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创作的《国语》是一部先秦时期的历史文献汇编。其中所收录的,多为历史人物分散的言论,这些言论和国家兴衰、历史变迁有关。包括《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个部分,记载上起西周穆王时期,下迄鲁悼公,前后跨越五百多年。从编写体例来说,它是一部国别体的以记言为主的史料集,因此被称作“国语”。
《国语(共2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为注音版。
左丘明创作的《国语(共2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是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旧传春秋时鲁人左丘明撰,《太史公自序》云:“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现一般认为是先秦史家编纂各国史料而成。
全书共21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个部分。其中,《晋语》最多。《语》是当时很受贵族统治者重视的一种记载,《国语》便是集合各国之《语》而编成的一部书,所以称为《国语》。全书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因其内容可与《左传》相参证,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