任务似乎是顺理成章地交给了我。
我知道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应承下来需要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同时也明白,这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我国新闻出版界早就应当有这样一个读本,而当前形势下尤其需要这个读本。无论是发自内心的敬仰之情还是出于目前的职责之所在,这项任务对于我几乎都是无法推卸的。在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同时,在阅读了关于韬奋先生的大量资料之后,在韬奋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的2015年的盛夏,我开始了《韬奋精神六讲》的写作。
什么是韬奋精神?韬奋精神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对于韬奋精神,毛泽东同志曾做过精辟的总结,即“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是韬奋精神的核心。韬奋精神又是丰富的。韬奋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真诚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坚持真理、永不屈服的斗争精神,以及正确处理新闻出版的事业性与商业性关系,善于经营、精于管理,爱岗敬业,等等,都是韬奋精神的重要内容。
《韬奋精神六讲》一书中,聂震宁将韬奋精神归纳为“为大众”、“爱祖国”、“敢斗争”、“善经营”、“懂管理”、“真敬业”,用丰富的事例和感人至深的故事,勾勒出邹韬奋的一生。
由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编著的这本《韬奋精神六讲》讲述了邹韬奋奋斗的一生中的感人故事,梳理归纳了韬奋精神的丰富内涵。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为大众”、“爱祖国”、“敢斗争”、“善经营”、“懂管理”、“真敬业”。
谨以此书纪念韬奋诞辰120周年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