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八卦:世间可有长寿药》是袁越近两年来专栏文章的结集。通过运动健康、神奇世界、人体奥秘、解密疾病四个部分探讨了生物学、医学、生命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等的热点话题。语言机智幽默,态度严肃专业。袁越融合世界专业科学杂志发布的全新信息,将这些科学新知,以有趣的面貌、常识性的讲述,风趣而不失严谨地传递给读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生命八卦(世间可有长寿药)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作者 | 袁越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生命八卦:世间可有长寿药》是袁越近两年来专栏文章的结集。通过运动健康、神奇世界、人体奥秘、解密疾病四个部分探讨了生物学、医学、生命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等的热点话题。语言机智幽默,态度严肃专业。袁越融合世界专业科学杂志发布的全新信息,将这些科学新知,以有趣的面貌、常识性的讲述,风趣而不失严谨地传递给读者。 内容推荐 阿尔兹海默症有可能是一种新型的糖尿病? 癌症其实与外界环境或者不良生活习惯等后天因素无关? 生物钟与心脏病有什么关联? 决定免疫系统健康情况的主要是后天因素而非遗传? 经常运动的人会更加聪明? 世间已有长寿药? 这些问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周遭世界和人类自身我们充满了好奇。在求索中,《生命八卦:世间可有长寿药》作者袁越接受了系统的生命科学训练,融合世界权威科学杂志发布的最新信息,通过人体奥秘、解密疾病、运动健康、神奇世界四个部分,将这些科学新知以有趣的面貌、常识性的讲述,风趣而不失严谨地传递给读者。 目录 辑一 人体奥秘 政治态度是先天决定的吗? 记忆的开关 聋子的眼睛 卵子也更新 多细胞生命的诞生 密码子的秘密 人体中的黑社会 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 你几岁了? 垃圾DNA之谜 高龄父亲更危险 人类肤色的进化 目睹新基因的诞生 手指泡水后为什么会起皱? 无效的遗传信息 记忆是如何储存的? 缺觉伤基因 疯狂原始人 痒因新解 心脏为什么长在左边? 理性思维也靠不住了 为什么每个人喜欢的音乐都是不同的? 人的相貌是如何决定的? 性别与性格 先天条件与后天培养 越来越精确的人类家谱 母乳喂养到底好在哪儿? 美的标准 古老的偏差 羞辱管用吗? 人造遗传密码 米饭还是面条? 人性的差异是从哪里来的? 肉疼和心痛 为什么要有血型? 童年失忆症 辑二 解密疾病 淘气的骨细胞 生物钟与心脏病 抗癌鸡尾酒 马兜铃与肾病 艾滋病为什么难治? 产前诊断技术的新突破 炎症反应是一把双刃剑 乳腺癌的四大家族 新型糖尿病 喝酒不疗伤 癌症筛查与暴力求解 还差两个 自闭症的谱系 癌症都是怎么得的? 宿醉之罪 缺觉的世界,悲催 痴了就迟了 被误解的抑郁症 癌症与坏运气 世间已有长寿药? 认命你就输了 口服避孕药会增加脑瘤风险吗? 手术刀是把双刃剑 辑三 运动健康 减肥与反弹 运动为什么能减肥? 雄性激素与运动天赋 运动到底有什么好处? 像原始人那样生活 糖衣炮弹 不一样的卡路里 睡眠与肥胖症 经常运动的人更聪明 长寿的标与本 间歇式锻炼法 欺骗减肥法 被冤枉的脂肪 辑四 神奇世界 黑猩猩的社交生活 酸化的海洋 信息时代的社会学研究 进化论与经济学 神秘的微观世界 音乐的进化 月经禁忌与宗教起源 人造水母 公平竞争 印欧语系的起源 有机食品好在哪儿? 永无止境 毒药的逆袭 鸟儿的口令 周期蝉新解 转基因三文鱼 我吃故我在 薛定谔的猫 死而复生 舌尖上的基因 暖气的代价 从农村到城市 气候变化与暴力冲突 互联网时代的羊群效应 美洲人的起源新解 基因谷歌 转基因鱼油 牛奶阴谋论 转基因蚊子 病菌的男一面 电子烟的迷雾 为农作物接种 怎样科学地见到鬼 电子屏幕的危害 人类的饮酒史 铁之战 让电脑帮你找对象 试读章节 卵子也更新 科学家在女性卵巢内发现了生殖干细胞,这说明女性的卵子总数有可能不是固定的,而是一直在不断更新。 现代人工作忙,导致结婚晚,生孩子也晚。对于这一点,很少见到有男人抱怨。女人就不同了,她们的理由是,卵子的数量从生下来就固定了,只会越来越少,到50岁左右就会用光,然后就是绝经,从此失去生育能力。 上面这个说法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了,五十多年来一直未变。任何一位医生都会告诉你,男人的睾丸中有生殖干细胞,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新的精子,女人的生殖干细胞只在胚胎期活跃,一生下来就消失了。