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特色餐馆大盘点
1、巧借时尚效应,打造“亲近消费”
进酒楼点菜,就像在超市买东西,客人看菜下单。当前,一种借鉴超市量贩概念的“亲近消费”在餐饮行业日渐盛行,为商家赚得更多商机。到酒楼吃饭,想吃什么鱼,直接到鱼池边用鱼兜网起,酒楼的厨师当面剖杀,送到厨房里烹制。由于顾客对于就餐需求的多元化,成就了餐饮店的“亲近消费”模式,“亲近消费”也成就了这类特色时尚餐饮店。
一般人下馆子,习惯于服务员端菜上桌。有的商家却另辟新意,他们允许顾客自行到厨房炒菜,特别是一些农家院可以让顾客自己磨豆浆煮着喝,这类餐饮店正逐渐兴起,并逐渐成为一种潮流。这场景让被“下放”农村的顾客能感受昔日的纯真年代,而且这样的环境也让平时很少去乡下的小孩子有了体验农村生活的机会。
到餐饮店就餐,顾客很多时候根本看不到原材料新不新鲜,但是在武汉的一家餐饮店,更像一个大卖场。大厅清一色的原木桌椅,漆色斑驳的木窗取代了现代的塑钢窗。几个不同的区域,摆着一长溜老式酒坛、青花瓷泡菜坛以及汤罐,墙上挂有腊肉,顾客需要吃什么,可看样点菜,十分方便。
“亲近消费”是对超市量贩概念的借鉴,在顾客“身临其境”中实现消费无障碍。餐饮营销已不单纯地看重店堂装饰,而是更注重多元化经营策略。
2、超人思维,非常之地取非常之财
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充分强调了地利的重要性。尤其是开餐厅,地理位置的优劣显得更重要。人们把地理位置好坏视为餐饮店赚钱的第一要素,这自然是有道理的。餐饮业的传统规律是“一步差三市”,足以说明地理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餐饮店的盈亏。
然而,在社会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地理位置对餐饮店的限制并非是绝对的。只要能突破传统思维,充分发挥餐饮店“地”之特色,就能变“不利”为“有利”。
南京江宁区的殷富街上,一到晚上就摆满了大排档的摊位,摊主们开炉灶,整条街飘香四溢,顾客络绎不绝。可要说这里哪家餐馆的生意最好,还得数“巴士餐厅”:店面是一辆大巴车,厨房由一辆混凝土搅拌车的底盘改制而成,这样一个流动餐馆开上街头,无疑是大街上的一道风景。
餐厅老板老马多年前买来了这辆原用于单位接送职工的“高龄”大巴,并经过一番精心改造,撤去了原来的车座,摆上了7张餐桌,每张桌子都放着4把椅子。车内照明、电扇、空调等设备一应俱全,还有一辆两轮的自制铁皮车,有四个可拆卸的铁架子支撑在地。
“巴士餐厅”每天下午5点钟左右就正式营业了,顾客络绎不绝,一直到夜里12点钟才打烊,生意十分火爆。新奇的就餐地点,外加物美价廉的食物,让消费者赞不绝口。
3、面向潮人,赚钱源于酷体验
时下,餐饮市场上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的消费主力可能就是80后和90后了。这些人比起他们的父辈,过着相对富足的生活,从小受到呵护,而且是具有独立个性、有思想、努力彰显个人本色的一个群体。面对这一庞大的群体,不少餐饮店利用他们追求个性的心理,在餐饮店装潢、就餐形式等方面突破传统瓶颈,为餐厅带来了新的契机以及丰厚的利润。
意大利的福尔泰扎监狱餐厅便是一个鲜活的例子。这家餐厅以监管严格、独具特色而著称。来此就餐的顾客需接受严格检查,不许携带手机和背包,经检查没有问题后方可人内。
该餐厅原为一座建于十四五世纪的城堡中的小教堂,后经改建而成。餐厅内设有烛光餐桌,就餐统一使用塑料器具。尽管这是森严的监狱,但仍有白葡萄酒供应。一位专门来体验监狱独特晚餐的消费者称:“餐厅的氛围、顾客、就餐地点都让人难以置信。”
4、减肥餐厅,“瘦”了别人,“肥”了自己
一直以来,以瘦为美都是现代爱美人士的首要追求。为了顺应大家的减肥需求,众多商家绞尽脑汁生产各种减肥器材和药物,减肥餐厅由此应运而生。
这些餐厅利用了颜色影响人们心情的原理,利用颜色来控制顾客的食欲。因为不同的颜色会对顾客的食欲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通过颜色帮助广大顾客轻松减肥,无疑能受到不少顾客的追捧。
典型的“减肥餐厅”以蓝色为主打色调,空间布局简单却不显得单调。蓝色是一种能够令人产生遐想的色彩,还具有调节神经、镇静安神的作用。在餐厅内装蓝色的氛围灯,会让菜品看起来不那么诱人。蓝色清新淡雅,与各种菜品相配虽然很养眼,但又不如暖色环境中的菜品看着让人有食欲。
……
P20-22
给创业大学生的几点忠告
总结几年来开餐馆的经历,回想自己当初走上这路时的前后经过,李明感慨万千,虽然和读者朋友分享创业经验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这些经验都具有很高的含金量,但是他觉得,下面这些话对那些像他当年一样,刚刚毕业就跃跃欲试想创业的大学来说,是更重要的。
创业,一定要量力而行。年轻的大学生们,刚刚步人社会,在就业现状不很理想的条件下,纷纷想创业也是很正常的,但是不少人只是凭着一腔激情却没有明确的目标。李明的建议是:创业不是为了好玩,也不能凭着年轻就放纵自己犯错误、跌跟头,一定要想清楚再行动。尤其是不能借债太多,给自己很大压力,这样做不但会累及自己的亲人,甚至还会影响今后很长一段人生路。大学生创业,一定要带着一颗责任心上路。
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创业不是当老板,而是要比一般的打工者更勤奋、更能吃苦。有的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初衷是想过一把当老板的瘾,觉得很有范,于是不管是否真正需要人手,就开始大规模招用员工。这样无疑会增加经营成本,最后把自己变成员工的打工者。再者,如果自己本身没有带团队的经验,一下子招用很多人会引发一些问题,反倒打击自己的积极性和气势。
