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朴而不乏味,流利而不油滑;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
没有华丽辞藻的矫饰,没有引经据典的造作,数十载光阴荏苒,那些昔人旧事、繁花草木、西行足迹、情感波澜……
且听一代大师季羡林先生忆悠悠旧时光,与君话家常。
《怀念母亲》的作者季羡林以朴素的笔触和智者的口吻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都在季老笔下栩栩如生。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精神。让我们跟随季老一同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令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怀念母亲/美绘经典系列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季羡林 |
出版社 | 吉林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淳朴而不乏味,流利而不油滑;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 没有华丽辞藻的矫饰,没有引经据典的造作,数十载光阴荏苒,那些昔人旧事、繁花草木、西行足迹、情感波澜…… 且听一代大师季羡林先生忆悠悠旧时光,与君话家常。 《怀念母亲》的作者季羡林以朴素的笔触和智者的口吻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都在季老笔下栩栩如生。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精神。让我们跟随季老一同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令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内容推荐 季羡林先生的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怀念母亲》分为“灵性抒怀”和“生活悟语”两部分,精选了《怀念母亲》、《枸杞树》、《夹竹桃》、《在德国——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等31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其中,《怀念母亲》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的“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意蕴深厚。读来感人肺腑,引人共鸣。 目录 在德国——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怀念母亲 幽静悲剧 清塘荷韵 枸杞树 夹竹桃 兔子 老猫 母与子 神奇的丝瓜 槐花 黄昏 钲 两个乞丐 我的女房东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 园花寂寞红 晨趣 喜雨 寂寞 月是故乡明 重返哥廷根 富春江上 回忆 芝兰之室 二月兰 听雨 国学漫谈 两个小孩子 文化漫谈 红 试读章节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不知道由于什么缘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而且都摆在大门内影壁墙下,正对着大门口。客人_走进大门,扑鼻的是一阵幽香,入目的是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立刻就感觉到仿佛走进自己的家门口,大有宾至如归之感了。 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是红色的,一盆是白色的。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顾而乐之,小小的心灵里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只有一墙之隔,转过影壁,就是院子。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葳蕤。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报告花事的结束。总之,一年三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情景虽美,变化亦多。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_直到秋天,从迎春花—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好多好多年,我就在这样的夹竹桃下面走出走进。最初我的个儿矮,必须仰头才能看到花朵。后来,我逐渐长高了,夹竹桃在我眼中也就逐渐矮了起来。等到我眼睛平视就可以看到花的时候,我离开了家。 我离开了家,过了许多年,走过许多地方。我曾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夹竹桃,但是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两年前,我访问了缅甸。在仰光开过几天会以后,缅甸的许多朋友们热情地陪我们到缅甸北部古都蒲甘去游览。这地方以佛塔著名,有“万塔之城”的称号。据说,当年确有万塔。到了今天,数目虽然没有那样多了,但是,纵目四望,嶙嶙峋峋,群塔簇天,一个个从地里涌出,宛如阳朔群山,又像是云南的石林,用“雨后春笋”这一句老话,差堪比拟。虽然花草树木都还是绿的,但是时令究竟是冬天了,一片萧瑟荒寒气象。 然而就在这地方,在我们住的大楼前,我却意外地发现了老朋友夹竹桃。一株株都跟一层楼差不多高,以至我最初竟没有认出它们来。花色比国内的要多,除了红色的和白色的以外,记得还有黄色的。叶子比我以前看到的更绿得像绿蜡,花朵开在高高的枝头,更像片片的红霞、团团的白雪、朵朵的黄云。苍郁繁茂,浓翠逼人,同荒寒的古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我每天就在这样的夹竹桃下走出走进。晚上同缅甸朋友们在楼上凭栏闲眺,畅谈各种各样的问题,谈蒲甘的历史,谈中缅文化的交流,谈中缅两国人民的胞波的友谊。在这时候,远处的古塔渐渐隐入暮霭中,近处的几个古塔上却给电灯照得通明,望之如灵山幻境。我伸手到栏外,就可以抓到夹竹桃的顶枝。花香也一阵一阵地从下面飘上楼来,仿佛把中缅友谊熏得更加芬芳。 就这样,在对于夹竹桃的婉美动人的回忆里,又涂上了_一层绚烂夺目的中缅人民友谊的色彩。 我从此更爱夹竹桃。 1962年10月17日P31-3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