女性在刚出生时卵巢内尚存大约100万个卵母细胞,这个数字只减不增,到青春期时就只剩下大约30万个了。从初潮开始,女性每个月都会从几百个卵母细胞中选出一个最好的发育成卵子,排出卵巢等待受孕。如果精子未出现,这枚卵子便通过月经被排出体外,开始下一轮周期,直到所有的卵母细胞消耗殆尽为止。此时女性便不再有月经,她的生殖期也就结束了。 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促使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乔纳森-提利(Jonathan Tilly)向这个传统观念发起了挑战。他在研究小鼠生殖系统时发现,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卵母细胞死亡总数比最后的统计数字要高。比如,某段时间内母鼠卵巢内的卵泡减少了500个,但他亲眼观察到有1500个卵母细胞死亡,这说明小鼠卵巢内一直有新的卵母细胞被制造出来。 为了验证这个观察的准确性,提利和他的同事仔细研究了小鼠卵巢组织,找到了只有干细胞才有的蛋白标记物。他把带有这些标记物的细胞提取出来进行培养,结果证明它们确实是生殖干细胞,能够继续分裂并生成更多的卵母细胞。 这篇论文发表在2004年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上,当年曾经引来很多争议。不过后来陆续有其他实验室重复得出了这个结果,其中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吴际教授。他和他的团队从小鼠卵巢内提取出生殖干细胞,将其培养成成熟卵子并使其受精,最后成功地繁殖出了正常后代。这篇论文发表在2009年4月出版的(《自然——细胞生物学卷》(Nacre Cell Biology)上,有力地支持了提利教授的假说。 小鼠看来没有争议了,人呢?所有拿人做实验材料的科学研究都不好做,更何况是卵巢。提利教授和日本一家医院进行合作,从这家医院取得了一批二十几岁健康女性的卵巢,这几个卵巢都是在做变性手术时被摘除的,当事人同意将其用于科学研究。 有了实验材料,剩下的事情就容易多了。提利教授用荧光法把卵巢内的疑似生殖干细胞挑了出来,将其放进一片新鲜的卵巢组织中,再将这片卵巢组织植入小鼠体内。这只小鼠的免疫系统被抑制住了,因此不会发生异体排斥现象,为这块外来组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两个星期后,荧光标记的生殖干细胞发育成了一批新的卵母细胞,证明它们确实是生殖干细胞。 提利教授将研究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2012年2月26日出版的《自然——医药学卷》(Nature Medicine)上。此文一经刊出立刻引起轰动,如果被其他实验室证实的话,将彻底改写人类生殖学教科书,消除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谬误。 “过去五十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女人的卵巢里没有生殖干细胞,这个结论并不是因为有人做过实验并证明其正确性,而是恰恰相反。”提利教授对记者说:“这么多年一直没人好好研究一下此事,于是大家就一直相信这个说法是对的。” 当然,这项研究并不能说明女性从此就会像男性一样不必担心生育问题,这一点是不会因此而改变的。但是这个结果对于那些生育困难,需要体外人工授精(IVF)帮忙的女性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众所周知,体外人工授精(也就是俗称的试管婴儿)技术最大的瓶颈就是卵子不易得,而人工授精的成功率是很低的。于是医生们必须不断地给妇女注射大量促排卵激素,才能获得足够多的卵子用于体外受精。这个过程十分烦琐,给受孕妇女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果卵巢内有干细胞的话,事情就要简单多了,只要做一个小手术,取出一小片卵巢组织,将其中的干细胞找出来加以培养,医生手里就有了无限量供应的卵子。 这项技术还为那些因化疗而必须牺牲生殖能力的妇女带来了福音。过去的做法是在化疗前先将妇女的卵巢取出,化疗后再植入回去。这样做往往会担心卵巢内尚存癌细胞,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如果只将卵巢内的干细胞取出来,培育出成熟卵子再重新植入,就不会有问题了。 (2012.3.19) P12-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