“好高骛远”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年轻人充满激情与梦想,但是如果总是不切实际地做白日梦,就会遭受挫败。所以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一定不能眼高手低,在开始创业的时候,要对所选择的行业进行充分地了解和调研,对行业的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市场前景、自家长处和短处要进行耐心细致的分析,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遭受失败和挫折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冷静。在创业的过程中遭到失败是正常的,一帆风顺才是让人担忧的。因为年轻人在思想深处,理想化的成分还很多,所以遇到问题时很难正确面对,不是冲动蛮干,就是悲观放弃,这些态度都不利于创业的成功和创业者的成长。正确的态度是要冷静地分析原因,找到症结所在,然后多方寻求帮助,跨过难关。李明正是这样一路走来,直到今天的成功。他也祝愿所有和他一样,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朋友都能像他一样,在摸索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地总结经验,积累成果。
这是一本为刚刚毕业、怀揣创业梦想的大学生们量身订制的创业指南。但是,它与一般的创业指南有所不同,这本书有着教科书的实用性,同时又有着故事书的趣味性。
一想到创业,很多人可能就会觉得头大,认为这不是一般人能够企及的。若非有丰厚的实力和强大的后援,创业对普通人而言就是天方夜谭。当然,现实中也的确有不少创业者在经营过程中屡战屡败,这也就使得不少人对创业二字心存敬畏,望而却步。
其实,创业没那么难。这是本书作者李妍用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李妍在这本书中化身为李明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从毕业之初,求职碰壁之后,毅然走上创业道路的每一个关键细节。作为一个有心人,李明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但多方求助朋友、亲戚帮忙,而且在平时他也特别善于思考和捉摸,善于总结和反省,也正因如此,才有了今天这本书的诞生。
李明所经历的创业点滴可能是每个创业者都会遇到的。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就会导致创业的结果有成有败。那么,成功的创业模式是可以复制的吗?答案是,能。因为创业成功不是一种运气,而是创业者遵循创业规律行事的一种智慧和不断探索的勇气。他之所以能够创业成功,最关键的恰恰是遵循了创业的规律。比如,
●在创业最开始的时候,他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多方寻求有经验的人的帮助,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理性地选择创业项目。
●能够对所选定的项目进行细致入微、科学合理的市场调查和论证,这些举措都极大地减少了失败的干扰,促进成功的可能。这也告诉我们:创业者对创业的利益和风险认知越深刻,他的创业之路就会走得越远、越稳;
●李明还比较善于学习,无论是和有经验的王叔叔、师哥,还是大厨李哥、会计王姐,他总能从对方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学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并在之后的经营中学以致用。
……
纵观李明的创业过程,还算是比较顺利的。这一方面说明创业者只要能够像李明那样,科学理性地做好分析和调研工作,总能得到期望中的结果。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要强调,李明的创业成果并不能说明,开餐馆创业更容易成功,创业的项目很多,开餐馆只是其中的一个选择,只不过,因为这个项目与老百姓的吃住行息息相关,受经济环境影响相对比较小,同时也不需要太强的专业知识和太多的资金投入,所以常常被当作创业的首选,但是大学生创业者并不能因此简单地做决定,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发扬自身的优势和避开弱项,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
在这里,祝愿所有怀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都能梦想成真!
参与本书编写的还有王磊荣、宜亮、张华、王冬姣、吕琨、李慧敏、黄维、金宝花、梁岳、张驰、孙景瑞、苗泽、李涛、刘帅、景建荣、胡雅楠、焦帅伟、李信、王宁、鲍洁、艾海波、张昆,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者
2015年6月
《餐厅经营从入门到精通(典藏加强版)》是作者李妍现身说法,根据自身的创业经历,累计总结点滴的经验和教训而写成的。从快餐店的筹划、选址写起,一直到如何配合财务作账、如何扩大经营等,以情景再现和分享故事的形式提出创业中的问题,并以作者的经验来为读者进行解答和解决,给出简单易行的方法。
《餐厅经营从入门到精通(典藏加强版)》是一本为刚刚毕业、怀揣创业梦想的大学生们量身订制的创业指南。但是,它与一般的创业指南有所不同,这本书有着教科书的实用性,同时又有着故事书的趣味性。
这是本书作者李妍用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李妍在这本书中化身为李明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从毕业之初,求职碰壁之后,毅然走上创业道路的每一个关键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